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不及格
翻譯大師嚴復在1898年的《天演論》里提出了外文翻譯的三重境界:信、達、雅。對照這個標準,大部分在中國公映的外語片的字幕翻譯都不及格,因為這些中文字幕連基本的“信”(忠實原意)都達不到。看完任何一部電影,都能找到一堆缺漏、扭曲原意甚至是癡人說夢般的胡言亂語。尋找這些中文字幕里的錯誤,已經成了影迷們在觀影時的一項附加娛樂活動。不過,一旦當翻譯問題產生的戲劇效果超過了你的承受能力,快樂就會立刻轉化成憤怒,網絡則成了發泄這種憤怒的最佳場所。[末日世界]([后天])跟隨世界的步伐在中國同步上映之后不久,網絡上出現了大量針對該片翻譯的討伐檄文。其中一篇文章的標題套上了如今最時髦的罵人模式:《你才溶解呢你們全家都溶解!》。全因resolution(決議)一詞在[末日世界]變成了“溶解”。
吃狗屎冰激凌
等待進場前和朋友們開起了玩笑,大家輪流舉著剛買的冰激凌站在[末日世界]的海報前,和凍成冰棍的自由女神像合了一張影。我們都希望進入影廳之后電影依然能給我延續冰激凌的涼意和快感。UME的空調足夠涼,曼哈頓的氣溫足夠低,德國導演羅蘭制造的冰激凌足夠爽口,但是我絲毫享受不到快樂。一次又一次出現的拙劣翻譯,就像一堆又一堆狗屎撲面而來。丹尼斯·奎德接電話的時候居然會說:“他是誰?!比嗽谠馐軆鰝蟮檬裁磩谑沧印盎柝收饎影Y”。翻譯的人一點敬業精神都沒有,別的錯誤至少還能說通,把“決議”弄成了“溶解”,就連句子也說不通了。影片里還有很多習慣名詞的翻譯,也根本不符合大陸的習慣,大多是港臺用語。出租車用的甚至是新加坡的用法“德士”。最終出來的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狗屎的混合體。你在享受羅蘭德的冰激凌的同時,必須吞下這幾團狗屎。
早晚要還的
我們無從得知外片字幕制作的流程,因此也無法找出一種合適在民間傳播的陰謀理論,去解釋這種年年重復的奇怪現象。作為電影市場的消費者,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自己都不相信的語調對發行公司喃喃說道:搞發行的用爛字幕糊弄觀眾,早晚是要還的。呵呵,真會這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