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質被斬首
《新聞周刊》 2004年6月22日
在漢城拒絕改變其增兵計劃后,聲稱與“基地”組織有關的伊拉克武裝人員將韓國人質金善日斬首。
美國士兵在例行巡邏時發現了金善日的尸體,地點在巴格達和費盧杰之間,距離首都巴格達22英里遠。他們說,金善日的尸體上有炸彈,但沒有爆炸。
韓國大使館確認了這是金善日,韓國電視臺播放了其家人號啕大哭的悲慟情景,他們已經幾近崩潰。
布什總統宣布這次斬首是有罪的,并相信韓國仍將堅持派遣3000名軍人到伊拉克的計劃。“自由世界不能被這些殘暴行徑所脅迫。”他在華盛頓說。
金善日在加納貿易公司工作,這個公司專為駐伊美軍提供物資,他于6月17日被劫持。
一個明顯拍攝于其被害前的錄像顯示,金善日跪在地上,雙眼被布條蒙上,身穿橙色囚服。五個蒙面人站在他后面,有一個宣讀聲明,并用右手做著手勢。另一個劫持者腰間掛著長刀。
聲明說:“這是你們的雙手犯下的罪行。你們的軍隊不是為了伊拉克人的安危來到這里,而是為了受詛咒的美國。”
錄像沒有出現金被殺的鏡頭。半島電視臺一位發言人說,錄像錄到其中一個人砍了金的腦袋,但電視臺沒有播。
金善日被害后,韓國召開了內閣緊急會議,重申向伊拉克派軍的決定。但考慮到增兵帶來的報復行為,決定在7月初之前撤出在伊韓國公民,并同時警告公民不要去伊拉克旅行。
金善日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在韓國學習了阿拉伯語和英語。他的父母說,他去伊拉克是因為他夢想成為阿拉伯世界的傳教士,韓國電視新聞說,他在伊拉克生活了八個月。
韓國堅持增兵
《衛報》 2004年6月22日
盡管伊拉克武裝組織發出了對于韓國人質金善日的斬首威脅,但韓國政府仍表示,將會繼續其在伊拉克的增兵計劃。
這位33歲的翻譯被綁架,考驗了此前韓國對美國的承諾,即將向伊拉克增兵3000人,以重建伊拉克北部。一旦增兵結束,韓國就會成為美國和英國之后的第三大聯軍成員。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6月20日播放了一盤據稱是來自伊拉克“基地”組織同伙的錄像帶。在錄像帶中, 綁匪要求韓國從伊拉克撤出軍隊,否則將砍掉韓國人質的頭。
這盤錄像帶共有兩分鐘,半島電視臺一名員工說,半島電視臺巴格達辦事處收到一個包裹,打開后發現了這盤錄像帶。
綁架者自稱是“基地”組織老三阿布#8226;穆薩卜#8226;扎卡維領導的一個團伙,名字叫“一神論和圣戰組織”,要求韓國政府在24小時內滿足他們的要求,否則將把這名韓國人質的頭送給韓國政府。
綁匪發表聲明說:“我們向韓國政府和人民做出如下要求:首先要求你們撤出在伊拉克的軍隊,其次不要再向伊拉克增派軍隊。否則,我們將把這名韓國人的頭送給你們。將來我們還會把韓國士兵的人頭送給你們。”
“韓國士兵,請離開這里,”金善日用英語說,“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知道你們的生命很重要,但是我的生命也很重要。”
綁架者給了韓國24個小時考慮撤軍。從20日的日落開始,到21日的日落結束。22日下午,美軍發現了金善日的尸首。
金善日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6月17日在費盧杰被綁架。他在伊拉克工作了八個月,是加納貿易公司的翻譯,這個公司在伊拉克有12名員工,專門為美軍提供物資。
韓國總統盧武鉉說,劫持是“非常不幸和令人遺憾的”,并命令政府盡其所能救回人質。韓國電視新聞采訪了金的姐姐,她說,家里最后一次和金通話是4月,當時他在費盧杰,并計劃7月回到韓國,參加父親的70歲生日聚會。金善日是八個兄弟姐妹中最年幼的一個。
斬首的后果
《經濟學人》 2004年6月24日
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對金善日的殺害在韓國引起了震驚和憤怒。除了憤怒,殺害行為肯定在韓國激起了對于增兵伊拉克計劃的反對。
此項增兵計劃將于8月開始執行。此前,鑒于伊拉克日益惡化的安全問題和國內的批評,計劃已被推遲過一次。但這次,總統盧武鉉態度堅決。他沒有表現出任何要收回承諾的跡象,他強調,遠征軍只是去幫助重建,而不是參加戰爭。金善日被殺的消息傳出后,盧武鉉召集了一個緊急會議,重申了這一計劃。
盧武鉉似乎相信,這個行動是為國家更遠大的利益服務的。韓國對外政策的基礎正是和美國的聯盟。他把增兵和美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態度軟化聯系起來(金的被害幾乎和在北京進行的朝核問題第三輪六方會談同步)。
但盧武鉉的戰略在國內冒了很大的政治風險,他疏遠了自己的核心支持者,后者強烈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雖然他聲明要尋求更加獨立的對外政策,但實際上,他還是堅持靠近超級強權的美國,疏遠了爭論的任何一方。
金善日被殺害,同樣使人們注意到韓國在全球的角色。許多韓國人越來越盼望在全球權力結構中謀求一席之地,以與其第12大經濟體的地位相稱。但這次事件引發的震驚和劇變說明,傳統島國的人們才剛剛開始了解這種主張所要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