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和平 征集百國題詞
人類呼喚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一位普通的中國人,為爭取和平,讓世界兒童從小在心靈中樹立和平理念,摒除暴力武器而不辭辛苦,幾十年如一日,奔波于各國駐華使館和聯合國駐華機構。宣傳他的和平建議,這個人就是劉安勝。
劉安勝的和平建議源于1995年5月9日,當時他在哈爾濱一位朋友處做客,朋友5歲的兒子陶原看到電視新聞中因戰亂而尸橫街頭的慘象,就問媽媽:“壞蛋手里拿的槍,怎么沒人管?”她媽媽說:“我們管不了,聯合國才能管呢。”“聯合國誰說了算?”“秘書長加利。”第二天,陶原就給加利寫了一封信:“加利爺爺我不要玩殺人的武器玩具,刀、槍、炮、坦克……”當時陶原的媽媽把這事告訴劉安勝時,他覺得孩子的信不僅是呼吁世界和平,還提出了禁止暴力武器玩具的具體建議,十分難能可貴。便找到了當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賀爾康,請他把信轉交給加利,并隨信附上了他對此事的感想和建議:“我們認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戰爭與和平的問題……是否可以考慮,由聯合國發起向世界各國建議停止生產兒童武器玩具。使全世界兒童從小就不受殺戮意念的影響和侵害……”
7月27日,加利給陶原和劉安勝回了信:信中說;“尊敬的劉安勝先生:感謝您5月18日寫給我的那封思想深邃的來信。我很感興趣地讀到你的小朋友陶原關于玩具武器的談話。你們的關于停止兒童玩具武器,使兒童免受殺戮意念影響和暴力意識毒害的建議,毫無疑問應當受到進一步的關注和支持。所以,我將您們的來信送交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再次感謝您們的來信和建議。”
收到加利的復信后,劉安勝產生了一個想法:自己應該通過這件事為人類的和平事業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從那時起,他發起了一個百國駐華大使簽字、題詞支持中國小朋友和平建議的活動。他走訪了百國駐華使節和聯合國駐華有關機構代表,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支持。經過努力,他先后爭取到兩任聯合國秘書長、五位國家總統、一位國家首相以及180多位駐華大使和聯合國駐華機構代表的簽字、題詞并以官方名義加蓋公章。其中美國的4任大使、印度的5任大使都在和平長卷上題詞。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征集駐華大使題詞、簽名、蓋章最多的人。
對劉安勝發起的百國駐華大使簽字、題詞支持中國小朋友和平建議的活動。各國大使給于很高的評價。
加拿大大使貝祥;任何減少暴力,特別是減少對兒童和兒童之間的暴力的舉動是值得贊賞的,并且能有成效,祝你們成功。貝祥大使成為第一個在“和平長卷”上簽字的人。
意大利駐華大使白龍義:完全支持你們的和平建議,使兒童生活在和平而幸福的環境,避免暴力影響。
德國駐華大使賽康德:愿全世界朝著你們提出的美好建議的方向邁進,努力吧。
匈牙利大使葉桐:我支持這一人道主義的倡議。

俄羅斯大使羅高壽:衷心祝愿你們的計劃順利實施。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代表處代表凱沙希·馬特馬寫信評價說:“我們對劉安勝先生提出的事關人類重大利益的禁止兒童暴力武器玩具的建議給予十分關注,并同他在各種重要會議和活動中進行了多次討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真正、完全地支持劉安勝先生這一頗著稱道的創造性的建議和目標。而且,我們知道這一創意已經得到了許多國家的強有力支持。我謹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劉安勝先生和他所做出的崇高努力給予我們最良好的祝愿。”
在30米長的和平長卷上,加利和安南的簽字很是引人注目。與兩位聯合國秘書長交往的經歷,使劉安勝終生難忘……。
1996年9月,加利訪華期間,劉安勝在釣魚臺國賓館第一次見到了加利。在加利回答記者提問時,劉安勝站了起來,提起了加利為哈爾濱小朋友回信的事兒并表示感謝。沒想到加利記得非常清楚,并借劉安勝的話題予以發揮:“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年輕一代的未來。”并以此作為那次報告的結束語。
記得當天晚上新聞發布會結束的時候,加利拍著劉安勝的肩膀說:“You have done very well!”(你做得很好!)加利問劉安勝有沒有孩子,劉安勝說,沒有。加利說,我也沒有孩子,我今年已經73歲了,全世界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你也這樣想。
1999年9月,加利再次來到北京時,又一次會見了劉安勝,并用英語和阿拉伯語兩種語言在和平長卷上簽了字。

巧合的是,在加利簽字的旁邊,有一個空白,在接下來的簽名中,沒有一位大使在這個空白處落筆。1999年11月15日,安南來到北京。他受到劉安勝呼喚和平的感染,不僅接見了劉安勝,并在和平長卷上簽字。在簽字時,安南恰恰找到了加利簽字旁邊的空白位置。事后得知安南對加利非常崇敬,所以這次簽名在加利名字的旁邊,也就是表明對加利一種支持的姿態。安南夫人對此也非常支持,并一起和安南簽了字。
關心家鄉叩開合作之門
他作為一個哈爾濱人,非常關心家鄉的建設,要想加快其建設速度,必須引進外資,而要想引進外資,又必須先讓外商了解哈爾濱。所以,他每到一處駐華使館,總是書包里裝得鼓鼓滿滿的,哈爾濱的風土人情畫冊,旅游景點簡介,地方產品等……。他總是入情入理把握火候,把家鄉的特色介紹給外商,他嫻熟的英語,文雅的談吐,坦誠的熱情給外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經過他的努力,世界對哈爾濱的認識越來越深,一個又一個合作項目在哈爾濱與澳大利亞、歐共體、以色列、英國之間達成。他為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聯系邀請外國使團及公司訪問哈爾濱達600多人次,為省、市政府聯系派遣出國訪問組團12次,為哈爾濱市引進2500萬美元建廠,為省糧食局引進世界銀行貸款12億元人民幣,為哈爾濱農業化工項目引進以色列政府贈款2000萬元人民幣。
劉安勝的奇跡始于一次偶發事件。那是1989年,在哈爾濱市政府駐廣州辦事處工作的他,到機場接客人,遇到一個急得團團轉的“老外”比劃著說什么。他以流利的英語上前一問,才知道那位老外是澳大利亞亞洲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邁克?海姆,他想找下榻的酒店。劉安勝熱心地幫助邁克找到了酒店。不久,邁克主動到辦事處找劉安勝致謝。以后的兩年內,經劉安勝牽線,邁克5次到哈爾濱洽談經貿合作項目;經邁克搭橋,劉安勝第一次與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接觸,認識了其商務參贊和商務公使。

劉安勝是個有心人,第一次進入大使館,就明白了大使館的商務處和商務參贊與本國一些公司有著密切關系,掌握著該國方方面面與中國合作的眾多項目。他想,“要是能把大使館的資源利用好,那吸引外資的途徑可就寬多了。”從那以后,劉安勝就“盯上了”大使館。1995年,他索性到北京安了“家”——在建國門外和三里屯這兩個使館區之間的團結湖地區租了一間平房。
為了叩開使館合作之門,劉安勝花費了不少心思。在他北京的住所內,備有大量的哈爾濱風光畫冊、經貿項目資料,以及各種哈爾濱特色紀念品。盡管大使們的性格各異,但他只要能和大使對上話,不管大使是溫和的、冷漠的還是高傲的,不一會兒,就能和老朋友聚會一樣親切。
劉安勝約見加蓬大使就是這般情景。他第一次打電話和大使秘書商量約見大使事宜,碰到個不軟不硬的釘子:大使很忙;第二次打電話,大使還是忙。但與第一次不同的是,他不溫不火地和秘書聊了起來。他說,哈爾濱有典型的歐式建筑,農業、礦產資源豐富,又有著名的三大動力,有那么多可開發的項目,還有漂亮的冰燈……第三次,秘書一聽是他的聲音,馬上把電話轉給了大使。劉安勝來到加蓬駐華大使館,與其大使侃侃而談。他從送給大使的哈爾濱地方產品——帶有非洲婦女圖案的搪瓷掛盤談起,把哈爾濱的特色和有關經濟項目向大使一一介紹。結果,他們談得很投機,在他告辭時,大使親自把他送出了使館大門。
就這樣,澳大利亞、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駐華大使館也向他敞開了大門。一個又一個合作項目相繼達成。他聯系邀請外國使團及公司有關人員去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170多人次,省、市政府派遣出國訪問團近12次。外國使館官員親切的喊他“Mr Harbin”(哈爾濱先生),而聯合國駐華代表則稱他“U.N. Man”(聯合國人)。從1989年至今,常駐北京的170多個駐華大使館和19個聯合國駐華機構他百分之百地去過;所有外國駐華大使和所有聯合國機構駐華代表他百分之百地拜訪過。目前,他共會見了470多位駐華大使和聯合國機構駐華代表,2400多位外國駐華外交官。
如今,他是大慶、安達、阿城、哈爾濱等數十個城市的政府或大學顧問,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增進友誼架設金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劉安勝游刃有余地用自己的獨特方式發揮著自己的獨特才能。

挑戰極限爭創世界新最
劉安勝征集和平簽字從未間斷過。匈牙利大使葉桐和馬來西亞大使馬特阿米被他的誠意所感動,特將劉安勝的奇跡寫信推薦給吉尼斯總部,申報吉尼斯紀錄,使劉安勝成為征集駐華大使和平簽字最多的人。據稱,劉安勝所征集的百國大使和平簽字、題詞已被列入中國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科書。
如今,劉安勝是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理事會在我國北京和東北地區唯一的理事。他說:“挑戰吉尼斯紀錄,就是挑戰人類的極限,把人類的最大潛能發揮出來。而我們也要推動吉尼斯紀錄活動在中國的發展,要弘揚民族之文化,激發華夏之豪情,立中國之奇絕,創世界之新最。”為此,他努力挖掘中國民間的新、奇、絕、最,為中國人申請了一批吉尼斯紀錄。像中國跨越時間最長的戲劇演出——歷時38年后原班人馬在人民劇場演出的京劇《紅燈記》,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哈爾濱世界最高的冰燈,建市時間最長的城市——3500年的武漢市等等。這些都把中國的絕活展現在世界的面前。
劉安勝堅持不懈地為和平簽字,為推動吉尼斯紀錄的發展忙碌著。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應:他獲得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兒童項目獎”,他經常收到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寫來的表揚信,他的榮譽證書堆成了一座“小山”。
他的好多事跡被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上海東方電視臺《中國奇人》,北京電視臺《申奧有我》等欄目播放,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鼓舞人們為和平做貢獻。
才藝出眾甚擔民間大使
劉安勝秉性好學,天生聰穎,而且富有正義感。在學校是優秀學生,在部隊是見義勇為、舍身救人的好戰士,為搶救落水青年被81628部隊記三等功。
他喜歡收藏,更珍愛朋友們的名片,在他的房間里,分裝成冊的各國駐華使館人員的名片和各級政府,而且有400多位駐華大使的親筆簽名,英、美、法、日、俄、西……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他很珍惜資料,在他的文字資料中,最早的有他父親學習、珍藏的1942年《延安整風文獻》,1947年再版的《毛澤東的思想及作風》。
他的照片也非常之多,書柜里有七、八層全是珍貴的“瞬間定格”的歷史片段。真是“有志者,事竟成”。他的隸書和蠅頭小楷寫得很好,顯示了他的多才多藝。
他是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成員之一,他喜歡拉二胡,彈鋼琴,演奏揚琴。在一些外國駐華大使家中做客時,他演奏《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總能感染在場的大使及家人。自1980年從事外事工作以來,他先后教過美、英、法和加拿大等許多外國朋友學拉二胡,并與挪威大使葉宏德結成了琴友。有人稱他為“二胡外交第一人”。
壯志不已永攀新的高峰
劉安勝是山東省蓬萊市政府顧問。為蓬萊市策劃了中國·蓬萊——美國·華盛頓“和平頌”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節。2003年8月16日第二次在美國首都舉行。中國駐美臨時代辦蘭立俊、美國勞工部副部長莫天成、美國總統亞太地區委員會政府特派員JhoonRhe先生、中國蓬萊市副市長劉淑芳等出席。劉安勝說,他這時感到很自豪,能夠到美國華盛頓展示中國“和平長卷”,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和平節不僅展示了中華文化和現代中國,更有助于中美兩國人民的了解與友誼,產生促進和平的積極影響。
不久前,劉安勝接到聯合國科教文總部的邀請,準備去探討把中國人的和平建議制定成聯合國法規的問題。他說,中國人提出的和平建議已經得到了各國大使的支持,在這個基礎上,促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或聯合國總部制定相應的法規和公約,禁止發展兒童暴力武器玩具,反對兒童暴力,建立人類和平大廈,是下一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