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出生到3歲,他們身上的變化是很神奇的,怎樣才能與寶寶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呢?
接近性溝通
寶寶不滿一歲的時候,只能發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聲音。有些父母費盡心思去猜想寶寶在說些什么。實際上,他們不過在學習說話而已。要想真正進入寶寶的世界,請您按下面的步驟試試:
多與寶寶皮膚接觸
簡單的辦法就是多抱抱寶寶,溫柔地撫摸寶寶的頭、臉和身體等,讓寶寶感到舒適愉快。稍微復雜一點的是進行嬰兒按摩。父母可以借著按摩寶寶的過程認識小寶寶所發出的種種信息,進而增進彼此的了解。
不妨與寶寶聊聊天
在寶寶睡醒的時候,父母可以用緩慢、柔和的語調對他說話。如“乖寶寶,爸爸媽媽好喜歡你呀!”“寶寶餓了吧?媽媽去做好吃的!”等等。這個時候父母還要溫柔地看著孩子的眼睛,輕輕地呼喚著孩子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喂奶是媽媽與寶寶親近的最佳時機。聊天活動可以每天進行2~3次,每次2~3分鐘。
用笑聲和音樂去感染寶寶
快一歲的寶寶已經具有了一點幽默感。他喜歡看著別人對他笑,也喜歡對著別人不停地笑。這時候的父母要毫不吝惜地對孩子展露笑顏,并且用笑聲來表示贊許。另外,寶寶開始懂禮貌,會揮手跟別人告別。年輕父母千萬不能忽視的是:與寶寶分別的時候,記住一定要親吻他,和他愉快地道別;回來時,也要向他問好。平時,父母可以隨著輕松活潑的節奏,拉著懷中小寶寶的手翩翩起舞。當寶寶入睡的時候,父母可以輕拍他的小身體,對他哼唱動聽的搖籃曲或播放輕柔的催眠曲。
拒絕性溝通
寶寶到了兩歲,已經能夠說很多話了。同時,他們變得越來越不講道理,喜歡跟大人搗蛋,還時不時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
巧用“冷處理”
兩歲左右的寶寶會故意做一些惡作劇,以觀察父母的“緊張”反應。比如父母對他說:“別打開電視機,我們干點別的事?!痹捯粑绰?,寶寶故意跑過去把電視打開了,然后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等著父母發作,他好看“熱鬧”。這時,父母應當故意裝作看不見,自己去干別的事。當他討個沒趣后,就會漸漸停止這種惡作劇。
給寶寶喂食適量維生素“N”
除了委婉地給寶寶吃“閉門羹”之外,父母也應當向他提供學習服從的機會,即堅定地對他說“不”。這也就是所謂的“最佳挫折訓練”。當然在此之前,父母要充分衡量寶寶的心理承受能力,切忌對他的心靈造成傷害。必要時對寶寶說“不”,等于給寶寶適量的維生素“N”(即NO,英文“不”),這對于寶寶的心理健康是一種有益的營養素。
平等性溝通
三歲的寶寶喜歡獨立做一些事情。他們的感情很豐富,對待父母比以前體貼和乖巧多了。父母在備感欣慰的同時,開始考慮是否該用更尊重的態度、更平等的方式與寶寶交流。不妨學學下面這幾招:
耐心當好寶寶的聽眾
無論寶寶講什么,父母都要表現出認真聆聽的樣子,讓他感覺到爸爸媽媽很喜歡聽他說話,以此激發他的表達欲望。在寶寶漫無邊際的講述中,父母可以了解他的真實想法,發現事情的真正原因,便于說服教育。所以,和寶寶交談時,父母不要只注重自己怎樣說,更重要的是學會聆聽。
和寶寶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寶寶的心理能量也不可小覷的,他們有時也可以幫助父母解開心結。父母遇到煩惱的時候,不妨向寶寶坦露自己的想法,當然要用比較形象的方法證明,否則孩子會聽不明白。比如有一位母親在工作單位挨了批評,回家問自己的寶寶:“假如你做一件事情做了很多次就是做不好,媽媽罵了你,你會怎么想?”寶寶可能會說:“那我就再做,做好了媽媽就會表揚我的?!边@個回答使這位母親一下子感到海闊天空。
和寶寶共商一些家庭事務
如果家里想買一臺新的大彩電,父母不妨參考一下寶寶的意見。寶寶可能會拍手說:“好啊!”也可能指著舊電視說:“我喜歡這臺?!比绻依镎匦卵b修,父母忙著討論每個房間的涂料顏色,這時候寶寶同樣具有發言權。他可能會興奮地說:“我的房間要粉紅色,爸爸媽媽的房間要淡淡的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