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語言發展的奧秘
孩子一生下來,便開始為學習語言做各種準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聽力方面的準備,這使他能夠聽到并區分出各種不同的語音。
·聽力方面
新生兒最初的聽力表現為:響亮的鈴鐺或撥浪鼓的聲音會立即引起他增加或減少全身性運動,有的孩子還會出現閉眼動作(如果他的眼睛是閉著的,則會收緊眼瞼)。輕柔的聲音則會使他停止口中的嘟嘟聲。
一個月左右,你的孩子會對聲音注目“凝視”,在聲音出現后,他的眼睛是固定的,好像他正在凝視什么東西。有的孩子會做出微笑表情或停止哭叫。
3個月左右,他開始搜尋聲音來源,朝著它轉動自己的頭和眼睛。
如果孩子在聽到聲音時而沒有上述各種反應,則可能是因為聽力受到了損傷。最好帶他去醫院檢查一下他的聽力。
·語音方面
孩子一生下來就會哭,這是他發出的第一聲語音,以后的各種語音就是從這里分出來的。而且這種哭叫使孩子學會了一種獨特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方法是說話時必須采用的。簡單地講,正是最初連續不斷讓媽媽心煩的哭聲才使孩子學會了發音和說話。
一個月左右,孩子就會在喂奶時發出一些新的聲音,這不是哭聲,而是一些我們漢語拼音中所講的韻母聲,如“u”、“e”、“i”等音。這些聲音都是由于連續的吞咽活動和吸奶活動引起的,一次發一個,并且不常重復。這些聲音在他的語言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四個月時,孩子開始嘗試新的發聲方法。這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咿呀學語時期。
用語言和聲音刺激孩子
媽媽要堅持跟孩子說話。這種簡單而又始終如一的談話,雖然他并不聽得懂,但卻對其語言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堅持。
要盡量讓他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以幫助他迅速發展聽力,但切忌不要采用太強烈的聲音和噪音。可以在他的小搖籃上掛一些鈴鐺、時鐘、能播放輕音樂的小錄音機或者發聲玩具等。這樣就能很快地發展他的聽力,使他很快將聲音與一定的物體聯系起來。
·抱抱孩子
在孩子剛生下來頭幾個星期里,一定要多抱抱他,這種親密的身體接觸會使媽媽和自己的孩子產生相互依戀的情感和親密無間的交流。
這種與孩子之間親密的“皮膚交流”,對其最初的健康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他不安時、饑餓時或是疲倦時,都需要媽媽來抱抱他或是安撫他。研究發現,這種經常性地擁抱和撫摸能夠迅速促進早產兒的發育,也能使出生體重偏輕的新生兒迅速增長體重。而缺乏擁抱和撫摸,缺少擁抱和撫摸等精神營養的新生兒的增長速度則要慢得多,因為他們的皮膚處于“饑餓狀態”。所以,千萬不要使自己的孩子得“皮膚饑餓癥”。
正是通過這種早期的摟抱、撫摸、哺乳以及各種皮膚間的接觸,孩子才開始對外界各種事物感興趣并迅速學會對成人的各種行為做出正確的反應,這其中就包括對成人的語言做出各種反應。
·手鈴和撥浪鼓
媽媽可以在孩子的手上套一個嬰兒用手鈴。這樣就可以培養他最初的注意力和手眼協調能力。他會不斷地搖動手腕以使鈴聲不斷。
也可以在他的腳上套一個小鈴鐺,這樣他踢腿時就會聽到鈴聲。同樣,這也會促進他聽力和一些能力的發展。
媽媽還可以自己拿一個手搖撥浪鼓,經常對著他搖。這樣既增強了親子的感情,又發展了孩子的能力。
·發音游戲
多跟孩子玩一些發音游戲。所謂的“發音游戲”就是,家長發出一些簡單的語音來逗孩子玩,孩子也慢慢模仿出發音,家長再模仿孩子的聲音,如此反復,一來一往,這樣就讓孩子從聽他們自己的咕咕聲和重復這些聲音中獲得愉快的感覺。這是家長和孩子都愛玩的一種學習語言的游戲。
一開始,家長只能發出一些簡單的韻母音,如“a”。這個音孩子容易模仿。可以先叫他的名字,然后用目光注視他,并開始用一種唱歌的聲調來發出“a” 這個音,接著再撫摸他、沖他微笑。稍停一會兒,看看他是不是會給你也發出一個音(這時一定要有耐心,要學會等待。這一階段的嬰兒一般要10秒鐘左右才會有反應)。如果他真的發出了聲音,那么應立即重復他的聲音并且和他反復進行這種游戲。 如果聽見他發出咕咕聲音時, 就立即和他說話,就像已經聽懂他的“說話”一樣。
這個游戲能夠使孩子很快學會發出一些聲音并學會模仿發音。家長對他的模仿又鼓勵了他對這些音的反復練習。這樣,就為他在以后階段里真正學習語音做好了準備。而且,這種游戲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經過這種發音游戲訓練的孩子,以后不大愛哭,他們反而喜歡發出嘰嘰咕咕的聲音。這可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喚名游戲
這一階段孩子主要對人尤其是對其撫養者感興趣。他喜歡看你的臉,喜歡看你跟他說話時面部表情的各種變化,眼睛睜得大大的,仿佛要把你看個夠似的。
這時,你如果靠近他并呼喚他的名字,跟他做這種“喚名游戲”則非常好。雖然他一時還不明白你呼喚的是什么,但如果堅持在每次接近他時都這樣面帶微笑地呼喊他的名字的話,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發現寶寶會在你每次喚名時都給予積極的響應并表現出幸福安逸的樣子。
·摸臉游戲
初生兩個月以內的嬰兒一般只能看清15~30CM范圍內的物體,這剛好能使他在媽媽抱著或者喂奶時看清媽媽的臉。四目相對,孩子的眼睛盯著媽媽的眼睛,這是出生后最初幾個月中最重要的交流方式。
在孩子進行這種自發的目光交流時,媽媽如果握住他的小手,讓他的小手在你的臉部慢慢地、仔細地撫摸,并告訴他摸的是什么,如小手摸到鼻子時就對他說“鼻子、鼻子”,小手摸到嘴時就說“嘴、嘴”,則非常有利發展他的語言能力。如果在這同時媽媽的面部表情再豐富一些,眼睛睜大一些,頻頻微笑或者噘嘴發出噼噼啪啪的“親吻之聲”,則教育效果更佳。
這種親子之間溫馨、愉快的游戲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和交流能力的培養。
·抓握游戲
媽媽在給孩子喂奶時會發現,他有時會抓住你的手指緊緊不放,有時給他一個東西他也會抓住不放。因為這種抓握是他的一種本能動作,也是他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如果能在平時多給他一些東西讓他試著去抓,并且告訴他抓的是什么,則非常有利于他的語言和智力方面的發展。比如,可以拿一塊木制積木或者是金屬飯勺或者是一塊柔軟的布,輕輕在放在他的手中,然后告訴他“這是木頭”、“這是勺子”等。你會發現他也許會特別喜歡抓其中的某些物品。
·自編搖籃曲
當媽媽給孩子洗澡、穿衣或哄他入睡時,如果能即興唱一些搖籃曲則效果很好。
睡眠時的搖籃曲都是現成的,但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把詞改一改,改成孩子的名字。其他活動時也可以即興哼一些好聽的歌曲,但詞都可以改為與孩子相關的內容。如,“睡吧,睡吧,我心愛的××,媽媽愛你,爸爸喜歡你……”等。
語言智能評估指標
這一階段的嬰兒,應該能做到以下幾點:
★聽覺比較敏銳。
★聽到突然響聲會被嚇一跳。
★聽到新異的聲音會停下正在做的事情。
★不同類型的哭聲代表不同的意思。
★當父母和他談話時能用眼睛盯著說話者約30秒鐘。
★當父母和他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時,能對父母的聲音(伴隨著目光、微笑以及翕動的嘴唇等)做出反應。
★ 發出一些唧唧咕咕的聲音,其中就包含韻母音“a”、“e”等和聲母音“g”、“k”等,他有時還會改變音調和音高,節奏像唱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