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照顧老人呢?獨生子女有可能照料兩位父母,以及四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嗎?如果沒有子女,或者子女不愿照料,老人該怎么辦?
中國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但也一直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國家-它的人口平均年齡一直十分年輕。但這已經成為過去。中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表示,到本世紀中期,中國老年人的數量將會超過4億(而目前為1.2億)。
有效養老體制缺失
誰來照顧老人呢?這個問題在德國人和日本人的耳朵里聽起來很熟悉,但對中國人來說卻是不同尋常的事:目前已經老齡化的發達國家在它們變老之前已經變得很富裕了,在此期間它們累積了資源,而且設立了體制來應對這種變化。然而,盡管中國有了各種進步,但它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可發展中國家通常是不會老齡化的,譬如印度就離這個問題還遠得很。
對于北京的政治家來說,挑戰是相當巨大的。而中國到目前為止,連有效的養老金制度的雛形都還沒有建立起來。而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研究報告《銀發中國:中國養老政策的人口和經濟分析》指出,中國必須在10年之內為有效的養老金體系打下基礎,否則幾年后就會面臨爆發“嚴重危機”的危險。
老齡化浪潮
數據是令人驚訝的。僅僅在35年前,中國兒童與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還是6∶1;而35年之后,老年人口將是兒童人口的2倍。到2040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占人口總數的28%,屆時中國人口的平均年齡將首次超過美國。而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成功的犧牲品:中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幅度很大,從建國后不久的41歲到目前的71歲。同時,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達到每對夫婦平均生育1.8個孩子。
下一代的重負
這不完全是壞事——就業壓力將會減輕。但誰來照顧老人呢?目前,只有一小部分中國老人有資格拿養老金,即便在城市里也只有不到1/2的職工上了保險,而在農村,只有不到1/10的人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貼。按照中國的傳統,父母的養老是由兒子負責的。但隨著富裕程度的提高,現代化的擴展,成千上萬的農民子女已經遷入了城市,大家庭的紐帶已經開始逐漸松動。更為重要的是,年齡群之間的比例變化越大,下一代照顧上一代的負擔就越重。獨生子女有可能照料兩位父母,以及四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嗎?如果沒有子女,或者子女不愿照料,老人該怎么辦?
中國政府在幾年前已經意識到建立全國性福利網絡的必要性,并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新的養老保險制度。在新的養老金制度中,不僅應當由干部、而且還應當由專業的、獨立的基金管理人員接替對一部分資金的管理。中國快步走向新政策將是不可避免的。
《銀發中國——中國養老政策的人口和經濟分析》
該報告由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歷時一年時間完成。CSIS剛開始研究全球老齡化問題時,曾咨詢了全球最重要的一批政治家,其中包括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以及印度等其他一些國家領導人和高級官員,他們都強烈建議把中國作為研究對象。
這個研究報告的結果證明了全球政要對中國老齡問題關注的必要性。該報告指出,隨著中國出生率的下降和壽命的延長,到2015年,中國老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5%;到2030年,這一比例升至24%;到2050年,將有近1億的中國人口超過80歲。而中國今天的勞動力人口數量到2050年可能會失去約18%至35%。勞動力的相對減少和人口的老齡化趨勢對中國帶來的直接后果是:中國的退休金制度將受到嚴重挑戰!因此,必須改變現收現付制,發揮“資金做實”制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