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到陜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來立案打官司時,在立案大廳門前兩邊寫有這樣兩句話:“有理打得贏官司,無錢打得起官司”。
走進立案大廳,富有人情味的設置,竟使你感覺不到這是受理訴訟的法院立案大廳。大廳寬敞明亮,前臺不高,坐在里面的工作人員卻抬頭才能與當事人交流,周圍有一串座椅,還有飲水機、報紙。在周圍的墻上有各業務庭受案范圍、辦案程序、收費標準、審判紀律等法制宣傳公告。
該院院長鄧亞波對記者說:“這些都是我們落實司法為民要求,推行審判工作親民、便民、護民的新舉措。在院里樓上我們還開辟了當事人休息室,也配備了飲水設施,還有《訴訟指南》等訴訟須知資料,供前來訴訟的當事人閱知。”
鄧亞波是去年2月正式當選西鄉縣法院院長的。面對一個曾多次立功受獎,并于2000年和2002年兩次被最高法院授予“人民滿意的好法院”的先進集體,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使法院工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鄧亞波首先從班子抓起,堅持從自身做起,嚴格執行班子定期學習、集中議事和民主決策制度。為了工作他堅持以院為家,吃住在法院,經常早起晚睡,熬更守夜,放棄節假日休息,甚至回漢中辦事“三過家門而不入”。后來,他又把愛人和孩子接來,愛人在西鄉的工作單位效益也不如漢中好,但卻沒有怨言。
在同法院工作人員的閑談中,我們深切感受到這位院長個人魅力給他們帶來的積極影響。他們說,我們現在的辦公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人們也更有干勁了。
一年前的西鄉縣法院,建筑面積小、標準低、缺乏必要設施,全院僅有車輛4臺,基層法庭多年來一直無辦案用車,無檔案專用庫房,辦公自動化設施欠缺。面對種種困難,鄧亞波和其他黨組成員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積極落實司法為民的切入點,從保障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形象、實施科技強院戰略的高度出發,統一思想,要求全院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精神,狠抓內部開源節流,積極爭取各方面的關心支持,集中一切財力,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隨著法院物質裝備建設的加強和改善,西鄉縣法院司法為民的內容進一步得到拓展。特別在基層法庭,已解決兩個法庭辦公用房和基層法庭辦案無車的問題。并在轄區各鄉鎮建立了投訴接待站、民事糾紛信息臺和綜合治理聯系點,聘請了民事糾紛信息聯絡員,實行上門收案、巡回審理、就地開庭,盡量方便群眾訴訟和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支出。在有關鄉鎮的幫助下,設立了白龍和高川兩個巡回辦案組,解決了白龍轄區和高川3鎮群眾的“告狀難”問題,減輕了當地群眾的訴訟負擔。另外,今年該院按照上級法院的要求并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26條司法為民具體措施,并開通院長熱線、立案熱線、執行熱線、民事糾紛速裁庭熱線等4部熱線電話。這些便民、利民、護民的舉措得到了地方黨委、人大及各界群眾的肯定和歡迎。
今年以來,西鄉縣法院深入開展“司法公正樹形象”和“審判服務年”活動,1到6月份立案庭收民商案845件,刑事立案46件,執行395件,行政6件,申訴復查6件,共收各類案件1298件,接待群眾來訪703起,處理來訪信件471件,依法對114件民商案件采取緩交訴訟費,達137600元,占立案件數13.49%,占應預收訴訟費10.19%,依法采取免交訴訟費16595元,占應收訴訟費的2.76%,對申請執行案件一律采取不預交案件執行費,減輕當事人的訴訟成本,采取簡、便、快的做法,方便了群眾,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有效得到保護和支持,真正做到了立案大廳門前所寫的“有理打得贏官司,無錢打得起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