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本溪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實施“科技興市”戰略,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進教育創新,全市各級各類教育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果。在高中教育改革和發展上,注重以建設示范性高中為目標,不斷加強教育基礎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了全市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近日,記者就本溪市普通高中發展的相關問題,采訪了本溪市教育局局長汪顯仁。
1997年以前,本溪市僅有普通高(完)中15所,其中省重點高中4所,最多高中招生數3172人。面對該市150萬人口,適齡初中應屆畢業生近2萬人,應屆高中省重點錄取率還不足15%,占人口比例僅為0.19%的這種現狀,人民群眾極為不滿,“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實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本溪市政府于1997年決定,在市區和所屬兩縣擴大普通高中辦學規模,整合高中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招生數量,這一決定為本溪市高中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首先,實行集中投資,加快普通高中基礎設施建設。采取以改建擴建為主和新建為輔并舉方式:一是市內兩所重點高中就地改善辦學條件,重建教學和實驗樓;二是為省、市重點高中建分校,進一步擴大規模;三是擴大其他普通高中和民辦高中建設規模。通過上述措施,極大的擴大了普通高中的建設規模,增加了招生數量,緩解了百姓的需求與普通高中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2001年,本溪市普通高中招生數量達到7712人,比1996年增加0.3%左右,2002年,普通高中招生8500人,占畢業生總數的32.1%,2003年,普通高中招生10074人,比2002年提高13.5%。
其次,實行資源重組,提高優質高中辦學效益。汪局長說,本溪市教育局在加強各類普通高中建設的同時,沒有忽視重點高中的建設。市教育局在市政府的領導下,不斷進行資源重組,不斷整合優質高中的校舍資源和教師資源,到目前為止,重點高中招生數已達到3000人以上,相當于1996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數,比1996年省重點高中招生數多一倍。基本滿足了多數老百姓渴望子女接受優質高中教育的需求。
本溪市作為中等城市,正在向旅游城市、現代化城市和國際化城市邁進。因此建設高中學校、發展高中教育,已成為本溪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標準化的體育館、優質的塑膠運動場,精美高雅的教學樓,風格各異的示范性高中已成為孩子們向往的圣地。這些高中的發展建設也帶動了周圍地區的兩個文明建設,成為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
本溪市在發展高中建設,整合優質高中資源的工作進程中,不忘抓質量,并把改革作為提升普通高中辦學水平的內驅力。認真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從2000年起高中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各學校認真研究新大綱、新課程、新標準,加強實驗、大膽實踐、努力探索,作到了“四個堅持”:一是堅持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理念,并與教學改革實驗相結合;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三是堅持以科研為先導,開展課題研究;四是堅持加強課程管理,嚴格落實課程計劃。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各學校始終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貫穿始終,認真落實市教育局下發的有關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意見,市教育科研所的教育信息中經常為研究性學習配發學習資料,適時推出研究性學習成果。
幾年來,通過改革和發展這一內驅力,本溪市高中的辦學質量有了長足的發展,在高中擴招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升學率也連續提高,2003年全市高考升學率達96.11%,并取得了全省第1名、第3名的好成績。本溪市的高中教育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贏得了很高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