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增長的有多快?作為增長引擎之一,中國有多重要?美國人均比中國富裕多少?如何把不同國家的產出價值轉換成共同的貨幣決定了這些問題的答案。把一個國家的GDP以市場兌換率轉換成美元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貧窮經濟體的物價比較低,因此在中國花一美元比在美國劃算。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它考慮到了價格差異。
根據購買力平價學說,任何兩個國家間相同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應該可以通過匯率調整成相等的價格。購買力平價理論是《經濟學人》巨無霸指數的理論基礎。在1986年發明的作為輕松指導貨幣是否在“正確”水平上的指數,我們的“籃子”就是在120多個國家生產的麥當勞巨無霸。
巨無霸PPP是讓任何國家一個漢堡的成本都與美國的相同的兌換率。我們根據對多個地方的漢堡調查制作了一個表格,表格中的第一列以當前的匯率把當地巨無霸的價錢換成美元。美國四個城市巨無霸的平均價格為2.90美元。表格顯示菲律賓的漢堡最便宜(1.23美元一個),瑞典的最貴(4.90美元)。換句話說,菲律賓比索是世界上最被低估的貨幣,瑞士法郎是最被高估的。
第二列巨無霸PPP是用美國巨無霸價格除以當地巨無霸的價格來計算的。例如:在日本巨無霸262日元一個,用美國價格2.90美元除以262日元,PPP值為90日元,同當前日元匯率113相比,表明日元被低估了20%。與之相反的是,歐元被高估了13%。但是也許最有趣的發現是所有新興市場的貨幣兌美元都被低估了,中國的人民幣看起來便宜57%。
巨無霸指數從來都沒想成為一個精確的預測工具。漢堡不會因為PPP理論的需求而跨國買賣;非貿易商品以及服務成本的不同歪曲了價格,比如租金。
但是,這些缺點讓巨無霸指數變得很有用,因為換個角度看,巨無霸指數可以幫助衡量不同國家的生活成本。中國的巨無霸便宜,事實上不能證明象許多美國政治家聲稱的那樣人民幣大大低于它的公平價值。在比較貧窮的國家,平均物價自然較低,因此它們的貨幣看起來也便宜。發展中國家可交易貨物的價格同發達國家趨于相似。但是不可交易物品的價格,象住房和勞動力密集型的服務,一般來說就會低一些。在北京理發就比紐約便宜。
較低價格的一個重要含義是:以市場匯率把貧窮國家的GDP轉換成美元會低估其真正的經濟規模和生活標準。用巨無霸PPP轉換中國的GDP是用市場匯率轉換數值的2.5倍。
因此,全球的經濟圖案用PPP的鏡頭來檢驗會有很大不同。在過去三年里,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是每年3.1%而不是1.9%。如果以PPP而不是市場匯率來計算,世界經濟大國的排名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美國仍居第一,但中國會從第七升至第二。印度升至第四位,排在德國之前,巴西和俄羅斯也排在加拿大的前面。同樣,市場匯率也夸大了不同經濟體的差異。基于市場匯率,美國人均財富是中國的33倍;基于PPP,他們只比中國人富7倍。
不可否認,所有的PPP測量都不完美,但是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同市場匯率相比,用PPP測量相對的經濟規模更準確,更能解釋世界市場范圍內的一些巨大變動。小小的漢堡應該出現在每位經濟學家的食譜中。
壓榨“人類貨物”
根據CIA2000年人口普查的分析報告,估計美國境內來自世界各地的非法移民人數在900萬-1100萬之間。
大多數無工作簽證的勞動者融入了當地社會。只是他們普遍過著匿名的生活,做著不露面的工作。今年1月布什曾提出一個計劃——給這類人一個合法的身份,臨時工人的身份而不是讓他們成為美國公民。不過由于布什自己政黨的強烈反對,這個計劃被束之高閣。
還有一個更普遍的問題被人們忽視:誘引外國人來美國的成千上萬的中間人。有的中間人本身也是非法移民。他們用仆人一類的工作引人上鉤,還要掠奪非法勞工很大一部分工錢。
人口貿易如此興旺,部分原因在于這一行相當機動。一部電話,一間臨時的辦公室就夠了。人口販子很少留下可供調查的線索,而且大多數交易都以現金進行。高額利潤,政府監督的缺乏也是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