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山東省各級法院共審理和執行各類案件816597件,占全國法院辦案總數的十分之一,法官人均辦案在54件以上,一些法院法官人均辦案數量在100件以上,創造出了許多在全國法院有影響的做法和經驗。2003年山東省法院有23個集體、11名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獎勵;2個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模范法院”稱號,4名同志被授予“全國模范法官”稱號。近日,記者就審判工作問題采訪了山東省高院院長尹忠顯。
尹忠顯院長認為,要想做好審判工作,首先要堅持正確的司法指導思想,強化大局觀念和服務意識。山東省高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及省委部署,確定了“四個四”的工作思路。他們要求各級法院堅持審判工作服務大局,維護公平正義,保障法制統一,講求辦案效果“四項司法原則”;通過審判和執行工作,為實施依法治國、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保護公民合法權益搞好“四個服務”;他們要求各級法院嚴格區分違法與犯罪、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工作失誤與瀆職犯罪、輕罪與重罪等法律政策界限,努力支持創業者、保護改革者、追究誣陷者、懲治腐敗者,全力營造干事創業的社會、政治、市場和法治“四個環境”;廣泛開展了對本省民營經濟、外經外貿、高新技術發展狀況和“嚴打”整治斗爭及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四項調查”活動,增強了為大局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去年山東省各級法院審理一審刑事案件35670件,判處犯罪分子40507人,比上年分別上升1.3%和6.9%,其中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7480人,占18.5%。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依法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公民生命財產的犯罪活動。審結爆炸、殺人、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11975件,盜竊、搶劫、搶奪等嚴重危害群眾安全感的侵財性犯罪案件13050件。依法嚴懲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審結制造、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走私販私、制售假幣、金融詐騙等各類經濟犯罪案件784件,判處犯罪分子985人。嚴懲職務犯罪活動,審結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349件,判處犯罪分子1504人,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7192.4萬元。對未成年人犯罪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普遍設立了“少年法庭”,采取不同于審判成年人的方式審判未成年犯,并回訪少年犯1913人次,對于矯治未成年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調節民事和行政關系,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加強與經濟發展關系密切案件的審理,審結借款、購銷合同、農村承包、房地產、企業破產、知識產權等一審商事案件254009件,比上年增長5.9%,規范了市場行為,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加強與群眾利益關系密切案件的審理,審結一審婚姻家庭、損害賠償、勞動爭議等民事案件227390件,同比增長9.8%。他們加強與公民權利關系密切案件的審理,審結土地、城建、公安、工商等一審行政訴訟案件18004件,同比上升34.6%,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支持和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辦理國家賠償案件114件,決定賠償42件,使蒙受冤屈的公民依法得到賠償。重視和發揮調解結案的優勢,不斷完善庭前調解和訴中調解,在去年審結的一審民商事案件中適用調解結案的占36.5%,比上年上升了1.5個百分點,較好地做到了案結事了,提高了服判息訴率。
最后,尹忠顯院長表示,今后山東全省法院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司法為民為宗旨,以“公正與效率”為主題,以開展“規范化管理年”活動為載體,以創建“六無法院”為目標,全面開展審判和執行工作,加快法院自身現代化建設,為山東省干事創業、加快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