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1949年以來金額最大的一起抽逃銀行資金案,中國銀行開平支行案(參見《財經》2002年4月5日號《開平之劫》)在案發三年后仍余波陣陣,由此案而牽出的中國銀行幾名高級管理人員的案情也在近期陸續得以浮出水面。3月15日,前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第一副行長梁小庭因受賄罪一審被判無期徒刑。半個多月后,前中國銀行副行長趙安歌在被捕近兩年后終于有了初步的結論。4月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和挪用公款罪一審判處趙安歌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趙安歌本人及其律師雖然對于法院一審認定的部分犯罪事實存有異議,但對于基本事實表示認可,因而沒有提起上訴。目前,趙被關押于北京秦城監獄。
與趙安歌同時受審的還有另外三名被告,他們是趙安歌的胞弟、原珠海安平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索立鴿,曾任中國銀行總行財會部副總經理、總經理的李耀森和南京銀佳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以下簡稱“南京銀佳”)王龍俊。其中,索立鴿和李耀森涉嫌挪用公款罪,王龍俊涉嫌的罪名為行賄罪。
據悉,除了趙安歌,其余三名被告均表示不服一審判決,并已提起上訴。
由開平案牽出
與中行前兩位獲罪的高級管理人員王雪冰和梁小庭相比,趙安歌事發略晚,但進入司法程序則更為直接。在開平案曝光一年后,2002年9月18日,時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的趙安歌在參加農行總部高層領導例會時,被北京市檢察院執法人員帶走。當月30日,趙被批準逮捕。而此前,趙安歌并沒有經過通常的“雙規”這一程序。
今年54歲的趙安歌是遼寧沈陽人,1976年畢業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同年進入中國銀行工作(這一履歷與中行前行長王雪冰完全相同)。自進入中行起,趙安歌就在財會處工作,并先后在中行盧森堡分行、總行財會部任職,擔任過副經理、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等。1995年8月,趙安歌升任中國銀行副行長,其負責的業務范圍中也包括有總行的財會部門。1995年11月,趙任中國銀行董事會常務董事。
趙安歌被捕的消息傳出后,外界普遍推測,其“落馬”極有可能事涉中行開平支行抽逃銀行資金案。該案于2001年10月12日曝光,涉及金額高達4.83億美元之巨,為1949年以來所未有。開平案涉案人員包括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江門分行數任行長和廣東省分行部分官員,作案持續時間長達10年。盡管中行各級財會部門并不垂直管理,但在業務上也需向總行財會部負責。案件主角許超凡(在逃)曾擔任中行廣東分行財會處處長,趙安歌正是負責財會系統的一把手。同時,開平案所暴露出來的有漏洞的中行電子聯行系統,也正是由趙安歌一手負責組建。
此外,有消息指出,趙安歌的弟弟一直在廣東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曾在中行開平支行大量借貸開發房產項目,并最終將項目賣給了中行。開平案發后,其弟也被牽連在內。而幾乎與此同時,趙安歌被調離中行就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
有關材料顯示,趙安歌的案發確因開平案而起,趙案乃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2002年下半年重點辦理案件,被稱為“9#8226;11”專案。據悉,此案系中紀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辦理“10#8226;12”中央專案(即開平支行案)過程中所發現的,后由高檢移交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辦理。2002年9月11日,北京市對趙安歌涉嫌挪用公款罪立案偵查,并于當天成立了專案組,組長由反貪局局長王雙進親自擔任。專案組下設四個職能小組,中紀委的一名處長常駐專案組負責協調。
受賄579萬元
在經過了長達一年多的調查后,今年1月13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就趙安歌及其他三人一案正式提起公訴。2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公開審理,并于4月2日作出了一審判決。
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根據一審判決書顯示,趙安歌案與開平案并無直接關聯。同時,與其弟索立鴿所從事的房地產項目關聯甚深的為中行珠海分行,而并非之前所普遍認為的開平支行。
據悉,趙安歌被捕時僅涉嫌挪用公款一項罪名。在審查中,趙主動交代了其時公安機關并不掌握的三項受賄行為,而這些問題則構成了日后趙安歌案的重要內容。
根據起訴書的指控,這三項受賄行為分別是:
其一,1998年至1999年間,趙安歌利用擔任中行副行長的職務便利,多次指令中行廣東分行及中行廣州國際大廈支行為阮健鋒(另案處理)貸款提供支持,致使阮健鋒以多家公司的名義多次向上述銀行貸款共計1.48億元人民幣。為此,趙收受阮給予的賄賂款40萬美元(約合331萬元人民幣)。后阮脅迫趙安歌將該款退還。同時,上述貸款尚有1.35億元至今沒有歸還。
其二,2000年初至當年底,趙安歌利用擔任中行總行副行長分管總務的職務便利,接受北京華遠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遠”)銷售部經理胡某的推薦,決定中行總行購買該公司開發的百合園二期商品房作為北京分行的職工宿舍。為此,趙安歌向華遠索要回扣,華遠同意。后趙安歌伙同女友趙晨(另案處理)虛構由中盛融通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中盛融通”)介紹購買的事實,簽訂虛假中介協議,以中盛融通收取中介費的名義,從華遠取得賄賂款約190.8萬元人民幣,用于趙晨購房。該款已被追繳。
其三,1993年初至2000年6月期間,趙安歌先后利用擔任總行財務部經理、副行長職務上的便利,安排被告人王龍俊擔任海南長江聯營發展總公司(即中行在海南開辦的一家房地產公司)總經理,要求中行河北省分行將計算機日常維護業務交給王龍俊擔任法人代表的南京銀佳承攬。期間,趙安歌收受王給予的賄賂款7萬美元(約合58萬元人民幣)。
趙安歌的辯護人縱橫律師事務所律師沈志耕則針對上述三項事實分別提出了不同意見。
首先,辯方認為,指控趙安歌索取阮健鋒40萬美元的證據不充分。由于缺少行賄人阮健鋒(此人已移居國外)的供述,目前能認定趙索賄的證據只是趙本人的供述。相關證據顯示,趙安歌曾表示“我就給阮打了個電話,說我一個朋友需要用錢,看他能不能幫我解決”。辯方認為這不應認為是為個人索賄。同時,辯方指出,中行向阮的企業貸款一共有16份協議,時間從1997年11月至1998年12月。而趙給阮打電話則是在1999年底或2000年初。因此,趙安歌支持向阮貸款的動機并非索賄。辯方還表示,趙幫助阮貸款與阮騙取貸款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
其次,辯方認為趙安歌收受華遠的190萬元并非索賄。華遠有關人士的證言因與本案存在利害關系,為逃避行賄責任而不能不說是趙索賄。同時,華遠有關人在簽訂虛假中介合同的時間上的供述也被證明是不實的。事實上,趙是在胡某表示可以給中介費后,才表示想要100萬元的。190余萬則是胡某與趙晨的哥哥商定的,趙安歌直到被捕前都不知情。
第三,辯方認為指控趙安歌收受王龍俊7萬美元的證據不充分。王的供述始終堅稱是趙向其借錢,并由其前妻具體辦理。
法庭最終采納了辯方關于40萬美元是索賄證據不足的意見。但對于上述其他辯護意見沒有認同。
法庭出示的相關證據顯示:趙安歌曾分別發給中行廣東分行行長以及廣州國際大廈支行行長傳真以及信函,表示希望他們對金陽集團(阮健鋒任法人代表,七家貸款企業之一)及阮健鋒予以支持,協助阮貸款。期間,趙還打電話給廣東分行行長,詢問進展情況。此外,中行信貸部1998年11月24日致廣東分行的函顯示,該管理部根據行領導指示,建議省分行在金陽集團押品不足的情況下,以該集團所持有的青島金質極品啤酒的獨家經銷權做抵押,采取封閉貸款形式,解決未貸部分的貸款等,給予金陽集團支持。
法庭還認為,根據華遠銷售部經理胡某的證言——趙向她索要好處,并提出通過中介公司與華遠簽訂虛假中介合同的方式收受,與趙安歌的供述可以印證,因此認定其索賄。
又據一系列書證顯示,中行河北省分行與王龍俊的南京銀佳簽訂了計算機日常維護合同,南京銀佳又將該業務轉包給北京華際維通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并從中獲利13萬余元。中行河北分行行長王某的證言則稱,趙安歌給他打電話說,如果河北分行的AS/400維修項目王龍俊也要求做的話,讓他關照一下。趙安歌則供述稱,王龍俊曾對他說,在美國為他購買了基金。1999年間,趙的另一名女朋友楊金紅需要錢,遂向王龍俊提出將基金變現,后王按照趙提供的賬戶給楊匯去7萬美元。法庭認為,王在中行下屬公司的任職以及爭取到河北分行的業務均是趙利用職權所為,不應認定為正當利益。王龍俊所提借款一說缺乏其他佐證。
最終,法庭認定趙安歌犯受賄罪,涉及金額約為579萬余元人民幣。因自首情節,法庭決定予以減輕處罰,判處無期徒刑。王龍俊則因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構筑安平公司
最先由開平支行案引發從而被揭開的是一樁塵封多年的銀行公款挪用案。
1993年初,一筆5000萬的巨額資金在一個被編造的理由下,從中國銀行總行財務部的賬戶上經過幾番流轉,最終到了趙安歌的胞弟索立鴿以及其他相關人等所組建的私營公司里。
起訴書顯示,趙安歌、李耀森以及索立鴿于1992年底至1993年初,為了個人成立公司進行營利活動,多次伙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財務處處長卓榮光、科長劉春實(另案處理。據悉,此二人均去向不明)等人進行預謀策劃。趙安歌、李耀森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卓、劉按預謀策劃的內容,以中行廣東省分行名義提出虛假借款申請時,將中行總行財會部的公款5000萬元,通過廣東分行劃歸索立鴿等個人成立的珠海安平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平公司),進行營利活動。該款于1999年底歸還。
根據檢察院出示的證據,1993年1月9日,中行廣東省分行財會處提起借款,聲稱該行機構發展快,所需資金量大,向總行請借5000萬元,期限兩年,利率8.4%。
1月13日,中行總行財務部財管處向總經理室請示:財管處擬同意廣東省分行的要求,趙安歌批示,請綜合處辦理匯款事宜。次日,中行總行匯出5000萬元。1月20日,由廣東省分行撥3000萬元到江門分行,該分行及外管局于2月10日核準金河公司用匯500萬美元,江門分行于當日撥2900萬元到該公司用于購匯。相關證據顯示,金河公司正是所謂的5000萬元配套資金的使用主體,便于資金的申請。在劉春實的調配下,5000萬元資金最終通過金河等數家公司轉入安平公司賬戶。
此前的1月11日,趙安歌、李耀森、索立鴿與卓榮光、劉春實等人在北京和平賓館為個人辦公司一事進行了商量。據一位參加了當時會面的人稱,劉春實曾提出將這家公司辦到江門。但不知為何,這家公司最終落戶珠海,即安平公司。
安平公司的成立,顯然是趙安歌等人試圖從中行獲取穩定收益的一個平臺,而這個平臺從設立之初即假道中行廣東分行財務部門乃至江門分行而行。而江門分行正是開平支行的上級分行,震驚全國的開平案首犯許超凡在出逃之前也升任了中行廣東分行財務處處長。許超凡出事之后,市場也曾盛傳,規模恢弘的開平支行辦公樓和潭江半島酒店即由索立鴿的公司承建。這一傳聞至今尚未得到證實。
工商登記顯示,安平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注冊資金100萬元,法人代表索立鴿,占股52%,劉春實的弟弟劉秋實、卓榮光的兒子卓爾峰均為股東。劉秋實的證言稱,當時“每家出個代表”——自己和劉從實代表劉春實,索立鴿代表趙安歌,李耀森的女兒李某(曾在公司任職)代表李,卓爾峰代表卓榮光。后來因公司矛盾,只有索留在了安平公司。
有關審計報告顯示,安平公司在收到5000萬元后,購買了珠海商業總公司的一幅土地,用于安平大廈的開發建設。有關證言稱,安平大廈的總投資是1.2億元,售出后獲利500萬元左右。
安平大廈的順利出售依靠的仍是中國銀行的內部消化,即由中行珠海分行買下,作為珠海香洲支行的辦公用樓。珠海分行有關人士的證言表示,1995年下半年,趙安歌、李耀森、劉春實到珠海,要求珠海分行購買安平大廈,因為趙安歌的弟弟索立鴿使用總行的資金建造了安平大廈。安平大廈賣不出去,索不能歸還總行資金。
據悉,1996年,珠海分行以970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部分安平大廈房產。1999年10月,珠海分行再次投入5400萬元于安平大廈的購買。
法庭調查顯示,連同公司的利潤,安平公司于2001年整體移交給了中行珠海分行,但其時背景不清。
法庭還指出,在安平公司經營期間,索立鴿從安平公司劃出1200萬元用于個人成立的珠海北原實業有限公司的經營活動(以下簡稱北原公司)。審計報告顯示,北原公司以成本價從安平公司接收了安景苑房地產項目,還開展了裝修業務,利潤達到2000多萬元。
針對以上指控,趙安歌的辯護人沈志耕強調,趙等人所挪用的公款在案發前已經全部歸還本息,未給國家造成嚴重損失。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應從輕處罰。法院最終予以采信。
索立鴿的辯護人共和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連軍則認為,起訴書指控索構成挪用公款共犯缺少必要的事實和依據。有關證據顯示,在1993年1月11日前,索并不認識卓、劉等人。同時,有關借款書證實,至遲在當年1月9日前,挪用公款的犯罪預謀已經形成。即使在與李、卓、劉等人的會面中,其時剛從中央電大中文教師崗位辭職的索立鴿因既不懂銀行業務,也不懂經商,而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此后,索也沒有實施具體的挪用行為,只是有限地使用了公款。杜連軍認為,即使構成挪用的共犯,索立鴿也處于從犯地位,應依法減輕或免除處罰。
同時,李耀森及其辯護人提出,李沒有與趙安歌等人預謀挪用公款,其女兒在安平公司不占有股份,未參與具體經營,李的行為不構成挪用公款罪。
但法庭并不予以認可。法院認定,索立鴿和李耀森犯挪用公款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和五年。
法院判決,趙安歌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連同受賄罪的處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截至記者發稿時,此案仍在二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