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成立于1990年。誰也沒有想到,當時名不見經傳,10年后,成為在中國和世界醫藥界頗具影響、引領風騷的一面旗幟。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創始人——中國藥學會副秘書長、中心主任胡茵同志,在只有1間辦公室、2張辦公桌、3名員工的情況下,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兢兢業業,不辭辛勞,以高昂的工作熱情,縝密的科學態度,以服務為宗旨,以科技求發展,在荊棘中開拓出了一條自強不息的路。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擁有2000平方米辦公場所,以大學生、碩士生為主體的50多人的團隊;以學術交流、科普宣傳、教育培訓、科技開發、信息服務、經營推廣、編輯出版和接受政府委托承辦各項工作的科技實體。完成了許多對行業和社會有益的項目,成為中國醫藥事業輝煌發展的縮影,得到了政府及廣大同業人士的認同與肯定。受到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中國藥學會理事長鄭筱萸,藥監局副局長、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邵明立,藥監局注冊司司長、中國藥學會秘書長曹文莊等領導同志的高度贊譽。
創辦醫藥信息網溝通中國與世界
1993年,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在各級政府領導、廣大藥師、專家及企業的關懷和支持下,創辦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網”。當時,中國的醫藥信息市場還是一片空白。醫藥信息網以雄厚的數據庫資料,專業化、技術化、智能化的收集、加工、匯總、分析全國醫藥信息動態,提供各種有效的咨詢服務。10年來,醫藥經濟信息網已經覆蓋全國16個經濟發展水平和醫療水平較高的地區,成為跟蹤400余家有代表性的綜合與專科樣本醫院、全國5000余家藥廠、3000余種藥品的經營活動的大型醫藥信息網絡,積累了3000余萬條數據。信息網提供的醫藥信息產品與服務,不但為醫藥企業進行戰略決策、調整產業結構提供了有價值的支持,同時還為政府的宏觀調控和醫療機構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為中國醫藥走向世界,參與全球化醫藥經濟競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建立非處方藥制度開創中國藥業新紀元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根據世界醫藥發展的新趨勢,積極組織專家多次論證我國實現藥品分類管理制度的迫切性和可能性,并向國家醫藥主管部門提出了論證報告。1995年,國家委托開發中心作為國家非處方藥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相關部委的領導下,負責國家非處方藥制度建立的整體設計與策劃。組織百余名醫藥學專家,經過兩年多的研究與論證,制定了國家非處方藥的定義、原則、特點、程序、方法、標準;遴選了中西藥第一批國家非處方藥目錄;初擬了《國家非處方藥廣告審批標準》與《國家非處方藥審批管理辦法》;并就政策法規的研究與擬定、宣傳教育的組織與實施等開展工作。在此基礎上,還撰寫了《國家非處方藥專論》等5本系列讀物、7門《國家非處方藥從業人員培訓教材》。其中,《專論》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作為非處方藥研究、開發、審批、指導及撰寫非處方藥說明書、標簽的參考工具書。為我國建立并完善非處方藥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開創了中國醫藥的新紀元。

建立國家藥品編碼制度提供快捷準確信息服務
國家藥品編碼制度的建立是為加強藥品監督管理,促進醫藥行業信息化建設,實現藥品信息資源共享,規范和整頓醫藥市場,保障人體用藥安全,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藥品管理最基礎的工作,是專業化極強的技術工作。2001年5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國家藥品標準編碼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專家委員會設在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按照“總體規劃,階段實施,良性運作,持續發展”的方針,為滿足藥品監督、管理、生產、經營、醫療、衛生、科研、教學、統計、財務、保險、物價等部門業務工作和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系統的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的需要,積極組織召開了有藥品研究、生產、流通、使用等方面的代表參加的各種會議60余次。在多方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擬定了《國家藥品代碼編制規則》、《國家藥品分類代碼》、《國家藥品劑型代碼》、《國家藥品代碼擴展條碼編制規則》四個行業標準和《國家藥品代碼條碼制度》(討論稿),完成了“國家藥品編碼管理與服務網絡系統”, 包括系統集成、業務系統、安全系統、網站系統、辦公系統、客戶服務系統、數據災難備份解決等7個子系統方案的需求分析和設計方案的初步建設,為政府、企業、醫療機構及廣大用戶提供方便、快捷、準確的信息服務。
創辦中國藥師周 關愛藥師與社會
1998年,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創辦了第一屆中國藥師周,這在中國醫藥史上還是首創。中國藥師周堅持把宣傳黨的政策和藥品監督管理的政策作為重點,記錄和印證了中國經濟體制、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和中國醫藥衛生事業變革與發展的路程。
中國藥師周一貫倡導的“藥師宗旨——以人為本,全力維護人民健康”、“藥師承諾——關愛人民健康,藥師在您身邊”、“藥師責任——實事求是,忠實于科學;全心全意,服務于社會;忠于職守,獻身于藥學;盡職盡責,承諾于人民”、“藥師職業道德——以人為本,一視同仁;尊重患者,保護權益;廉潔自律,誠實守信;崇尚科學,開拓創新”等理念,正逐步融入社會,日益深入人心。隨著人們對健康、對安全合理用藥的需求日益強烈,中國藥師,這一為數不多的群體逐漸引起社會的關注與理解。中國藥師周不僅提高了藥師的素質與地位,同時也推動了中國醫藥企業與藥師、與社會公眾的互動。
為使醫藥企業研發、生產、銷售優質的藥品,讓藥品安全、有效、合理、經濟地用到病人身上。中國藥師周向社會發出“嚴把生產質量關、藥品流通銷售關、藥品調配使用關,決不允許一針一片假劣藥品危害人民的生命與健康”的莊嚴承諾,促進和保證了國家藥品放心工程的順利實施。
創辦實施了“百萬藥師關愛工程”。以關愛藥師成長和素質提高、關愛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宗旨,以藥師規范培訓為主題,制訂具備藥學服務能力標準的藥師培訓教材。教材內容以適應藥師參與臨床診治的全過程而具新穎、系統、全方位的特色,并根據不同層次,確定不同專業要求的教材進行培訓。在中國藥學會統一牽頭下,各省、市藥學會配合各省、市藥監管理部門共同組織實施,計劃4年內,完成對百萬藥師的專業培訓,全面提高藥師素質,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的需求。
縱觀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1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在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中開辟了新的路徑,得到了世界醫藥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但胡茵副秘書長謙虛的表示,科技開發中心的成功,是政府有關領導的支持與關懷,醫藥專家的指導和幫助的結果。今后將繼續秉承“以服務為宗旨,以科技求發展”的理念,開拓創新,向更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