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網絡高科技行業的林惠貞,完全陶醉在換行的成功當中,全然不信隔行如隔山的古訓。她神秘地笑笑,悄悄地告訴我成功的秘訣,那就是:用心。
這位聰慧的女子,從小迷戀中國的文化,“孟姜女哭長城”那令人肝腸寸斷的故事長久地根植在她心中,深深地打動著她。到巍峨的長城腳下看看,是她從小就心儀的夢想。
>>> 長城夢,魂牽夢繞
出生在寶島臺灣的林惠貞,從小聰明伶俐。她成長在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父母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公務員,家庭氣氛民主而寬松。小時候的她淘氣得像個頑皮的小男孩,記得每年過年,賢淑的母親都要拿著大紅包求她不要再調皮。
后來她長大一些,開始喜歡很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最讓她不能釋懷的,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她盼著自己趕緊長大,好親眼看到長城,登上長城。
長城夢讓她魂牽夢繞。長大以后,她真的回來了,而且是最早回來的臺胞之一。率真的她,第一站就來到了北京,登上了長城,并執著地尋找當年孟姜女哭長城的遺址。
“長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國人的驕傲。” 林惠貞對這個從幼年時就喜歡的故事查閱了很多資料,她說:“孟姜女是中國女子忠貞徇情的典范。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的濟南齊長城下,真的有一個孟姜女,為戰亡的丈夫哭了十天十夜,結果齊長城坍塌了一段;而流傳最廣的河北山海關下哭倒萬里長城的孟姜女,據考證卻并無其人。民間用這個故事,體現了中國古女子可歌可泣的美德,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反映了當時女子的無法自立和自主。”
林惠貞更慶幸自己是當代女性。她覺得如今男人能干的事情,女人也一定能做,而且可能會做得比男人還好。她渴望用自己的雙手描繪一幅藍圖,做自己的事業。
>>> 北京夢,入夜縈懷
林惠貞個性豪爽,回國之后,她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從南到北,自西向東,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留下了她的足跡。每走一個地方,她都能結識許多朋友。特別是到了北京之后,朋友間溢于言表的親情般的東西讓她分外留戀。同時她看到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商機盎然的發展,覺得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于是,她決定留下。
北京的文化氛圍深深地吸引著她,她喜歡一年中的四季分明,喜歡冬雪后的銀妝素裹,喜歡原汁原味的京腔京韻,喜歡樸素親切中的古典大氣。所有這一切,都在入夜時縈繞心懷,驅之不去。
從南方的電子,到東部的房地產,又到中原的金礦,林惠貞在游歷的過程中都曾一一嘗試。最后,她還是選擇了北京,把事業定位在高科技領域。
林惠貞說:“北京是商業文化的中心,在這里,可以與世界高科技迅速接軌。它的優勢是企業的根基和命脈,有這樣的大環境,事業肯定能突飛猛進。”
>>> 創業夢,暢快淋漓
網絡高科技行業具有極大的挑戰性,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可林惠貞進來了。中國有句古話:隔行如隔山。她卻笑了,完全陶醉在換行的成功當中。并悄悄地告訴我兩個字:用心。
記得幾年前,她兼管著其它企業的同時,選擇了網絡高科技。與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們,另租了一套三居室,開始潛心研究。其中有一套家庭安防系統,也就是一種遙控,可以控制系統提前開空調,提前用電飯鍋煮飯等等。她學得很認真,也很特別。為了一個問題,她會像學生問老師一樣,同時請教幾個高級工程師,當確定標準答案后,又像老師考學生一樣,去考其他的工程師。
漸漸地,她的網絡專業知識不斷豐富起來。選擇配置時,廠家會把最精華的部分展示出來,這樣她就吸收到了精華。加入普天之后,普天旗下組建網絡公司時,她不但是總經理,還是這方面的專家,并成為網絡科技界的精英。
管理公司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公司,她每天是最早來、也是最后走的人。經常會趕在12點最后一班電梯回家,還要看書、充電,每天堅持學習《通信與計算機英語》,只有5個小時的睡眠。
網絡公司走向正軌后,她又看好了生化科技,辦公桌上擺放的是流行病毒檢測晶片盒,這種晶片檢測可取代抽血檢查,她正在積極報批。她認為生化科技將會立足中國,放眼全世界。林惠貞在不停的地探索,她要用自己的才華把創業的夢想發揮得暢快淋漓。
她說:“我不能讓自己停留,停留就是退步。商場是海,雖美但深淺未知。下海前一定要先練好技能,作好充分的準備,同時還要不間斷地努力、充實?!?/p>
并非題外的話——
終身受益的父母教誨
林惠貞說:“我永遠都牢記著父親的話:‘做人要學禾苗,禾苗越豐收,頭就越低?!t虛忍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別人怎么對待自己,都從不心存報復。我覺得一個人心量多大就會有多成功。風霧長宜放眼亮,凡事要看遠一點?!?/p>
穿針引線的兩岸互動
內地的改革開放,吸引著眾多的港澳臺同胞。當年林惠貞在臺灣經營旅行社,也曾回來考察,得到了熱情的接待和很多人的尊敬。林惠貞說:“當時很慚愧,自己何德何能,得到大家如此厚愛,以后自己用什么來回報這份尊敬??!”
剛開放的祖國,一切一切都和小時候那么相似。1988年她到廈門考察時,元保小學艱苦的學習環境,深深地觸動著她,使她想起了自己曾親眼目睹小學同學因殘破的校墻倒塌、而喪失幼小生命的情景。她想:有緣相識都是兄弟姐妹。于是立即向廈門平和縣元保小學捐款,改善教學環境,增添課桌椅,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交口稱贊。
但她知道,一個人的能力非常有限,只有大家的力量才是無窮無盡的。隨著內地經濟政策的開放,林惠貞把眼光放在更寬的領域。她為臺商赴內地投資穿針引線,搭橋鋪路,幫助過數家臺灣知名企業來內地考察、投資及合作;并積極促進海峽兩岸文化界的交流訪問,曾多次受到了中央領導的接見和贊賞。
>>> 性格
林惠貞堅信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收獲,但“收獲”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它是經驗的積累,也是人生的磨礪,更是境界的提升。
她說:“人處于順境,就像抬頭走路時忽略腳下的石子。只有摔倒了,才會看清所處的障礙。所以人需要經常低頭走路,才能看到阻礙自己前行的困難;不斷檢省自己,才會有能力提前做好克服的準備?!?/p>
>>> 性情
林惠貞最喜歡的放松方式就是旅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萬人談,是她開闊眼界、提升自己的最好辦法。她非常自豪的告訴我:28歲就走遍了全世界。
林惠貞能講標準的國語、閩南語、英語和日語。她有執著的追求和虔誠的信仰。每當忙碌了一年,她都會到五臺山過年。雪夜讀書,晨鐘暮鼓,過幾天詩情畫意的日子。
世間忙碌塵中擾,靜覺諸天象外寬,冬攀雪山天萬里,素裹春意繡大川。在那里,林惠貞靜心、修心,參悟人生的真諦,開啟著源源不斷的靈感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