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6月23日,第三輪朝鮮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開幕。這是六方會談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左三)與俄羅斯代表團團長、外交部特使阿列克謝耶夫(右一),韓國代表團團長、外交通商部長官助理李秀赫(左二),朝鮮代表團團長、外務省副相金桂冠(右三),美國代表團團長、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凱利(左一),日本代表團團長、外務省亞大局局長藪中三十二(右二)在一起。
新華社發董延春/攝
舉世關注的朝鮮半島核問題第三輪六方會談26日落下帷幕,會談主席、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在6國政府和人民以及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下,無核化的目標已不可逆轉,和談的進程已不可逆轉,半島走向和平與穩定的歷史趨勢更是不可逆轉。”輿論認為,王毅的講話既是對會談取得進展的概括性總結,也是對未來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展望,為此,人們注意到,在各方代表團團長離開會談地址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時表情比較輕松,都臉帶微笑地先后回國述職。
會談收獲不小
經過4天坦誠認真的討論,與會各方終于在大的框架內找到了共同點,并發表了主席聲明,聲明強調說,各方進行了建設性和務實的實質性討論,重申致力于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共同目標,并強調有必要盡早采取實現該目標的第一階段措施。各方強調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按照口頭對口頭、行動對行動的原則,尋求核問題的和平解決。與會各國圍繞和平解決核問題分別提出了方案、建議和設想,并都對這些方案、建議和設想的提出表示歡迎,同時還注意到其中有一些共同點。各方認為有必要通過進一步的深入討論擴大共識、縮小分歧。各方原則同意于2004年9月底在北京舉行第四輪六方會談,授權工作組盡早開會,具體確定以無核化為目標的第一階段措施的范圍、期限、核查以及對應措施,并以適當方式向第四輪六方會談提出建議。輿論認為,盡管會談沒有突破性進展,但與前兩輪會談相比,收獲還是不小。

為此,與會各方都對會談給予了肯定。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說,與上兩輪會談不同的是,與會各方都在坦誠的氣氛中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其中有很多共識有利于會談取得成果。美方表示,美國代表團已經開始同其他代表團討論有關下一輪會談和工作組職責等后續工作內容。本輪會談結束后,美方將很快派人參與工作組的工作。日本代表團團長藪中三十二說:“有關各方通過討論提出了積極的方案,為未來奠定了有益基礎,會談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韓國代表團團長李秀赫指出,“本輪會談是歷次會談中最誠摯和坦率的一次,對半島核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了很有深度的磋商,具有重要意義”。俄羅斯外交部發表公告說,這次會談就確保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實現這一目標的第一階段措施提出了具體建議,俄羅斯對會談成果表示滿意。
輿論認為,會談取得進展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取得進展的關鍵還是問題的主要兩方美國和朝鮮都采取了比較靈活的立場。過去美國頑固堅持自己的“CVID”原則,即討論半島核問題的前提條件是朝鮮必須承諾以徹底、可驗證、不可逆轉的方式棄核,而在此次會談中,美國沒有再使用“CVID” 這個詞匯,而是提出“應該采取徹底的、透明的、永久的方式?!庇谩叭鏌o核化”代替了“CVID”。雖然美國提的建議從實質內容上看并沒有放棄CVID原則,但在語言表述上沒使用CVID這個詞匯,美方還提出要求朝鮮全面放棄核計劃而不是“核凍結”,這就給第三輪六方會談取得進展打下了一個基礎。
朝鮮也做了很大努力,在會議期間,朝鮮代表始終表現了比較務實或真誠解決問題的姿態;在第二輪六方會談時,朝鮮提出了“凍結換補償”的建議,但并未涉及凍結的范圍和對象,此次會談中,朝方提出了新方案:核凍結包括不再生產、轉移和試驗核武器;核凍結對象包括所有與核武器有關的設施,以及所有經過再處理獲得的提取物;將最終廢棄這些核設施。朝方還表示,如果美國參與對朝能源援助,朝鮮可以在美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除名,以及解除制裁和封鎖等問題上顯示出靈活性。

中國找準了自己的坐標
第三輪會談結束后,許多國家和媒體對中國所起的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日本《每日新聞》指出,在中國的努力下實現了三方會談,并在此基礎上發展為六方會談。日本《產經新聞》報道說,中國靠“驚人的耐心”,頻繁同有關國家接觸,尋找妥協點,導致取得了這次的成果。英國《簡氏情報文摘》周刊說,這次六方會談基本上是中國持續不斷地開展外交活動的結果。
俄羅斯代表團團長阿列克謝耶夫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各方表現出了求同存異的態度。他強調:“這樣的態度再加上中方非常專業、內行的主持接待,使我們取得了積極成果。”
中國代表團團長王毅也指出,中方并不是朝鮮半島核問題的主要當事方,解決問題的鑰匙并不在中國手中。中國對此一直有著清醒的認識,中方在六方會談中的作用就是勸和促談。中國在每一次和談中,都提出自己的方案、設想和建議,在會談出現困難或者是僵局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中國作為東道主,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積極推動各方尤其是朝美雙方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將會談引向深入;二是反復勸說各方相互尊重,認真對待和研究有關各方提出的方案;三是在出現僵局時,及時提出折衷方案,積極居中斡旋。
仍存在嚴重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六方會談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并沒有打破僵局。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說,第三輪六方會談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由于朝美之間仍存在嚴重分歧,會談還是未能打破僵局,沒有取得決定性突破。這位發言人指出,沒有取得決定性突破是因為朝美之間依舊缺乏信任和存有誤解,為此各方沒能就如何解決核問題的具體措施展開實質性磋商。發言人還強調,朝鮮將密切關注美國今后的態度,并根據實際需要不停止為防止外部侵略威脅而采取的增強自衛能力的工作。
韓國官方在會議期間曾透露說,此次會談可能會首次發表《聯合聲明》,但會談結束后卻改為《主席聲明》,韓國方面說,盡管韓中兩國為了起草比第二輪會談時更具分量的《聯合聲明》做了很大努力,但終因朝美間的分歧而宣告失敗。消息靈通人士也透露說,中國和韓國一直在推動六方會談各方能發布《聯合聲明》,但朝鮮和美國之間還存在重大分歧,特別是在濃縮鈾問題上分歧嚴重,美國不同意發布《聯合聲明》。為此,韓國代表團團長李秀赫說:“今后的會談過程可能很艱巨,有可能出現嚴重分歧,有必要通過進一步努力來縮小這些分歧?!彼M一步解釋說,“韓國、美國和朝鮮之間在核凍結的范圍、核查方法以及主體、補償等問題上分歧仍很大”。俄羅斯代表團團長阿列克謝耶夫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希望六方會談工作小組會議能夠在7月底召開會議,并強調說,工作組將討論朝鮮的核凍結設施目錄和規模、進程的核查方式,以及向朝方提供補償的規模和范圍等問題。阿列克謝耶夫認為將要召開的工作小組會議會有“復雜的商討”。
觀察家指出,六方會談關鍵不在于能否立即達成協議,而是搭建了一個朝美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臺,使主要當事方坐到談判桌前。從某種意義上說,會談形式更重于內容,給和平一個機會就是會談的最主要成果。
王毅滿懷希望地說,和平的機會已經出現,關鍵是各方要顯示充分的政治意愿,真正體現靈活務實的態度,這樣我們就能克服面臨的困難,切實打開解決核問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