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路公共汽車]Bus 174
導演:約瑟·帕蒂哈José Padilha
國別:巴西 2003
片長:150分鐘
推薦指數:★★★★★
2000年6月12日,正好是巴西的情人節,21歲的里約熱內盧街頭青年桑德羅·德·納西蒙多劫持了174路公共汽車,嘴里還一邊喝著可樂。警察和媒體迅速趕到現場。最后,在警察于混亂之中誤殺了一個人質之后,納西蒙多被制服。這條新聞成為巴西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電視臺現場直播了納西蒙多的劫持活動以及警察解救人質的過程。但是,沒有一家媒體調查了解納西蒙多劫持公交車的動機。但是帕蒂哈不同,他決定利用媒體的錄像資料,結合采訪當事人,探尋這個震驚全國的劫持事件背后的根本原因,從而真實呈現巴西街頭少年所面臨的暴力壓迫。
導演約瑟·帕蒂哈訪談
□ 據你影片的描述,納西蒙多劫持公交車是由于對多年前的Candelaria教堂屠殺事件耿耿于懷?
■ 是的,Candelaria教堂是里約熱內盧最大的教堂。1993年,在警察圍攻街頭少年時,這個教堂成為孩子們的最后庇護所。由于當年警察殺死了許多街頭少年,沒有任何一家巴西媒體敢于披露事實真相,他們只報道警察方面的傷亡情況。納西蒙多就是那次屠殺事件的幸存者,他和許多幸存的街頭少年一樣,成為沒有身份的“黑人”,被排斥于社會之外。納西蒙多就認為自己重返社會的唯一方式是,通過武力引起媒體的關注。因此[174路公共汽車]也是一部關于被剝奪身份的人,如何通過鋌而走險的極端手段重返社會的紀錄片。
□ 但是在影片中,有個社會工作者說,絕大多數Candelaria教堂屠殺事件幸存者的身份已得到恢復和確認……
■ 這個人說的并非事實,在影片最后你還可以看到,那群惡棍警察企圖暗中處死納西蒙多。原因很簡單,警察害怕9年前的事情暴露。在巴西,警察嚴重瀆職,暴力事件隨時可能降臨到一個無辜的人頭上。但是沒有人敢向警察挑戰,納西蒙多是一個孤注一擲的挑戰者和報復者。
□ 你是如何選定影片的敘述方式的?
■ 我平行敘述納西蒙多的經歷和劫持的經過,交叉剪輯的原則是,要使觀眾明白納西蒙多劫持公交車是由于他那些不幸的人生經歷。我想這是影片所能采取的最簡單明了的敘述方式了。
□ 在影片中,你應用了一些抽象和概念化的處理方法,這種手法在紀錄片中很少用。
■ 是的,我想你是指我們采訪納西蒙多那一段。因為我是在沒有得到警方批準的情況下,私自買通看守進入監獄拍攝的,我們得到了40分鐘的素材。但是我不能在影片中明確表現我們是在監獄里采訪納西蒙多的,否則那個看守會受到牽連。于是我利用抽象和概念化的電腦特效方法,將監獄的環境處理成一個類似監獄的壓抑、森嚴和冰冷的環境,目的是讓觀眾知道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監獄般的地方。
□ 當時在公交車上的人質已被媒體采訪過,警察也詢問了他們,這些都在電視臺播出過,你是如何在影片中重新利用這些素材的?
■ 我請來人質,把那些錄像帶放給他們看,并對他們說,“你們有權力否認自己那時對媒體和警察說過的話,我不會將你們現在否認的那些話放到我的影片中。等你們確定好哪些話能夠放入我的影片后,我們重新進行一次訪談。”這個方法很有效,現場錄像很快就準確激活了他們的回憶,采訪很順利。我還請人質們相互提問和回答問題,所有的人都非常興奮,說得很多。這對我幫助很大,因為我畢竟沒有出現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