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到冬天,不少女性就開始手腳冰冷,臉色也變得蒼白。那副縮頭縮腦的樣子,任你容顏再俏,魅力總也要打幾分折扣。這時,不妨寵愛一下羊肉吧。
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力,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羊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提高身體素質,提高抗疾病能力。
如果你沒有高血壓、愛熬夜、發燒感染、體質偏熱等問題,就可以大快朵頤地享用羊肉啦!
羊——渾身都是寶
按照中醫的觀點,幾乎整只羊的每一部位都具有療效。
羊肉: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之功。適用于虛勞羸瘦、腰膝酸軟、產后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嘔胃等癥。
羊血:能解胡蔓莽草毒。
羊肝:性味甘、苦、寒,具有益血、補肝、明目的功效。適用于血虛萎黃贏瘦、肝虛目暗、眼花障翳等。
羊肚:性味甘、溫,具有補虛、健脾胃的功效。適用于虛勞羸瘦,不能飲食,消渴、盜汗、尿頻等癥。
羊腎:性味甘、溫,具有補腎氣、益精髓的功效。適用于腎虛勞損,腰膝酸軟,耳聾、消渴、陽痿、尿頻、遺尿等癥。
羊心:性味甘、溫,具有補心、舒郁的功效。適用于勞心膈痛、驚悸等癥。
羊脛骨和脊骨:性味甘、溫,具有補肝腎、強筋骨、補血之功效。
羊角:為有效的平肝熄風藥,主治頭風、頭痛及小兒驚搐風癇,功能與羚羊角相似。
羊肉藥膳
當歸羊肉湯
主治:腎陽虛虧引起的精血不足。適用于畏寒腰酸、月經不調、產后血虛、腹痛等癥。
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用紗布包起),生姜10克,蔥、料酒、鹽適量,水1500毫升,文火燜至肉爛。喝湯吃肉,分3次食用,具有溫陽散寒、溫中和胃、補氣生血的功效。
黃芪羊肉湯
主治:病后體虛、畏寒肢冷、四肢乏力、腰膝酸軟等病癥。
羊肉500克切成薄片,黃芪50克,蔥、姜、料酒、食鹽、胡椒粉各適量,水2000毫升,同入鍋煮爛。吃肉喝湯,分3次食用,具有溫陽補氣、健脾補腎的作用。
羊肉桂茴湯
主治:脾胃虛寒所致的腹部隱痛、消化不良等癥。
羊肉150克,肉桂3克,小茴香5克,姜片15克,鹽適量。羊肉切薄片,肉桂、小茴香用布包起,與姜片、鹽、1000毫升水共煮爛。吃肉喝湯,具有溫補脾胃、祛寒止痛的功效。
羊肉燉蘿卜
主治:病后體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羊肉、蘿卜各500克,草果兩枚,甘草3克,生姜適量,食鹽少許,共煮爛食之。
豬蹄羊肉湯
主治:產后乳少或無乳。
羊肉250克,豬蹄1只,蔥、姜、料酒、食鹽各適量,加水1000毫升,共煮爛,吃肉喝湯。
食忌
羊肉屬熱性食物,有人吃了會感到頭暈、胃熱上火、口干咽燥,故熱盛陰虛者忌食;病后初愈者少食;食后忌馬上喝茶,這是因為羊肉中的蛋白質與茶葉中的鞣酸結合成鞣酸蛋白,其收斂作用可導致排便不暢或大便秘結;吃涮羊肉時,應涮熟、涮透,因為生羊肉中的酪酸和梭狀芽孢桿菌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食后會導致四肢乏力。此外,生羊肉中的旋毛蟲會在人體小腸內寄生,危害人體健康。
特別推薦
羊肉爐
羊肉爐可以滋補身體的氣血,使全身的血脈暢通。除夕家人團聚,燉上一鍋羊肉爐,不僅氣氛暖暖的,讓身體也感到暖暖的!
材料:
桂枝10克、陳皮10克、熟地10克、白果10克、當歸15克、黨參15克、枸杞子15克、黃芪15克、紅棗6枚、羊肉500克、白菜1棵、蔥白3根、姜1塊、米酒250毫升。
做法:
一、 將藥膳料用250毫升米酒浸泡20分鐘,待用。
二、 羊肉洗凈后,切成小塊,先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再撈出后用冷水清洗干凈,待用。
三、 將蔥白切成段,姜洗凈切成片,待用。
四、 用麻油三湯匙,將羊肉、姜片在鍋內炒出香味,羊肉炒到微黃。
五、 將羊肉、藥膳料、調味料一起放入沙鍋中,倒入米酒后,加水淹過羊肉。先用旺火將水煮沸,撇去浮沫,再轉小火煨兩小時,燉至羊肉熟爛,放入白菜,加入鹽等調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