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4日,昔日“民族英雄”——巴基斯坦“核彈之父”阿卜杜勒·卡迪爾·汗在電視講話中公開認錯,承認自己曾經通過中間人向利比亞、朝鮮、伊朗三國出售核武器技術和設備的事實。與此同時,以卡迪爾·汗為主要成員、涉及三大洲的巴基斯坦“核武器黑市”的內幕逐漸浮出海面,其駭人聽聞的程度震驚多名聯合國核查專家,他們對存在多年的“異常發達和嚴密的國際核武器黑市”連連驚呼“難以相信”。
露餡:巴“核黑市”網里全是大魚
觸角幾乎無所不及的巴基斯坦地下“核黑市”網絡由縱橫交錯的數條經絡組成,貴為巴基斯坦“核彈之父”的卡迪爾·汗正是這張網上最敏感的關鍵結點,他和德國、荷蘭、南非和斯里蘭卡的軍火販子打得火熱,同時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方便地牟取暴利,最終被揪出了狐貍尾巴。卡迪爾·汗剛剛伏首認錯,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的膝下獨子又被扯出走私嫌疑,很可能和卡迪爾·汗是“同一條船上”的,巴基斯坦“核黑市”網的能耐可見一斑。
“核彈之父”坐莊“核黑市”
卡迪爾·汗20世紀70年代曾經在荷蘭公司核技術研究機構濃縮鈾財團工作,期間掌握了“離心技術”等重要的核技術,并搜集大量技術資料。1976年,卡迪爾·汗聚攏了一批巴基斯坦“海歸派”學者,回國創建巴基斯坦第一個核實驗室。6年之后,巴基斯坦聲稱掌握了核技術,并在1998年進行了5次核爆炸,成為南亞核國家。在科學領域,卡迪爾·汗是一個成就卓越的“英雄”,“他的名字將被用黃金打造的字母鐫刻在巴基斯坦的國家史冊上”(前巴基斯坦總統伊沙克·汗語);在個人生活上,他卻“一切向錢看”,領頭組成出賣國家核機密的巴基斯坦“核黑市”,聚財斂富,買下多座豪華別墅,毫無英雄氣概。
卡迪爾·汗“坐莊”的巴基斯坦“核黑市”人數不多,寥寥十幾人而已,主要是當年和他一起回國創業的海歸派科學家們,但是他們地位崇高,神通廣大,沒有不敢賣的,也沒有賣不出去的。巴基斯坦內政部長費薩爾·薩利赫·哈亞特為此痛心疾首地感嘆:參加“核擴散”的巴基斯坦頂尖科學家都“不愛國”。“他們曾經稱自己是巴基斯坦的英雄。而如今,這些‘英雄’的真實面目被揭穿了……”
一個巴掌拍不響,卡迪爾·汗想做買賣,自然要找到境外的合伙人。憑借當年在荷蘭建立起的國際關系網,卡迪爾·汗很快拉攏來了幾名核武器黑市交易中間人——德國人“布魯默”、“海因茲”、“利埃奇”,荷蘭人“漢克斯”,南非商人“卡爾尼”和斯里蘭卡人“塔米爾”。從80年代開始,巴基斯坦的“國家英雄”們和軍火販子聯手開辟了核技術交易通道,在巴基斯坦政府眼皮底下大做非法買賣。
巴基斯坦軍方被拉下水
為卡迪爾·汗牽線搭橋的軍火商人頻繁往來于歐洲、亞洲和非洲地區,他們同伊朗和利比亞等國的外交官們關系非常密切。這些國家的外交官先提出自己國家核開發的具體要求,而熟悉核技術的這些中間人則據此為上述國家“度身訂造”出具體的購買清單,并向蒙在鼓里的制造商們下訂單。有充足證據證明,卡迪爾·汗的核武器黑市通過出示虛假文件,向德國、奧地利、瑞士和荷蘭等歐洲國家的制造公司購買了敏感的設備和技術。從技術藍圖、硬件設備到技術操作手冊,各種核武器商品應有盡有。由于卡迪爾·汗的中間人彼此間有很強的依賴性,其核武器黑市組織極其隱秘,外人難以知道其究竟。
在巴基斯坦調查“核黑市”過程中,卡迪爾·汗的一名得力助手供出了幾名軍方退休官員的名字。有報道稱,在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1999年上臺之前,前謝里夫政府中和卡迪爾·汗關系密切的部分軍政官員就知道了“核黑市”的存在,并且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暗中助其成事。據說巴基斯坦前軍方首腦阿斯拉姆·貝格曾在兩名前總理貝娜齊爾·布托和納瓦茲·謝里夫任內,批準卡迪爾·汗實驗室向伊朗和利比亞輸出核技術。卡迪爾·汗最近招供說,他曾經利用巴基斯坦空軍戰機將離心分離機運往中間人設在阿聯酋迪拜的基地,并且表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受命于前軍方領導人米爾扎·阿斯拉姆·貝格將軍和杰漢吉爾·卡拉馬特將軍的直接指示。一旦證實巴基斯坦軍方人員參與出賣核技術,軍人出身的穆沙拉夫將在核武器黑市問題上,將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卡扎菲兒子自曝核生意
根據一份伊朗向國際原子能委員會提供的材料,1987年前后,卡迪爾·汗和伊朗達成了一筆核技術交易,向伊朗提供了濃縮鈾所需要的核心部件——離心分離機設備。卡迪爾·汗承認,濃縮鈾離心設備是通過一名巴基斯坦商人出口到了伊朗,不過這套離心分離機比較陳舊,并且據說殘缺不全。
2003年2月,美國官員向巴基斯坦官員出示了伊朗大型的離心分離機設備的衛星圖像,這個設施是由伊朗的出逃者披露的。美國官員說,這種工程的規模和設計都表明,伊朗正得益于巴基斯坦所擁有的這樣先進的核計劃。巡視過這些設施的美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核管理機構也認同這種說法。美國核查員還發現,一些伊朗設備染上了武器級的鈾,雖然尚不清楚伊朗是否生產過那種材料或者那種設備是早先受到污染的。但是已有巴基斯坦高級官員證實,這種高濃縮水平顯示這種設備的確是來自巴基斯坦,卡迪爾·汗的狐貍尾巴終于露出端倪。
2003年10月,意大利發現一艘德國注冊的商船通過蘇伊士運河,上面裝載了數千個用于濃縮鈾的分離器,其目的地是利比亞。據熟悉調查情況的專家稱,這批離心分離機關鍵部件的生產地是馬來西亞,但它們“具備巴基斯坦核設計的所有特點”。今年年初,利比亞總統卡扎菲的兒子薩伊夫戲劇性地承認,利比亞曾經不惜掏出4000萬美元巨資,向卡迪爾·汗等巴基斯坦“核黑市”大佬購買有關核彈制造的一系列圖紙,一些參與研制核彈的利比亞“五星級科學家”還到倫敦訓練過。
薩伊夫承認,利比亞曾從全球許多黑市交易商那里購買過核零件,包括離心分離機。他坦白說,有些材料是從馬來西亞和亞洲其他一些國家進口的,還有一些零部件則是從南非的黑市上購得的。“我們與一個由中間人和秘密車間組成的地下黑市網打交道。”他說,“這個部件來自這里,另一些部件來自那里。”通過對利比亞核零件的調查,國際原子能機構官員核查專家感到大為震驚,核武器黑市交易網絡的成熟度遠遠超出他們的想像。他們承認說:“我們現在意識到,有一個非常高級的、復雜的市場,它能夠使任何人獲得離心分離設備。”
追根:濃縮鈾財團是黑源頭
2002年秋季,美國根據韓國情報機構最先搜集到的情報,得知朝鮮擁有一個秘密濃縮鈾的設備。美國官員把這個情報傳遞給了巴基斯坦,敦促其采取行動。2003年2月1日,巴基斯坦官員承認,政府曾在卡迪爾·汗的實驗室發現了這些文件,文件顯示這些設備是通過卡迪爾·汗運走的。還有情報稱,美國間諜衛星2001年夏天發現,在朝鮮平壤的飛機場上有異常活動,一架巴基斯坦貨機正在裝運導彈零部件。美國官員稱卡迪爾·汗直接通過海灣迪拜運送核零件,租賃班機前往朝鮮,其中包括用政府的飛機進行運送。巴基斯坦的官員此前曾承認卡迪爾·汗曾多次前往朝鮮。
荷蘭承認核武機密泄露
通過和伊朗、利比亞和朝鮮的地下交易,卡迪爾·汗的腰包鼓了起來,數百萬美元的黑錢被他拿來揮霍。他擁有多座豪華別墅,還有一家位于非洲國家馬里廷巴克圖、以卡迪爾·汗妻子名字命名的酒店。靠著卡迪爾·汗可憐巴巴的公務員工資,他是無論如何享受不起如此奢侈生活的。
隨著卡迪爾·汗的招供,巴基斯坦核武器黑市遭到了重創,一些中間人如南非商人“卡爾尼”都落入法網,“核黑市”供貨渠道也已經被切斷。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核黑市”已遭斬草除根,一些狡猾的成員至今逍遙法外,在巴基斯坦境外繼續干著販賣核武器計劃和部件的地下買賣。卡迪爾·汗曾經呆過的荷蘭濃縮鈾財團被專家指為核武器黑市的一大源頭。
濃縮鈾財團和卡迪爾·汗曾經鬧過一場官司,荷蘭安全部門曾經指控卡迪爾·汗竊取了濃縮鈾財團的大部分機密,還順手牽羊拿走了公司的客戶名冊,后來他從這些客戶那里為巴基斯坦購買了很多與研制離心機有關的關鍵設備,最后卡迪爾·汗打贏了官司。
1月19日,荷蘭政府兩名大臣公開承認,荷蘭公司研制的秘密核技術可能轉讓給了巴基斯坦、利比亞和伊朗。這是荷蘭官方第一次公開證實了提煉濃縮鈾的離心機技術落入到利比亞的推測,至于伊朗和巴基斯坦擁有這一技術,在國際上也已經議論紛紛了一段時間,而這又牽涉到卡迪爾·汗和濃縮鈾財團的陳年舊賬。
伊朗離心機扯出供貨線
兩名荷蘭大臣出言比較謹慎,表示目前還沒有查清核武器制造技術是通過什么途徑流失的。不過美國中央情報局手中早就有了答案,圈定正是卡迪爾·汗“偷竊”了濃縮鈾財團的離心機技術,然后賣給伊朗、利比亞。離心機主要用于對鈾進行加工,使之成為反應堆燃料或原子彈裂變物質,而獲得裂變物質則是原子彈制造中最復雜的一個階段。
2003年夏天,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發現伊朗的濃縮鈾計劃正是建立在荷蘭技術基礎上面的,伊朗方面在2003年11月承認,其圖紙和離心機零部件都是通過中間商獲得的,其中就包括巴基斯坦。一個月后,利比亞宣布停止化學、生物和核武器的研制計劃,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到的兩個離心機也是在荷蘭公司及其德國子公司的技術上研制的。
藉著荷蘭濃縮鈾財團這個源頭,“核黑市”蔓延到俄羅斯、德國、馬來西亞等國家,使軍火商們大賺黑心財。美國2003年10月截獲了一艘駛往利比亞的可疑貨船,調查人員稱,這批離心分離機關鍵部件的生產地是馬來西亞,但它們具備荷蘭濃縮鈾財團核設計的所有特點。國際原子能機構在調查敘利亞核設施期間發現,利比亞的核武器技術和零部件都是從海外進口的。生產濃縮鈾的離心分離技術來源于巴基斯坦,而其他零部件是從歐洲和亞洲的中間商那里進口的。《華盛頓郵報》曝光,部分零部件是在馬來西亞的秘密工廠制造的,國際原子能機構隨即對馬來西亞的地下核工廠迅速展開調查。
馬總理之子涉嫌走私核武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表示:“核部件在一個國家設計,并在第二個和第三國家制造,然后運到第四國,最終運抵目的地。分布在全世界的核武器黑市的規模遠遠超過了我們預料的水平。”
2月4日,馬來西亞警察總監巴克里·奧馬爾公開表示,由馬總理巴達維的兒子控制的斯科米公司因可能向利比亞核武器項目提供機器部件正在接受調查。巴克里稱,斯科米精密機械公司是斯科米集團的一個下屬公司,該公司生產的離心分離機部件于去年年末被運往了利比亞,結果被截獲。斯科米是一家中等規模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由總理巴達維的獨子卡邁勒丁·艾哈邁德掌控。巴克里在聲明中說,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軍情六處等機構去年11月通知馬來西亞政府說,他們在一艘前往利比亞的貨船上發現了5個帶有“斯科米”標志的箱子,馬來西亞警方隨后對此事展開了調查。這艘貨船就是卡迪爾·汗向利比亞“交貨”的船只。
卡迪爾·汗的心腹、巴基斯坦海外采購負責人法魯克也在這件事中起了關鍵性作用。他曾和斯里蘭卡的中間人“塔米爾”秘密合作,“塔米爾”根據巴基斯坦的核技術圖紙在馬來西亞建造了地下核工廠。法魯克還與卡迪爾·汗一同前往伊斯坦布爾和卡薩布蘭卡和利比亞官員進行密談,還留有錄音記錄。事情暴露后,“塔米爾”身陷馬來西亞的監獄,大吃苦頭。
而馬來西亞斯科米精密機械公司通過一份聲明表示,他們曾和“塔希爾”簽訂了一份合同,為一家總部設在阿聯酋迪拜、名為海灣科技公司生產“14個半成品元件”。該合同價值約340萬美元,2002年12月到2003年8月間,以海運方式分4批交貨。為此,斯科米精密機械公司在吉隆坡市郊建立了一家工廠,用以生產這批零件。不過,巴基斯坦政府和情報部門的官員則暗示,馬來西亞對核泄密事件的“參與”恐怕不止聲明中提及的內容。一名巴基斯坦官員對美聯社說,卡迪爾·汗偶爾會將“廢棄裝備”運往馬來西亞,在那里經過改頭換面,最終運往伊朗、利比亞和朝鮮。據信,馬來西亞的“職責”僅限于組裝。一名美國官員則暗示,截獲的運往利比亞的元件可能有兩種用途。而一位常駐維也納的外交官更為直截了當,認為馬來西亞生產的裝置很可能就是用來生產核武器的。
究底:“核黑市”有更大賣主
在卡迪爾·汗大賣核技術和核設備事件大白于天下之際,國際原子能機構2月3日發表公告,呼吁各國加大打擊核武器黑市的力度。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認為軍火商通過黑市走私敏感核技術和部件已經越來越猖獗,他們形成了一個復雜而縝密的地下網絡,幾乎牢不可破。國際原子能機構還分析了“核黑市”的結構,稱其為雙重結構,即政府和民間力量的交織。比如巴基斯坦的“核黑市”領頭人卡爾迪·汗在政府身居高位,不少軍方高層在出售核技術問題上也脫不了干系。而離心分離機等零件則由中東、歐洲、亞洲等各地的民間商人調配,目前,巴基斯坦“核黑市”關聯著的更大規模的國際“核黑市”還只露出了冰山一角,眾多驚人秘密仍然在地下的地下。
偷搶俄羅斯核設備成風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七核大國,巴“核彈之父”卡迪爾·汗領頭的以巴基斯坦為中心的“核黑市”近來被炒得火熱。不過,“核黑市”還有更大牌的賣家——俄羅斯、美國、以色列和獨聯體各國的軍火商,他們的核交易“氣魄”萬丈,流毒無窮。
直到現在,前蘇聯地區仍然是大部分核材料的最大來源地。俄羅斯的核材料庫巨大而豐富。核武庫中還有幾千顆核彈頭、上百艘已退役但還沒有取出核燃料的核潛艇和600噸的武器級鈾和钚。據統計,俄羅斯目前只能保證600噸武器級鈾和钚中的三分之一是安全的。前蘇聯解體后,由于經濟困難、生活水平下降等原因,與核“沾邊”的人開始打上核材料的主意。俄羅斯軍隊負責保護軍事核設施的一些士兵鋌而走險,從事起偷盜核材料的犯罪活動。同時,一些生活和工作在核工業城的工人和科研人員也開始從事核武器走私。由于非法核走私活動的興起,核交易黑市近年來逐漸在中亞、歐洲和巴爾干地區出現。
出現在“核黑市”的俄羅斯“產品”主要包括一些核地雷、核炮彈等戰術核武器,還有很多以金屬氧化物、溶液及廢金屬形式保存的核材料,俄羅斯境內的這些核材料據說可以制成4萬顆原子彈。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頂級機密工廠的負責人對前來訪問的外國科學家公開出售钚材料,海軍軍官從核潛艇偷取高濃度鈾,一個武器工廠的工作人員偷走30多斤的核原料出售,這些核交易的危害性讓全世界都坐立不安。俄羅斯的“核黑市”遍及各地,影響全世界的地下核市場。俄羅斯究竟有多少核材料被賣掉,誰也不知道具體數目,正因如此,更是令人擔心。普京上臺后,一直加強中央控制,然而俄羅斯的“核黑市”問題依然治病不治根。俄羅斯已經粉碎了100多起偷運核材料的陰謀,但是“溜掉”的可能更多。
除了俄羅斯,其他獨聯體國家的“核黑市”也是一派“熱鬧”景象。2001年,格魯吉亞逮捕了4名軍火販子。他們正準備將大約4斤多濃縮鈾偷運到土耳其“核黑市”,交易成功可獲得15萬美元。據說這些鈾是從俄羅斯報廢的一艘核潛艇的核反應堆中竊取的。
2003年1月,6名身穿迷彩服、頭戴黑色面具的槍手手持沖鋒槍沖進吉爾吉斯斯坦一家冶金化工廠,幾秒之間就殺死了保安人員,從工廠搶走了23個箱子,箱子里裝著大約500公斤氧化銪。這是用來制造核電站反應堆芯棒的戰略物資,用這種芯棒可以制造武器钚,這種明搶和暗偷核材料的事件在獨聯體各國屢見不鮮,也顯示其“核黑市”交易頻繁。
以色列做買賣夠精明
如果說俄羅斯是一心一意要保護核材料不要流失,那么以色列就是挖空心思搞到核材料。“以色列核武器之父”西蒙·佩雷斯一度傍上了法國,在1958年獲得了法國援建24兆瓦核反應堆的承諾,核技術由此迎刃而解。接下來,以色列把目光瞄準了濃縮鈾。美國一個化工廠的幾百磅濃縮鈾莫名其妙地“失蹤”了,一查,廠長是個同情以色列的美籍猶太人;歐洲一艘裝滿氧化鈾的船也神秘地“失蹤”了,上面足有200噸氧化鈾,明眼人都知道這些鈾被以色列偷走了,它們足以讓以色列造出好幾百顆原子彈。1980年~1982年,美國核武器軍火商史密斯向以色列非法賣出850根用于觸發原子彈的弧光放電充氣管開關,這種特殊的微型開關同時也是引爆核武器的關鍵零件,是禁止向任何國家出口的物品。以色列上層做的這些大買賣實在精明之極,比那些伊朗和利比亞人要“狠”多了。此后,以色列研制出了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杰里科-I型、杰里科-II型導彈,還得到了美國的核保護,占盡了便宜。
美國的核材料不僅被軍火商賣到了以色列,還被“轉手”到了意大利黑手黨的手中。1997年,歐洲軍火商和法國警察交上了火,美國20多年前賣給非洲扎伊爾政府的8塊富鈾現身,第二年落入了意大利黑手黨手中。意大利警察曾經和黑手黨做交易,“買”來了1塊富鈾,另外7塊富鈾卻再也沒有下落。
除了俄羅斯和美國,德國的核材料也被拿到“核黑市”上大賣特賣。1991~1992年,德國就查獲了124起核材料走私案,查獲幾十斤的走私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