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山東省平度市的大澤山葡萄聞名全國,素有“中國葡萄之鄉”之盛譽,近幾年平度法院立足農業大市的特點,把如何認真履行職責,為農村、農業、農民服務作為該院司法為民的服務品牌。該院堅持辦案的法律效果與政治、經濟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以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期服務“三農”的新篇章。
“三農法庭”公正審理涉農案件
平度是一個農業大市,“三農”問題尤為突出。因此,該院立足于這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在民一庭、行政庭專門設立了“三農”法庭,在各派出法庭設立“三農”合議庭,對涉農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他們要求對涉及“三農”的民商事案件,堅持多調少判,盡可能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他們經常組織“三農法庭”的法官們學習中央一號文件和涉及農村案件審理的有關法律法規,學習有關農村案件的調解技巧;要求審判人員充分重視法制宣傳工作,將涉案的有關法律規定告知當事人,并進行詳細的講解,力求達到讓當事人了解法律、理解法律的辦案效果;要求對“三農”案件快審快執,盡量不誤農時。而對坑農害農的假農藥、假種子案件,對盜竊耕牛和農業生產資料、生活用品的刑事案件,堅持依法從重從快予以打擊,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該院“三農法庭”的成立,不僅有效地保護了當地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還大大增強了廣大農民依靠法律解決爭端的自覺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有一天,法院剛上班,一幫焦急的農民就闖進了“三農法庭”,火急火燎的神情,讓人一看就感到發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法官們讓座倒茶,一番安撫后,這些淳樸的莊稼人像遇到了救星一樣,七嘴八舌地傾訴起了自己的怨憤。原來,該村村委會與某種子公司達成代繁玉米種的協議,村委會又與本村農民簽訂了玉米收購合同,想致富的農民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玉米種植和管理上來。可到了收獲季節,種子公司卻遲遲不來收購玉米種,幾經交涉,公司終于肯派人來驗收種子,并答應好裝車付款,但裝好后,該公司卻以村委會與其另有債務糾紛為由,拒絕付款。這時農民被激怒了,跑到法院欲起訴。了解到此事后,“三農法庭”的法官們急群眾之所急,很快受理了此案,并立即向被告村委會送達訴狀,在查明事實真相后追加種子公司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并當天下達開庭傳票。同時,為穩定農民的情緒,依據申請保全了該批玉米種子。開庭時,法官們針對案件事實,依法進行調解。最終種子公司答應以10萬元收購該批玉米,并脫離中間環節,與農戶簽訂新的玉米種繁育合同。拿到一沓沓嶄新的鈔票后,農民臉上又露出笑容。

“一網一卡一車”方便群眾訴訟
一張立案網,開通群眾訴訟綠色通道。4月26日,平度法院投資30余萬元的網上立案系統全面啟動,11處派出法庭全部實現了網上立案,家住偏遠地區的農民打官司不用再跑遠路,到駐地法庭即可立案。網上立案,打開了農民訴訟的方便之門。前兩年平度法院建立“大立案”機制,立案由立案庭經管,家住偏遠地區的老百姓感到立案不方便了。群眾的呼聲就是無聲的命令,該院黨組及時研究,提出建立多軌制的立案方式,即大廳一站式立案,即受即立,讓當事人“少跑腿”;法庭網上立案,讓下面的農民“不跑腿”;特殊案件巡回立案,個別情況“替跑腿”。如此多軌制的立案方式極大的方便了當地老百姓訴訟,促進了審判高效進行。
一張便民卡,情牽萬民心。近年來,平度法院不斷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手段,該院率先推出了“便民服務卡”制度,他們把六大項的便民服務措施印在服務卡上,向社會推行服務承諾制。同時,該院還將各業務庭及派出法庭的服務電話及監督電話印制在便民服務卡上,隨時向群眾提供法律咨詢,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現在該院的法官們無論下鄉送達還是執行,都隨身攜帶便民服務卡,隨時向當地的老百姓發放服務卡,當地群眾如有糾紛,只要撥通服務卡上的電話,法院就會派法官前往調解或幫助立案。劉老漢是平度市崔召鎮古村村民,這位與山溝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山村農民,到老卻遇到了件麻煩事。兒子不孝,拒不履行贍養義務。老伴重病臥床,無錢治療。想找個說理的地方,無奈腿腳不便,走不出這個大山溝。正在為難的時候,劉老漢試著撥了便民服務卡上的電話,沒想到法官真的來了,劉老漢口頭起訴,法官們用手提電腦無線上網幫劉老漢立上案。不久就為他討回了公道。
一輛巡回審判車,開庭到村頭。平度法院堅持司法為民的宗旨,從方便群眾訴訟入手,加快便民訴訟網絡建設,他們堅持“巡回辦案不給群眾添麻煩”,為“三農”工作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受到了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該院購置了便民訴訟巡回審判車,并配備了法桌、法椅、筆記本電腦、音響等開庭設備,他們把法庭直接開到村頭。4月20日,正值農村春耕大忙季節,該院的巡回審判車開到了店子鎮蘇村,法官們在村里開庭審理了老太太李某向其子追索贍養費糾紛案件,既方便了當事人,又教育了當地群眾。平度法院轄31個鎮(處),合并法庭后,為方便群眾,該院在各鎮駐地設立了巡回法庭,并在人口密集的村莊設立了巡回辦案點。與法律服務所、派出所等建立起訴訟連動網,同時與村級民調組織結合,以宣傳教育為主,對苗頭性案件通過說服教育將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對適宜簡易程序的案件,就地開庭辦案,有利于教育當地群眾。每逢集日,巡回法庭的法官們便走上街頭,解答、接訪當事人。
開通“執行110”執行工作大提速
執行工作是一件時效性很強的工作,許多執行時機稍縱即逝。過去,由于沒有快速的反應機制,案件信息不能快速反饋到有關執行人員手中,又由于操作不規范,使執行措施不能及時實施到位,以致貽誤戰機,造成部分案件久拖不結。為解決上述問題,平度法院黨組把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充分調研論證和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采取了有力措施,建立并開通了“執行110”報警指揮系統。執行110開通以來,實現了該院執行工作的全面提速,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去年中秋節晚上,正是闔家團圓的時候,外出躲債8個多月的張某剛進家門不久,便被執行法官拘傳到法院,乖乖地履行了義務。2002年9月,張某雇用鄰村的位某等人為村民建房時,位某不慎從腳手架上摔下,導致七級殘疾。案件判決后,張某一走了之,拒不履行義務。執行法官多次前往執行,都因張某下落不明未果。張某做夢也沒想到,一直在打聽他下落的申請執行人位某,一個電話就能將自己送進法院。事后,他說:我不恨執行法官們,我倒佩服他們的敬業精神和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