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堅硬的價格體系正在遭受Linux “蟻穴”的侵蝕
你用得起Windows XP的軟件嗎?顯然,在中國,還有在相當多的發展中國家中,更多的人會無奈的地搖頭說“NO”。相比比爾·蓋茨和藹可親的笑臉,Windows軟件的價簽更多的時候顯得冷酷無情。
現在,微軟似乎正在試圖改變。在亞洲的一些市場上,微軟開始了自己在價格策略上的一個重大調整。3月3日,微軟公司發言人承認,為應對開放代碼軟件Linux在海外市場的攻勢,微軟已經制訂了新的軟件捆綁計劃,目前公司正在向馬來西亞的用戶提供低價位的Windows XP捆綁軟件。
微軟在一份聲明中稱,“微軟與馬來西亞政府的合作協議表明,微軟正在致力于向新興國家提供可靠的軟件服務,使IT產業更加繁榮興旺。我們承諾將繼續與各國政府合作,推出適合各地情況的軟件服務計劃,滿足民眾們的需求。”
而在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前,微軟公司已與泰國政府簽署了類似的合作協議。此外,微軟公司還計劃在中國及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降低軟件開發工具的價格,并提供不同版本的軟件開發工具。
IT分析機構Garter的分析師表示,這是微軟在全球范圍內的首次降價計劃,也是這家軟件巨頭努力贏得亞洲客戶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多年以來,微軟一直都在堅持自己的統一定價體系,在各個市場的產品價格保持一致。現在,隨著Linux系統的不斷普及,這種體系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微軟的冷臉似乎要露出一絲笑模樣了。
微軟總經理馬丁·泰勒表示,公司計劃推出幾項新的定價措施,以期消除外國政府的一些擔心。泰勒表示,微軟可能會根據各個國家具體的生活標準來制定自己的產品價格,他將這一標準稱為“大漢堡(Big Mac)”指標。泰勒說:“印度、美國和其他各個地區的Big Mac各不相同,軟件價格也要隨之不同,我們需要與各地的政府合作,推出適合當地消費者的產品價格。”
但很多人對微軟的曖昧態度表示懷疑。一位微軟內部人士稱,“這對微軟來說將是一項革命,但我懷疑是否真可能執行。中國人均收入是美國的1/10,那微軟產品就要定為美國市場價格的1/10,這并不現實。而且以微軟巨大的市場占有率,采取這種定價毫無必要。”
有業內人士同樣認為,這更多是微軟爭取地區客戶的一種市場手段,因為微軟公司一直否認改變全球統一價格策略,但Garter認為,這是微軟價格體系松動的一個重要信號。
是什么力量讓這個巨無霸的價格體系壁壘出現了振動和搖撼呢?其中一個原因是Linux。一年前的2003年4月,微軟CEO鮑爾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把Linux比做螞蟻,但鮑爾默沒有想到,就是這個“螞蟻”筑的“蟻穴”正在不斷擴散,極有可能成為微軟未來的心腹大患。
更多的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開始全面(或部分)采用Linux系統,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巴西、南非、美國、印度、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印度和巴西的態度最為積極。
Gartner預測,在未來5年內,Linux的市場份額將增長一倍。2003年Linux所占市場份額為12.1%,預計到2008年將增長到23.1%。而在中國市場上,據北京軟件行業生產中心的估計,中國Linux的銷售更是會實現每年的增長超過40%,從2002年630萬美元上升到2007年3870萬美元的水平。
為了抵御Linux系統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微軟公司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推出價格相對低廉的Windows捆綁軟件,與Linux系統展開正面交鋒。微軟負責人日前表示,微軟將在今年耗資2000萬美元開展一次全方位的產品廣告攻勢,而Linux產品將是其重要的進攻對象。
但Linux陣營同樣不乏領軍人物,與之相對的是,IBM公司在2004年1月份的廣告投入當中,每一美元中就有50美分是用于宣傳Linux。
最近,英國政府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在威脅轉用Linux系統之后,他們從微軟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優惠。
也許,即便有IBM的鼎力相助,Linux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微軟的霸主地位構成威脅。“但微軟終將向‘上帝’(消費者)屈服。”一位中國電腦消費者的話有些信誓旦旦。不知道比爾·蓋茨是否信奉上帝,不過,在微軟明年推出下一代桌面操作系統——“長牛角”時,“上帝”對他的壓力會更加嚴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