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美國和伊朗因伊朗核問題又出現了新的緊張局勢。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美國負責武器控制的助理國務卿斯蒂芬·拉德梅克6日在莫斯科發表談話說,伊朗有研制核武器的計劃,美國對此“深信不疑”,最主要的是不能讓伊朗得到制造核武器的技術。布什總統的政策是,“不能等待烏云壓到我們的頭頂上”。拉德梅克指出,美國部署在阿拉斯加的首批攔截導彈將在最近幾個星期內開始服役。美國正在同北約伙伴國商談在這些國家部署反導防御系統的可能性。這是“為防范伊朗攻擊美國和北約國家而采取的自衛措施之一”。另據報道,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哈桑·魯哈尼同一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伊朗不會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所提出的全面中止鈾濃縮活動的條件,伊朗核問題發展下去只有兩個結果,或通過政治手段順利解決,或演變成雙方的對抗,伊朗已經做好了對話與對抗兩手準備。
IAEA的決議
伊朗核問題再次凸顯出來,是因為上個月18日IAEA理事會以未經表決的方式在維也納通過一項由英法德三國提出的新決議,要求伊朗暫停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盡快澄清與其核計劃有關的懸而未決的問題。決議呼吁伊朗應IAEA的要求,容許檢查當地的核設施。決議將今年11月25日定為全面審議伊朗核問題的最后期限。決議同時呼吁IAEA向理事會提交對伊朗核計劃進行全面評估的報告,理事會定于11月份舉行的下一次會議據此考慮是否采取進一步措施。
輿論指出,英法德三國之所以提出這一決議,是因為三國認為伊朗沒有信守承諾停止濃縮鈾計劃,在核問題立場上發生了一些倒退,從而引起三國的不滿。另外,IAEA 9月1日發布的一份秘密報告表示,伊朗已計劃將數十噸鈾轉化為可用來提煉濃縮鈾的六氟化鈾。幾天后,英國媒體披露,英國已經對伊朗發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兩個月內停止一切與原子彈制造有關的核活動,否則有關國家將向聯合國提出制裁要求。據悉,英國這一態度是與德法兩國協商后的一致意見。英國一名官員說:“我們不能這樣無休止地談下去,必須判斷是否還有必要再進行談判,抑或選擇其他的解決途徑。”
輿論強調說,伊拉克局勢混亂,美國面臨大選,這使伊朗的安全系數增加了,從而使伊朗有了進一步抬高要價的可能。為此,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哈桑·魯哈尼在決議通過后的第二天表示,伊朗不會中止與鈾濃縮有關的所有活動。如果將伊朗核問題提交到聯合國安理會,伊朗將終止與核查人員的進一步合作。
分析人士說,其實,伊朗核問題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伊朗就開始實施核計劃,當時伊朗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系密切,核技術大部分從這些國家引進,并于1974年開始修建核電站等核能利用項目。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與美國的關系急劇惡化。從1980年開始,美國一直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并對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后,美國將伊朗列為“邪惡軸心”國。2002年底,美國公布了其偵察衛星拍攝的有關伊朗中部兩處核設施的照片,稱伊朗有可能利用這兩處設施制造核武器。
伊朗的核計劃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從去年開始,IAEA理事會就伊朗核問題多次舉行會議,并發表了一項主席聲明和四項決議。去年6月19日,IAEA理事會發表理事會主席聲明,敦促伊朗“迅速糾正IAEA總干事巴拉迪在其報告中提到的伊朗在執行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有關的保障協定中存在的所有問題,立即和無條件地簽署和執行保障協定的附加議定書”。9月12日,IAEA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當年10月底前公開其核計劃,以澄清濃縮鈾計劃的“全部歷史”等所有核活動,盡快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并允許IAEA對其進行突擊檢查,終止提煉濃縮鈾試驗。11月26日,理事會再次通過決議,對伊朗過去違反其對IAEA作出的承諾“深表遺憾”。決議說,今后一旦發現伊朗再次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理事會將研究采取具體行動。今年3月13日,理事會通過第三個決議,批評伊朗未公開其部分核計劃,聲明保留在下一次理事會會議上是否決定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審議的選擇權。6月18日,理事會通過第四個決議,敦促伊朗“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驟”,協助IAEA解決所有與核計劃有關的剩余問題,包括澄清在核設施中發現的高濃縮鈾痕跡和第二代濃縮鈾離心機的問題。決議在肯定伊朗與IAEA進行核查方面的配合作出了努力的同時,對在其他一些問題上未能“全面、及時和主動”與IAEA合作表示“遺憾”。
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不是一個仲裁機構,但卻是一個權威性的國際組織。1954年12月,第九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成立一個專門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國際機構。1956年10月,82個國家的代表舉行會議,通過了旨在保障監督和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次年7月規約正式生效。同年10月,IAEA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奧地利的維也納,目前共有136個成員國。
該機構的宗旨是加速擴大原子能對全世界和平、健康和繁榮的貢獻,并確保由機構本身、或經機構請求、或在其監督管制下提供的援助不用于推進任何軍事目的。
IAEA的組織機構包括大會、理事會和秘書處。大會由全體成員國代表組成,每年召開一次會議;理事會由43個國家的代表組成,每年舉行4次會議;執行機構是秘書處,由總干事領導,下設政策制定辦公室、技術援助及合作司、核能和核安全司、行政管理司、研究和同位素司以及保障監督司。
IAEA自成立以來,在保障監督和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先后制定了《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援助公約》、《核安全公約》、《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料管理安全聯合公約》、《修訂〈關于核損害民事責任維也納公約〉議定書》和《補充基金來源公約》等一系列與核安全、輻射安全、廢物管理安全標準有關的國際公約。
1984年,中國成為該機構正式成員國。20年來,中國參與了該機構一些國際公約的制定工作,并與該機構簽署了一系列公約和協定。
各國意見不一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伊朗核問題持續了很久,IAEA也做了許多決議,而且決議的措辭漸趨強硬,但要盡快解決這一問題,絕非易事,首先是各理事國存在分歧。美國指責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器,違反了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中承擔的義務,并竭力主張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中不結盟國家卻持不同立場,德法英3國從歐盟自身利益出發也反對美國要對伊朗設定最后期限。另外,各理事國對18日的決議也有不同的理解。美國駐IAEA代表團團長桑德斯說,如果伊朗不遵守IAEA確定的11月份這一對伊朗核問題進行全面審議的最后期限,伊朗核問題將被上交聯合國安理會處理。而一些不結盟國家則對決議中針對伊朗的某些指責表示不滿,認為一些提法過于武斷,沒有把伊朗根據國際條約承擔的義務與它為建立信任而自愿采取的暫停鈾濃縮活動的措施區分開。中國代表張炎也強調說,通過談判在IAEA框架內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符合各方利益,重申中方不贊成將問題提交安理會處理。
其次是至今也沒發現伊朗發展核武器的證據。一年多來,IAEA已對伊朗的核設施進行了多次核查,一直沒有找到相關證據。根據18日的決議,IAEA要在未來兩個多月時間里對伊朗核計劃作出全面評估,這確實勉為其難。在沒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下,理事會僅憑伊朗從事鈾濃縮活動而認定其核計劃違規,理由顯然不夠充分。
伊朗態度強硬
輿論認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年多來,伊朗核問題還是朝著有利于和平解決的方向發展。去年10月,伊朗與法德英三國達成協議后,于11月宣布暫停鈾濃縮活動,同年12月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同意核查人員進行嚴格的核查。今年2月,根據法德英三國和伊朗再次磋商后達成的布魯塞爾諒解備忘錄,伊朗進一步暫停了離心機部件的生產組裝。8月28日,伊朗總統哈塔米表示,伊朗準備提供不發展核武器的保證。但美國從自己的戰略利益出發,堅持認為伊朗在試圖發展核武器,并提出如果在10月31日前不能在IAEA范圍內就伊停止核計劃問題達成協議,則伊朗核問題將“自動過渡”到聯合國安理會進行討論。美國動輒以制裁甚至武力威脅方式處理國際爭端的做法,激起伊朗的極大不滿和憤怒。
伊朗總統哈塔米9月21日說:“我們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即支持和平利用核技術,反對發展核武器。即便我們的核活動失去國際社會監督,我們也將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但哈塔米同時也指出,國際社會必須承認伊朗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采取措施增進雙方的理解與合作。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伊朗才愿意接受廣泛的核查,積極同IAEA合作。如果不能實現這樣的前提,伊朗只能中斷核查人員對其核設施的監督檢查。10月6日,哈塔米在訪問蘇丹期間再次重申,伊朗準備提供將不生產核武器的保證,但絕不會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美國還難以對伊朗動武
在解決這一問題上,伊朗采取了兩手,一是在核技術上絕不退讓,強調自己應有權利和平利用核能,同時表示愿與IAEA合作。據伊朗國家電視臺10月5日報道,IAEA的核查人員當日返回了伊朗。此前,美國方面指責伊朗在位于德黑蘭東南帕爾欽地區的一個軍事基地秘密研制核武器,而伊朗政府對此堅決否認。伊朗核問題談判代表羅哈尼說,盡管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人員還未提出有關前往帕爾欽軍事基地進行核查的要求,但如果他們提出這一要求,伊朗方面將不會阻攔。
有報道說,美伊緊張關系可能因這一問題而升級,甚至爆發武力沖突,觀察家認為,美國的一些新保守派人物確實想對伊朗動武,但從目前形勢看,即使布什連任,這種可能性也不大,原因是美國現在確實沒有能力發動戰爭。以色列一名高級官員9月底曾無奈地表示,現在只能接受伊朗可能很快擁有核武器的事實,惟一能做的,就是確保不是由極端分子控制核武器的按紐。英法德盡管對伊朗不滿意,但鑒于三國在伊朗有利益存在,所以也不希望問題激化,在未來近兩個月時間里會繼續與伊朗進行外交斡旋。但也有專家們表示,伊朗核問題不能完全排除激化的可能。因為伊朗有一個底線,就是伊朗有權掌握濃縮鈾技術,從這個角度說,9月18日決議的要求已觸犯了伊朗的底線。但是如果問題被提交給聯合國,后果將非常嚴重,這對伊朗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核問題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國際社會應以公正、客觀的態度對待伊朗合理的關切與正當權益,尊重伊朗在嚴格履行保障監督義務下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有關各方應保持耐心與克制,爭取在各方都能接受的情況下,在IAEA框架內體面地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