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普通的鄉村女醫生,在她貧瘠的小山村里,勉力支撐著醫務工作的存在,也撐起一種愛與同情的光輝。
10月3日,在貴州省從江縣雍里鄉大塘村,筆者認識了鄉村醫生李春燕。從下午4點半到晚上9點,在剛剛出生的貧家孩子吳健智從病危到有一線希望,再到最后希望破滅的近5個小時里,李春燕醫生盡了100%的努力去挽救只有1%生存希望的吳健智,體現了一個工作在最基層的醫務工作者感人肺腑的責任感和道德操守。
送孩子去縣醫院的顛簸的車上,孩子病情危急,李春燕面對一個剛剛出生體內含有羊水的不足月的嬰兒,在其它辦法無效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立刻實施了嘴對嘴人工呼吸。將嬰兒安全送達目的地后自己卻癱倒在地嘔吐不已。作為一名醫生,春燕當然知道此舉對她個人可能帶來的危險。前幾年,一個北京大醫院的醫生,隔著一層紙對嬰兒實施嘴對嘴的人工呼吸,被當作楷模在全國宣傳。
更讓我們感到震撼的是李春燕家柱子上的欠賬單。李春燕從醫3年,給了別人生路的同時,為自己也為丈夫帶來了5000多元的債務。這些錢,是春燕醫生一點一點貼給貧窮的村民的醫療款。而她自己,丈夫為了還債不得不外出打工,她和孩子及公婆全家擠在瀕危房屋里,還要照顧家務農活。記者問春燕為什么一直留在家里不出去打工。春燕說父親以前是這里的醫生,囑托過她,不管多苦,欠多少債,也不能離開村子,因為她是這里唯一的醫生!
也許有人會從專業角度質疑李春燕的醫療技術、行醫資格問題.但我們不需要用城市的標準去衡量李春燕的各項條件,因為在目前醫療資源嚴重匱乏的農村, 李春燕這樣的鄉村醫生的存在,近乎農民們最大的寄托……我們應當努力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
他們的醫術,改善她們的生存條件,讓她能夠更好地服務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