真是說不盡的《紅樓夢》,道不完的曹雪芹,辨不清的四十回,登不上的青埂峰。難怪去年在江蘇南京召開的《紅樓夢》座談會上,一位同志發言的第一句話就是“曹雪芹萬歲!《紅樓夢》無疆!”可見偉人、偉著之影響。
1980年一個仲夏之夜,我和三個大學同學冒昧拜訪了香山正白旗村三十九號的主人舒成勛先生。由于他的指引,我開始對曹雪芹在香山的生平活動產生了不可抑制的興趣,并開始了業余調研。第一階段的學習調研活動結束于1983年2月。2003年春,在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一家民營企業決定恢復重建清代的江寧織造署。我從事民營企業的工作已有十五年的歷史,這家民營企業的舉動,又讓我燃起了過去對曹雪芹研究的興趣。
我第一階段的調研工作,深受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放思想”的影響,正如《曹雪芹在西山·后記》中所言:“我們民族需要的不僅是物質文明的豐富光彩,同時也迫切需要精神文明的繁榮昌盛。整理者愿意本此宗旨聽到看到各種意見和評論,從而做一個擇善自省、能夠獨立思考的人。”二十年后,我國民營企業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其占全國GDP的份額已達48%,稅收占37%。它們的投資范圍已擴大到教育、藝術、影視、出版等文化領域,不少企業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熱心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又使我自覺不自覺地聯想到中國歷代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墨子主張的義利之辨,南宋葉適永嘉學派提倡的事功義利之說,都是中國企業家所獨有的思想遺產和文化積淀。不知怎的,去年我又聯想到曹雪芹,由此產生了把我以前整理和創作的《曹雪芹在西山》《三教合流的香山世界》及兩篇論文《香山曹雪芹故居所在的研討》《臥游終日似家山》重印出版的愿望。
毛澤東同志是個大戰略家,他的思想方法是綱舉目張。其意是,個別問題、具體政策都是目,總任務、總路線才是綱。戰略和戰術有如打魚的漁網,只有抓住漁網的綱繩,才能撒開網,張開網眼,打開目。也就是說,只有把握了戰略,具有綰轂全局、宏觀、戰略的指導思想,才能有制定正確戰術的可能?!都t樓夢》中的章回、故事,《廢藝齋集稿》的工藝都是目,作者的人生態度、世界觀才是綱。我們只有逐漸明白了他的人生態度、世界觀,才能認清他寫作的故事情節和要說明的問題。
筆者在《三教合流的香山世界》一文中認為,曹雪芹不但反儒,大膽背叛經過注疏的孔孟經典、宋明理學、明清八股的“仕途”之路,而且毀僧謗道,并通過甄、賈寶玉之口說,女兒兩個字,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兩個寶號還更尊榮無對的呢!
清朝康雍乾三代,號稱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時期。這一時期確實國土廣大,財源充裕,人口眾多,但專制制度、文化禁錮亦達前所未有的地步。他們不但以帝王之尊君臨天下,也以儒、釋、道合一的教主身份諭化中國,尤以雍正為最。雍正在位十三年,除了他的《御制新書》(《紅樓夢》語)有《朱批諭旨》、《上諭內閣》、《上諭八旗》、《大義覺迷錄》外,還有他的佛學著作和匯編而成的《御選語錄》,并召開‘當今法會”,宣講儒釋道三教合流的道理,真是“往復周詳、連篇累股”,“不惜眉毛拖地”。他想達到的主要目的即“然則終日念佛,豈有為念佛所窒礙哉?又何必但許人惡夢,而不許人善夢也?”(《御選語錄》卷十三)一僧一道對夢的認識則為:“那紅塵中卻有些樂事……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保ā都t樓夢》第一回)而曹雪芹這部偉大的著作,一方面向人們講述了一部貌似溫柔富貴、花團錦簇的《紅樓夢》,實則卻是一場險夢、兇夢、惡夢!另一方面,作者通過石兄之口,說出它的紅塵生活是真實的,是有意義的?!爸寥綦x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哄人之目而反失其真傳者。”(《紅樓夢》第一回)曹雪芹對寶黛二人愛情的謳歌,在他書中因愛情破滅而遁入空門的青年,絕不是他們具有佛性,而是具有強烈的人性,所以石兄要竭力傳世,告之后人,何謂“到頭一夢”,何有“萬境皆空”的道理。補天派是雍正、乾隆等大大小小的封建衛道士,曹雪芹則是一位離經叛道的人性論者。
那么,曹雪芹的人生態度究竟是什么呢?他的哲學思想又為何呢?我認為,賈寶玉焚書和林黛玉焚稿有同等意義,都是《紅樓夢》一書主旨所在。“林黛玉焚稿斷癡情”一回,說了黛玉將死之前,把她對寶玉所寫的詩稿全都付之一炬,這是她一生最寶貴的愛情象征,這是她最美好的希望所在。而寶玉準備焚書,也是他勉強赴考,決心出家的重大命運的轉折點。在“驚謎語妻妾諫癡人”(《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八回)中寫道:寶玉送走賈蘭,便出來將那本《莊子》收了,把幾部向來最得意的如《參同契》、《元命苞》、《五燈會元》之類,叫出麝月、秋紋、鶯兒等都搬了擱在一邊,并回答寶釵道:“如今才明白過來了,這些書都算不得什么,我還要一火焚之方為干凈。”“寶敘聽了,更欣喜異常?!彪y道寶玉幡然改悔,成了投降派?否。接著,“寶玉便命麝月、秋紋等收拾一間靜室,把那些語錄名稿及應制詩之類都找出來,擱在靜室中,自己卻當真靜靜地用起功來。寶釵這才放了心?!睂氂褚换鸱僦膸撞繒蛿R在靜室之中的語錄、名稿、應制詩絕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他喜愛的,喜愛猶如林黛玉所焚之詩稿。后者是他討厭的,看透的舊文化!所以擱在靜室,打人冷宮?!罢Z錄”或是宋儒的著作,或是佛家經典妙語,這里的“語錄”恐怕還有特殊意義,前面已說過,雍正就有《御選語錄》之著。“應制詩”就是頌圣的詩詞歌賦。何為“名稿”呢?據人民大學馬時進教授介紹:《儒林外史》書中的馬二先生把歷代會試、殿試中的名卷匯集起來,為考生科舉之用,也是他賺取錢財的手段。據此可知,寶玉對此的態度是多么鄙棄不屑了。但他又不得不“用起功來”,準備應考,憤怒壓抑之心可想而知。
寶玉這時又說了句“內典語中無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這句詩應是賈寶玉的基本人生態度。他認為佛性不存在于佛家經典中和偶像之中,《五燈會元》中即說“青青翠竹,盡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無情有性,翠竹、黃花都可以通過自身之法、智慧之明到達涅梁彼岸,何需“混蓋廟”、“混供神”。何況青春年華的閨閣兒女,他們有情有愛有性有欲,即使呵佛罵祖,亦有佛性。否則空空道人為何易名情僧呢?《石頭記》為何改為《情僧錄》呢?因為,禪宗的“人人皆有佛性”、“世法平等”、“佛門平等”的觀念寶玉是接受的,所以才說“內典語中無佛性”。道家追求的“金丹”完全是要乞求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靈丹妙藥,但正如襲人所言:“至于神仙那一層,更是謊話,誰見過有走到凡間來的神仙那?”寶玉認為到達仙境的仙舟是有的,但在金丹方術之外,正如《南鷂北鳶考工志》中對比翼雙燕的興托寄寓:“卜居武陵溪,仙源靡賦役。相敬誠如賓,真情非偽飾。”武陵溪、桃花源是一個不知有漢、遑論魏晉,無賦稅、無勞役的地方。就說桃花源是烏托邦之地,但也要分清封建早期、中期、晚期烏托邦所出現的社會發展階段。能否說曹雪芹是中國封建社會充分發展之后,并日趨死亡之時,新萌芽的階級思想文化的代言人呢?我們說曹公反儒、反佛、反道只是說他反教,反對專制愚昧的文化統治,但對戰國時期的百家、佛學、道家、玄學并不是一概排斥。曹雪芹極其推崇阮籍,取字“夢阮”。他對老莊、禪宗中的辯證思維、破除偶像、沖決傳統、追求自由等方面均有繼承。寶玉要燒的《參同契》經湖南周士一教授翻譯成英文后,成為一部極受西方漢學家歡迎的作品。
曹雪芹對社會貧富問題,也有他極為明確的觀點,這也是他的一大人生態度。他生長在“康乾盛世”,卻通過石兄之口說道:“今之人,貧者日為衣食所累,富者又懷不足之心,縱然一時稍閑,又有貪淫戀色、好貨尋愁之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書?”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同情弱勢群體的女性,同樣同情弱勢群體的貧困人群;痛恨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同樣反對貧富對立的社會現實。一方面是四大家族的家產、財富,那是阿房宮、東海龍宮都無法比擬的;一方面卻是柳嬸對司棋說的“有一年連草根子還沒了的日子還有呢”(《紅樓夢》第六十一回)多么形象。
曹雪芹認為他所從事的技藝,多是“微且賤矣”、“人皆鄙之”的手藝,之所以“今乃嘵喋不休,勾畫不厭,以述斯篇者(注:指《南鷂北鳶考工志》),實深有所觸使然也”。這使他想起“思古之世,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感此實觸我愴懷,于是援筆述此《南鷂北鳶考工志》?!薄八挂詾榻袷乐袕U疾而無告者,謀其有以自養之道也。”跟他學會扎糊風箏的于叔度,說到感激曹雪芹的情義時,曹雪芹便制止說:“何況朋友本有通財之義。”當時朝中吏部侍郎董邦達曾贊《南鷂北鳶考工志》曰:“嘗聞教民養生之道,不論大術小術,均傳盛德,因其旨在濟世也。扶傷救死之行,不論有心無心,悉具陰功,以其志在活人也。曹子雪芹憫廢疾無告之窮民,不忍坐視轉于溝壑之中,謀之以技藝自養之道,厥功之偉,曷可計量也哉!”
以上引文均引自于吳恩裕先生的著作《曹雪芹佚著淺探》等書。從中我們可以知道,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香山的生活時期,他和社會底層有多么廣泛深人的接觸。他同情下層勞動人民,并盡其所有所能幫助向他求告的朋友、窮苦人、盲人、殘廢人,使他們有技有藝,以謀生計。正如舒成勛先生所言,曹雪芹能夠寫出《紅樓夢》需要許多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曹先富后也富,或先窮后也窮,他絕寫不出《紅樓夢》。如果他先窮,以后富起來,他也不可能寫出《紅樓夢》。只有他先富,以后貧困潦倒,他才有可能寫出這部偉大的文學著作。
吳恩裕先生認為曹有近墨思想,這是很了不起的觀點,值得深入研究。我在全國工商聯工作時,曾于1995年10月接待過日本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稻盛和夫先生,在歡迎宴會上致詞時,我曾說過這樣一番話: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既是同義語,又可以互為引申,互相補充,二者共生共榮,共同發展?!褠叟c利統一起來的倫理觀,在我國經濟思想史上是罕見的?!薄翱梢哉f,墨子這一人道主義思想最少統治階級的烙印,而又最能反映勞苦大眾的利益。”應該說曹雪芹繼承了這一優秀倫理思想。
“兼相愛”的“兼”,“交相利”的“交”,二者互為主體,又均為客體,意思就是要想得到真正長久的利益,必然是互惠互利之交,利人利己之愛。曹雪芹筆下的王熙鳳對劉姥姥既有耍笑,也有接濟,最后巧姐終有一歸宿,比大觀園的其他姐妹們的命運要好,到底最后是誰幫了誰呢?《紅樓夢十二支》之一的《留余慶》說得精彩:“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紅樓夢》第五回)
墨子“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還有更為深刻的哲學基礎,此即“尚同”。戰國后期的儒家接過“尚同”的命題,改變了孔子學說中的“和而不同”的主張,從而在《禮記·禮運》篇中提出了“大同”和“天下為公”的崇高思想,其號召力在人類思想史上有著永恒的魅力。曹雪芹一再關心幫助那些“鰥寡孤獨廢疾而無告者”,就是這一思想的光輝傳承,并付諸行動,真有“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的精神”。
1994年,我國十位民營企業家發起光彩事業活動,即以“兼相愛、交相利”的“義利之辨”作為光彩事業理念的最早源頭,并提出了社會主義的義利觀的事業宗旨?,F在看來,在古代“義利之辨”的源流中,還應加上曹雪芹近墨或繼墨思想這一極為重要又親切的一章。
晚清積極倡議變法維新的梁啟超認為“墨學可以起中國之衰”。毛澤東認為墨子是中國的赫拉克力特。陳獨秀把曹雪芹譽為“蓋世文豪”,并且大膽宣稱要用四十二升重炮向封建主義開炮。《新青年》創刊號的筆法也襲用了曹的曲折障眼風格———“批評時政,非其旨也”,卻收到了啟動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的成效。
最近,孔祥澤先生細解曹對孔墨兩家的態度,我十分同意。他說曹對孔子稱為“先哲”,如“‘玩物喪志’,先(哲)斯語”,“玩物喪志”系孔子所言。對墨子則稱為“夫子”,如“惟墨子作木鳶……接其初衷,殆欲利人,非以助暴;夫子非攻,故其法卒無所傳”。
“夫子”地位高于諸位先哲,故在雪芹看來墨子地位高于孔子已是十分明白之事。以上兩句話均引自《南鷂北鳶考工志》。在《紅樓夢》八十四回中亦有這種描寫,如賈寶玉開筆作文第一題為《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他的作文承題卻是“夫不志于學,人之常也”。“圣人十五而志之,不亦難乎”。第二題《人不知而不溫》,賈寶玉寫的又未切題:“能無溫人之心,純乎學者也?!钡谌}《則歸墨》,賈寶玉破題云:“言于舍楊之外,若別無所歸者焉?!背蓄}則為:“夫墨,非欲歸者也;而墨之言已半天下矣,則舍楊之外欲不歸于墨,得乎?”在賈氏父子問答之中,賈政批評寶玉“可見你本性不是個學者志氣”。他的夫子自道是“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寶玉的本性不喜人股,沒有學者志氣,在宗法專制制度對人性的壓抑下,逼得寶玉說出“欲不歸于墨,得乎?”
說到這里,我想到在初中時的一段往事。那時,我父親數次給我講過這段賈氏父子問答的故事。他對賈寶玉的回答常常是大笑不止,似有欣賞之意,他贊成孩子的天真純情,之前也曾在公開場合講話,提出“為什么不許孩子調皮”的問題,似乎也發表過文章。但他又指出十五歲的少年應有自己的志向,這個道理恐怕是與他的經歷有關吧。
我上高中時,我父親有回極有興致地給我講,他相信曹雪芹寫完了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他說:“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若沒有寫完,怎么批閱、增刪呢?況且還把目錄、章回都整理出來了嘛!”我想黛玉之死,寶玉出家,都是《紅樓夢》中情節高潮的高潮,今天又看到寶玉燒書、歸墨思想的情節,這都是有極高思想性的章回,反映了曹“沖決網羅”的先進意識。若不是曹雪芹所寫,又豈能是高鶚所創造呢?
我父親曾仔細看過《紅樓夢》,文革前常掛在他嘴邊的一句話是:“咳,你這是信口開河!”興致若高,談吐甚快時,他又會對沒有弄清情況和問題的人,情不自禁地開個玩笑:“‘劉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尋根究底’,先弄清情況再談?!比缓笮Σ[瞇地看對方反應。究竟他什么時候看過《紅樓夢》呢?我也不知道。但他多次談過:在延安抗大、八路軍總政治部工作時,是他看書最多的時期之一,那時他深受毛澤東《實踐論》的影響,凡能找到的各種書籍,他都如饑似渴地閱讀。我母親笑他讀書之狂、之多,他也笑著承認“我就是個雜家!”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離開延安奔赴東北前線時,他把大部分藏書都裝箱掩埋,并作了標記,可惜以后再未找到。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這么說,曹雪芹不但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思想家。話又說回來,世人對香山正白旗三十九號老屋那副由拙筆———鄂比———酒鬼鄂三寫的對聯———“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少,疏親慢友因財而散世間多。真不錯”,也就不應隨便兒戲視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