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消費者選擇生活
任何一個內容或者文化產業,其實都是幫別人創造比較好的生活,不管是娛樂的、感官的、或者心靈的,所以如果不能真的了解人的需要,只是去做產品、商品,一直填塞給消費者,一定是錯誤的。
當臺灣本地做的文化內容跟全球的文化內容擺在消費者面前,擺在同一個天平上去競爭,這個時候臺灣用什么方式去取得優勢的競爭力?所有到臺灣來經營的產品,不管日本、韓國、歐美,其實都已經在本土滿足過,所以可以用傾銷的方法進到你的市場里來。
以前有錢的時候,是在滿足基本的生活,現在有錢要購買快樂,卻并不知道怎樣讓自己的選擇很清楚,他才會快樂。所以我們就有機會去運用生活型態的整合,來引導消費者進入一種生活模式,當他有這個生活,一定會買這個產品。引導消費者,需要有創造力。
邊緣人,才有原創力
這個時代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年輕人的創意。很多年輕人都有了執行創意的能力,甚至追求品質的野心,而且代價很低。這個行業沒有所謂原創的專業性,愈邊緣的創意愈鮮明。流行其實就是從邊緣向核心演進的一個過程。
有錢的小孩只會買東西,沒有錢的人才要去想,怎么去發明創造有趣的事,因為邊緣的地方成本最低!
你知道他們怎么辦?一百多個中學女生,每一個人都穿著黑短裙、白襯衫、黑皮鞋,不穿襪子。數大就是美,這還不夠,這一百多個女生,都涂同一根黑口紅。很驚人,這黑口紅就是風潮。
那就是邊緣人才有創造力的原因,核心只會用錢來創造,用錢創造的東西都是假的。你要相信自己,在文化的創造里面,你要相信生活、相信邊緣,這才會創造最真的東西。
我在北京就碰到一堆搖滾樂手沒有錢買樂器,連吃飯的錢都不見得有,什么資源都沒有,但他做出非常好的搖滾樂。他根本不是創作音樂,而是時代累積的壓力,成為一個東西,一張嘴、像一把刀飛出去戳到你的心臟去,碰到這東西怎么可能不去被他感動興奮呢?文化產業要去創造,這才迷人,這是這行業最好玩的地方。
大部分的臺灣知識分子,以及有文化主導權的,不管是媒體的領袖,政府的領袖,或是出版界的領袖都是精英,可是精英成長環境大部分的信息跟知識都來自西方,不太具有生活經驗,因為在他成功的那個年代里面,生活本身是很單純的,成功依賴的是知識的力量,而且是以西方作為一種模型。所以當他來看文化的時候,會把臺灣的文化跟西方做對比,會跟巴黎、倫敦、紐約做對比??墒俏幕荒軐Ρ?。
華人年輕人在歷史上第一次跟全球年輕人一樣分享同樣的信息,這個事情在歷史上沒有發生過。最大的希望在這一代。過去的已經結束,現在是新時代的開始,年輕人要去創造屬于自己世代的社會。
這個時代信息豐富,就讓每一個人的個別性、獨立性出現,他會有個別的選擇,你沒有辦法讓所有的人只做一種文化潮流路線,所以每個人要忠于自己的才能,跟隨自己的文化背景與夢想方向,用最低的成本去經營,才有可能成功。
現在的領袖 不相信年輕人的夢想
臺灣現代的領袖都是來自于貧窮、困境的年代,所以他用他的生活方式,去制約這個時代的發展,并沒有從時代的需求或年輕人的創造去想。沒有人去想怎么創造臺灣的未來。
大部分人會有一個標準,但憑什么在文化上要有一種標準?文化本身是自由的。我學到的最大的東西就是:如果我真的相信,我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即使這個夢想信念標的,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這樣的夢想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但一旦變得非常清楚的時候,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方式,會去想要怎么在混亂的環境里去做這件事情。在接下來的這個時代,每一個人的個體價值都在大量增加,所以我們要學習的價值觀是團結跟合作,因為這個時代的競爭比任何時代都要激烈。
以前只有少數人擁有知識,現在全部人都擁有知識了,競爭會非常激烈。臺灣的人如果要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可以活下去,一定要學會以團結合作的方式來面對全球的競爭。
該期《天下》封面文章“夢想”是對35歲以下人群的思想、觀念的調查結果分析而成。本文節選其中一篇“迎接陽光世代:這時代最迷人的就在年輕人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