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的叔叔今年50歲。最近,他時常腰痛。我帶他到醫院檢查,醫生說他患了腎臟囊性病變,并讓他手術治療。請問,什么是腎臟囊性病變?患了腎臟囊性病變一定要進行手術治療嗎?
上海 王一明
王一明讀者:
腎臟囊性病變是人體最多見的囊性疾病。它分為遺傳性和非遺傳性兩大類。遺傳性腎臟囊性病變以成人型多囊腎為多見。非遺傳性腎臟囊性病變以單純性腎囊腫為多見。自B超廣泛應用以來,腎臟囊性病變的檢出率明顯增加。
單純性腎囊腫病人的常見癥狀是側腹或背部疼痛。查其尿液,在鏡下可見紅細胞(鏡下血尿)。直徑在4厘米以下的單純性腎囊腫病人,一般無特殊癥狀,不用治療,只需定期復查。當病人的腎囊腫變大,囊腫內有出血、有繼發感染、腎實質明顯受壓或懷疑囊腫內有惡性病變時,則必需治療。
成人型多囊腎的發病率隨其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大多數病人是在40歲左右出現癥狀。在病變的早期,病人最常見的癥狀是腹部或腰部鈍痛,同時也可出現血尿或尿路感染等癥狀,如尿頻、尿急、尿痛等;在病變晚期,病人進入慢性腎衰竭階段時,可伴有尿毒癥、高血壓等并發癥,從而危及病人的生命。那么,如何冶療腎臟囊性病變呢?
對于腎臟囊性病變的早期治療,有以下三種方法,可供選擇:
一、用穿刺硬化法治療
治療機制:對病人進行局部麻醉后,在B超的引導下,用穿刺長針將病人腎囊腔中的液體抽盡,再注入9%的無水乙醇,然后拔出長針。
適應癥:穿刺硬化法適用于治療向腎背外側突出生長的位于腎的中極或下極的單純性腎囊腫。
此療法的優點是:①其操作過程簡單;②病人在術中的平均出血量少;③病人的術后并發癥少;④手術時間短;⑤治療費用少。
此療法的缺點是:①在治療的過程中,病人腎臟囊腫的囊壁未被去除,故有囊腫復發的可能;②治療過程雖然是在B超的監控下進行的,但與手術相比,仍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危險性;③其適應癥較窄。
二、用腹腔鏡治療
治療機制:在病人的腹部或腰部做3—4個5毫米和10毫米的微小切口,插入特殊的腹腔鏡手術器械。醫生可以根據腹腔鏡反射出的清晰而被放大的圖像,在病人的體外進行操作,將腎臟囊腫徹底清除。
適應癥:可用于治療生長在腎臟內任何位置的囊腫。
此療法的優點是:①對病人造成的創傷小,術中出血少;②可以切除病人的囊腫壁,使囊腫在術后不易復發。③既可避免開放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減少并發癥,又可達到開放手術所能達到的治療效果;④可以對病人雙側腎的多個囊腫同時治療,特別是直徑在1—4厘米的小囊腫;⑤手術所用的時間短,一般為30—60分鐘。⑥病人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
此療法的缺點是:①對手術者的技術水平要求高;②腹腔鏡的設備昂貴;③病人的治療費用高。
三、用開放性手術治療
適應癥:①適用于囊性腫瘤或囊內有結石等復雜的囊性病變者;②對于腎囊性病變的患者,當囊腫壓迫腎盂產生梗阻,而影響腎的功能或伴有其他并發癥時,應及時進行開放性手術治療。
此療法的優點是:療效確切。缺點是:①對病人產生的創傷大,并發癥多;②病人住院的時間長,身體恢復慢。
對于腎臟囊性病變早期的病人,可用上述方法治療,而對于已出現腎功能衰竭的晚期病人,則只能進行血液透析或通過腎移植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