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領導的改革開放,給民族復興帶來了新的希望;20年余年間,中國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記得在1987年我第一次到巴黎至現在,歐洲的變化是有跡可循的;而中國的變化是難以想象的,可以說,中國是在創造奇跡。”
2004年4月底,對于TCL來說,是一個新的轉折點。我們首次以TCL-Thomson(簡稱TTE)管理團隊的身份踏上北美這塊土地,這標志著TCL在國際資本市場的一場硬仗進入了短兵相接的攻堅時刻,也說明TCL將以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登上北美經濟舞臺,甚至世界經濟舞臺。
站在Thomson北美總部的辦公室里,透過寬大的玻璃窗,看著窗外印第安納的景色,品著地道的中國龍井,心中感慨萬千......
歷史悠久的Thomson
改革開放以后的中國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而TCL更是發展最快的、最有競爭力的電子企業之一。記得第一次來美國是在14年前,對美國的感覺是個令人興奮和神往的地方,那時就想在美國一定要開拓自己的業務。而今天,我們已經在這塊土地上擁有了一個我們控股的年銷售額接近10億美元的大企業。幾天前在巴黎參加了與Alcatel簽署MOU的儀式之后,就來到印第安納,準備和Thomson公司總裁Charles Dehelly一起向北美總部的員工們正式宣布TTE的整合工作計劃和管理團隊,這意味著RCA這個Thomson擁有的曾經令美國人驕傲的品牌,將轉入我們中國企業控股的TTE的旗下。
RCA曾經是一個光輝的、令美國人驕傲的企業。從1901年發明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1922年生產世界上第一部收音機,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到1953年設定全美彩電標準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機,RCA一直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Thomson和通用電氣的創始人之一——偉大的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斯諾爾夫將軍(David Sarnoff)“給家家戶戶不但提供聲音接收設備,還要有反映生活的顯示系統”的豪言壯語、世界上最著名的小狗—— Nipper聆聽“主人的聲音”走過Thomson大樓的中心博物館(圖1),隨時都能感受到RCA輝煌的歷史。
1980年代,在我們創辦TCL的時候,RCA已經是電子產業的巨人。它首先推出了技術許可的方式,把自己的先進技術許可授權給日本企業使用,其中JVC就是主要通過和RCA合作扶植起來的,許多日本、韓國和臺灣的企業與RCA都有淵源。彩電一直是RCA的核心業務。
20多年過去了,在日本企業取得電子產業全球領先地位的同時,RCA也經歷了許多波折:1985年被通用電氣收購,1988年通用電氣將RCA的彩電業務轉讓給Thomson,15年后,Thomson又將自己的彩電業務和我們TCL進行重組。這對TCL的國際經營戰略是至關重要的,是一次巨大的機遇和挑戰。TCL將借助Thomson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影響力躋身北美和歐洲市場,Thomson將借助TCL強大的營銷網絡、創新能力和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扭轉頹勢。RCA這個百年品牌能否在我們TCL的手中重放光彩;TCL能否借助TTE項目建立全球產業架構和競爭力,國內外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我們深感任重而道遠。
印第安納 —與管理團隊見面
Thomson在印第安納的總部大樓(圖2)是著名的建筑設計師邁克爾.格拉維斯(Michael Graves)設計的。綠色、土色的條格代表著從空中看到的農田與土地,紅色代表農場,黃色代表陽光,室內中心環繞的藍色代表水流。自然、流暢而別具一格。
在這個充滿著輝煌的大樓里,我向在座的100多名即將加人TTE的管理人員介紹了TCL和未來的TTE,和Charles一起向大家正式宣布了目前整合工作的進程并介紹了TTE的核心管理團隊。會議的反應十分積極,我感受到了激情,感到大家對新的整合,新的公司充滿了無比的期望。
在這幾天的會議中,我反復強調了變革和創新。我們需要變革!我在Charles的辦公室里看到1950年代的宣傳畫:RCA16_彩電495美元一臺,90天的保修需要額外的39.95美元。這種情況今天不會再有了,企業要生存,一定要適應市場,不能適應變化,就會被淘汰。沒有變革,我們就沒有未來。
TCL和Thomson 有很強的市場互補性:在中國TCL有很強的銷售能力,以及在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勢頭;Thomson則在北美和歐洲市場擁有較強的市場地位。雙方在全球能形成一個很好的產業布局,這種產業布局還可以避免貿易壁壘。合并后我們共有1200名研發人員,可以在技術研發方面進行資源整合;2000萬臺電視的產量將使我們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生產企業;通過整合產生的協同效應,將創造新的價值,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競爭力。
“我第一次來Indy, 我很喜歡這個城市。我希望我們能夠在這里重建RCA舊日的輝煌!”
掌聲雷動。
印第安納—為了“總冠軍”
在印第安納,我先后與各位高管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傾聽大家的意見,大家的擔心不在于技術,也不在于營銷,而在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這也將是我們在整合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很多員工對TTE除了期待,還有顧慮和擔憂:整合中的改變對他們個人是否有影響?他們的工作職務、利益以及今后的發展機會如何?個人是否能夠適應這種新的變化?
的確,全球性的整合對雙方企業及員工的影響是很大的。Thomson和TCL將全力支持這個項目,我們一定會很好地處理企業發展和員工的利益問題。新的全球企業架構,一定會有變化,而且一定會是積極的變化。整合中的變化對員工個人的影響整體來說是正面的,因為一個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能給員工帶來更好的發展機會。從個人的角度講,我們每個人也要積極地面對這一變化,勇敢地迎接這場變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前進。過往10年,在全球取得成功的企業都是敢于變革的企業。整合的成功,主要取決于文化整合的成功。TCL優秀的企業文化一直是我們強大的競爭力,有這個堅強的后盾,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克服這個困難。
在Mike O’ara組織的大型Party上,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NBA美國職業籃球印第安納步行者隊的隊服(圖3),背后是“04”號和我的名字“II”。mike對我說:“04號代表2004這個特殊的一年,我們要和出色的印第安納步行者隊一樣,通過全體團隊的努力,向總冠軍邁進!”
“對!為了‘總冠軍’,干杯!”
Juarez—墨西哥工廠
RCA、MASA和TTM三個廠點(圖4、圖5)的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有4600多名員工。在MASA產品總裝廠,單層6萬平方米的生產空間,完全可以與汽車制造廠相比;這里整齊排列著8條設備精良的生產線,22臺大型注塑機,其中3000噸規格的就有兩臺;這里還有高溫、冷卻、加壓、碰撞測試等一系列完整的質量管理流程墨西哥工廠的規模絕對不亞于任何日本和韓國的工廠,是目前為止我所參觀過的最大的彩電工廠。但是,高額的生產成本,25%產能的閑置以及工廠最初設計布局的缺陷又再次讓我失眠。
“中國制造”在美遭遇反傾銷大棒后,與美國同處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墨西哥,理所當然地要成為我們再戰美國市場的“跳板”。我們將充分發揮這一生產基地的制造優勢,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充分釋放產能,強勢登陸北美市場。
在和墨西哥工廠管理團隊的見面會上,面對這50多位同樣對新公司充滿期待的管理人員,我給大家帶來了好消息:“經過上周的會議,我們決定了北美市場的戰略:其中墨西哥工廠在北美的整體戰略中尤為重要。我們一定要增加北美市場的份額,提高墨西哥工廠的產量,充分發揮工廠的產能”。
“世界級生產(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是墨西哥工廠自己制定的目標,也是在人員管理、生產流程、質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中所貫徹的原則。我們不僅僅應該在墨西哥為之努力,我們還應該把它帶回到美國的印第安納和利潤中心,把“世界級生產”作為我們要共同達到的目標!
“從印第安納來到墨西哥,我發現這里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今天這個餐廳的布局,就讓我感覺象是回到了中國。未來的TTE是一個大家庭,相信未來我們墨西哥工廠的員工一定能更快地融入到我們這個大家庭里面!”在墨西哥和管理團隊的晚餐上,我向大家談了感受。
鳳凰城— Go Video
“熱浪襲擊鳳凰城 ”,這是《美國今日新聞》的報道。
我們頂著100多華氏度的高溫,來到了Go-Video的總部所在地 —鳳凰城。高威達公司(Go-Video)管理團隊短短兩個小時的業務報告,讓我的心情立刻變得輕松。 這個去年收購的小型企業,當時還面臨著嚴重的財務危機,經過努力,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已經達到4千萬美元,并從中取得了100萬美元的利潤。這一可喜的業績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通過“DVD/錄像機二合一”和“可刻錄DVD”等獨特的優勢產品鞏固在COSTCO等大型會員制零售商的穩定份額;二是同時發展多元化產品,拓展新業務。新增的MP3和移動器材業務也將于下半年開始。
協同效應已經在Go-Video得到了充分發揮,通過TCL的強有力支持,Go-Video有了與Wal-Mart等全球性大型零售商合作的砝碼。目前公司上下干勁十足,充滿了激情和活力。2004年銷售計劃是1.5億美元,力爭2億,并立下了2007年5億美元的雄偉目標!
Go-Video Go!
鳳凰城——TTE北美整合會議
未來TTE的主要負責人在此次北美之行的末期召開了總結會,會議的氣氛一點也不輕松。因為大家都明白,面對美國市場的經營困難和巨額的虧損,按計劃在第一年達到收支平衡,并在第二年開始扭虧為盈,這將是一場極度艱苦的惡仗!從品牌和市場戰略的定位,到充分發揮整合協同效應;從產品技術發展規劃,到每一個供應鏈和制造環節的改善;我們要克服許多困難和挑戰。同時,如何提高TTE在歐洲市場和其他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如何發揮雙方的整合優勢,在中國市場創造更大的價值,也是我們討論的議題。
國際化經營和技術創新是TCL和其他中國企業未來的必由之路,這一場硬仗是遲早要打的。雖然我們要面對很多困難,但現在面對這些困難比將來面對失敗要來得容易。
Thomson雖然在彩電業務經營上出現困難,但在北美和歐洲仍擁有很好的品牌效益和市場地位,擁有許多電視關鍵技術的知識產權,擁有極具競爭力的研發能力和有國際經驗的管理團隊。通過這次合作,我們可以在北美以RCA品牌,在歐洲以Thomson品牌整合雙方的資源,充分發揮協同效應。這樣的效果一定要比我們勢單力薄地殺入北美和歐洲市場強大得多。這一點我是非常有信心的!
同時,TTE項目也為我們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國際化經營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并能通過協同效應,增加在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的業務價值。
紐約——記者招待會
5月5日,Thomson在紐約召開了主題為“從攝影機到消費者—— 高清晰解決方案” 的記者招待會。招待會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在向數字高清播放過渡時期,Thomson的數字產品及視頻網絡業務,并對RCA最新的Profile以及Scenium等產品進行了演示。借此機會,我向美國媒體介紹了TCL和TTE的情況。
從美國的媒體的眼光中,可以看出他們抱著一種復雜的心態:一方面對TCL充滿了好奇,令一方面對一個年輕陌生的中國企業控股歷史悠久的美國企業帶有幾分不安和疑慮。
“剛才所介紹的奇妙的數字制作技術和非常先進的數字傳輸和錄像技術,這些高新技術將通過一個最終的顯示終端產品——彩電才能夠被消費者所體會到。所以未來TTE的使命就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高科技的、有競爭力的彩電產品。TTE不但成為全球最大的彩電企業,我們也有信心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彩電企業。”
面對美國媒體的提問,我都正面回答了他們的問題,但這并不等于完全得到了他們的認同。中國經濟和企業的高速發展,也促進了其他國家及其企業的發展,并推動世界經濟和貿易的發展。但總是有些人帶著很大的偏見來看中國經濟的成長;尤其是彩電企業,一直是美國反傾銷的受害者,甚至是美國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其實,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和經濟體之間,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有更大的發展機會。TCL與Thomson的彩電項目,TCL與Alcatel的移動通訊終端項目都是和國際大企業在雙贏互利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的,只是這種整合,是以中國企業為主導的。這兩個項目的成功,對中國經濟和企業的國際化,有積極的借鑒作用。同時,我們也可以用事實來向世人證明: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崛起,是通過雙贏互利方式的和平崛起。
《消費者電子日報》的記者問:“先是SONY,后是三星,您認為有哪家中國企業也能成功地占領美國市場嗎?”
我毫不含糊地回答:“Of course, T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