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欄目顧問:
蔣篤運河南省教育廳廳長
葛鎖網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孟凡杰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
胡平平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
韓清林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
周浩波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
陳光華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
張卓玉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
本欄目主持人:劉運東
位于蘇北革命老區的江蘇省鹽城市,經過多年的努力,全市基本上解決了高中學生“有書讀”的問題,全市高中階段教育得以快速的發展。記者于近日走訪了鹽城市教育局局長常逢生。
常逢生說,近幾年來,鹽城市按照“重心上移,整合力量,積極發展高中教育”的思路,凝全民之心,舉全民之力,掀起鹽城教育史上第二輪重點高中建設的熱潮,努力發展優質高中。
截止目前該市初中畢業生入學率已達80.3%,居蘇北五市之首,比2000年增加20個百分點。建成市以上重點普通高中46所,占高中總數的6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近19個百分點。有9所通過了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評估,有20所被確認為省級重點高中。建成省以上重點職中(中專)19所,占職中(中專)總數的35%。今年全市重點普通高中招生4.5萬人,占普通高中招生總數的87%,比省平均水平高出16個百分點。阜寧縣所有初中畢業生全部進入市以上重點中學就讀,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談及發展優質高中的探索和經驗,常逢生總結了“四個離不開”,第一,發展優質高中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重視。市縣鄉鎮各級黨委和政府能夠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當地社會事業和教育發展規劃,在城市規劃布局和改造建設過程中,保留足夠的教育用地,在籌措資金中,給足優惠政策。全市9所國家級示范高中就有5所整體易地新建。第二,發展優質高中離不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各級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參與舉辦優質高中。一些知名高中以新機制“孵化”同類高中,放大名校資源,發揮長期形成的教育優勢。一些地區積極探索國有民辦、民辦公助、中外合資、股份制等多種體制的高中辦學形式,使各種民辦高中迅速成為鹽城優質高中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發展優質高中離不開改革創新。為發展優質高中,該市在教育思想、辦學體制、管理機制、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考試與評價機制等各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創新。調整高中教育收費政策和機制,提高了學校自我發展能力。改革中考、考生制度,引導優質高中健康發展。今年實行重點高中不低于60%的招生指標分配給一般初中,推進了初中教育的均衡發展。優質高中招生實行“零志愿”錄取,充分尊重了學生的知情權、志愿權。第四,發展優質高中離不開盤活現有教育資源。近幾年來,教育局通過實行高初中分離、名校“孵化”、資產置換、薄弱學校改造等多種形式,挖掘現有重點高中的辦學潛力,來壯大、培育優質教育資源。根據升格一批、保留一批、掛靠一批、撤并一批的思路,市區啟動“三三三”工程,并開始建設一流的現代化教育園區,以期逐步在市區形成3所5年制高等職業學校、3所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教育辦學新格局。“現代教育園區”根據“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分校建設,資源共享”的原則,目前已完成前期調研論證工作。
未來幾年,常逢生對鹽城教育提出了新的規劃,該市教育再上新臺階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