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場關于藥的較量,由來已久,而且勢必會繼續下去
2004年4月22日,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波蘭迪參加了著名藥業集團輝瑞公司年度股東會議。這次,言辭一向激烈的州長似乎低調了很多,目的只有一個,讓世界第一大制藥公司股東們能通過一項決議——控制美國藥價增長幅度,不要切斷加拿大藥商對美的藥品供給,讓美國老百姓能買到便宜的處方藥。
制藥業是世界上最賺錢的行當之一。據《財富》雜志統計,2001年全球10大制藥公司共盈利370億美金,利潤是全球500強公司平均利潤的8倍以上。然而,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度,普通民眾卻比其它國家的人花更多的錢買藥。正是基于這樣的不平等現狀,美國老百姓和州政府下定決心,與美國制藥公司經年累月地作“藥的較量”......
經濟實惠 美國人遠赴加拿大買藥
對美國人來講,千里迢迢跨國買藥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兒了。比如,上百萬的美國人就愿意北上去加拿大購買所需的醫藥。
在技術層面上講,這些行為是非法的。但美國州政府對此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降低對私人或城市、政府關于此類行為的起訴,因為有時,他們也不免會“知法犯法”。
為了減輕處方藥開支給州府預算帶來的沉重壓力,一些地方政府也愿意到加拿大買藥。從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新罕布什爾州到北達科他州,很多州政府都試圖通過海外網上購藥物使老百姓得到更便宜的藥物。
比如,由于面臨財政緊縮問題,去年斯普林菲爾德市市長邁克爾·奧巴諾(Michael Albano)不得不辭退一些消防員、警察和教師。從2003年7月開始,他召集了3000名市府雇員,自愿組團,集體到加拿大購買處方藥。 “如果我讓每個人通過登記或直接去加拿大買藥,我們一年能節約400-900萬美元的開支,這可是筆大數目。如果我能使這個城市節約900萬美元,就可以把這筆錢歸為民用,馬上投入到警察、消防和教育中去了。”
美國制藥商與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一致認為,出口返銷的藥品是不安全的,但前斯普林菲爾德市長奧巴諾卻說,這是FDA在故意詆毀。
“FDA現在成為美國制藥業的爪牙,他們保護高昂的利潤。如果FDA能支持做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這會對所有美國人都好。他們可以在15分鐘內就完成檢測,這樣會相對更安全。我們從加拿大買的都是經過檢測、受到控制的廠商生產的藥品。這和到附近的藥店買藥沒有什么區別。”
明尼蘇達州政府也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方式降低處方藥價,以減輕老百姓和州政府的負擔。但是,為了使利潤最大化,美國制藥公司加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力圖封鎖對加拿大的藥物進口或者限制加拿大藥商對美國藥品市場的供應。這就必然導致制藥公司與州政府間的矛盾。
為了消費者安全,制藥業大亨們說不?
在4月22號的輝瑞股東會議上,波蘭迪改變了以往斗士的風格,希望通過低姿態來謀求與制藥商的合作,從而降低藥物價格。
在會議前,波蘭迪稱,他與輝瑞公司的管理層交流過,會談富有成效,對方也表示愿意對該公司的全球藥價予以調整和平衡。在會議桌上,他說,一些老人飽嘗高昂藥價的苦頭。并友好地稱,自己到會不是與美國制藥公司對峙或者決斗,目的很簡單,就是大家肩并肩起來解決問題。他提議,控制美國藥價增長幅度。通過平衡世界各地的藥價,使美國藥價增長維持穩定。同時,他也請求輝瑞公司不要切斷加拿大藥商對美的供給,吸引更多老百姓買藥。
最后他委婉地批評道:“雖然瑞輝公司為人類生活提高做了很多貢獻,但你們反對加拿大藥商給美國人返銷藥物,卻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行為。”他暗示瑞輝的股東們,名譽象茶杯,易碎而不易修補。
但是,明尼蘇達州長先生得到的答案卻令人失望:決議被否決。波蘭迪只獲得了可憐的5%的贊成票。
在股東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輝瑞公司現任CEO馬金龍(Henry McKinnell)將波蘭迪的話貶低得一文不值。“要求美國出口的藥物再內銷等于在冒犧牲他人生命的危險。提出這樣要求的人對美國藥品分發渠道完全沒有常識。”馬金龍說。
當記者問及他在會議前是否和州長私下有過交流,他更是矢口否認,讓明尼蘇達州長大跌眼鏡。
“雖然我很同情那些經濟上窘迫的病人,但是公司還是要繼續切斷加拿大藥房向美國居民銷售該公司藥物的渠道,原因是不能確保出口轉內銷藥品的質量。”馬金龍說,“波蘭迪認為,藥物返銷并不是能真正解決目前美國藥品價格過高的問題。因為FDA可能會對這些藥物檢測疏忽造成損失等等,這樣老百姓節約下的錢未必就真節省了。”
此外,他還警告美國老百姓,稱購買偽劣藥品還會導致血壓逐漸升高,糖尿病失控。往往等到死亡臨近的時候,病人還不知道起因是國外的返銷藥物。
馬金龍說,輝瑞公司將藥品安全至于第一位。輝瑞公司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嚴格的藥品跟蹤系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系統。一旦藥物由國外藥商重新銷售,它們就不能再保證藥物的質量安全了。
政治與金錢攜手藥物進口合法化不容樂觀
輝瑞的說辭并沒有動搖美國州長海外購藥的決心。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波蘭迪發表了激情的演說。他稱,如果輝瑞公司繼續限制加拿大藥商對美銷售藥品,他們將尋求在英國購買藥品;如果輝瑞敢封閉英國的話,他們將到德國買藥。德國不行,他們就到北歐買藥。他相信輝瑞不可能禁止世界所有國家向美國賣藥品。
在談判的第2天,4月23日,波蘭迪宣布,佛蒙特州兩個最大養老基金(佛蒙特州教師退休系統和佛蒙特州退休協會)參加該州的重新建立全球處方藥定價系統。并稱其它一些州也將對他們的行動進行聲援。此外,美國共和黨議員丹·伯頓(Dan Burton)在最近發起一個議案,要求在對加拿大藥物進行安全檢測的前提下,使進口合法化。
雖然這項動議合乎人心,但伯頓也清醒地認識到了藥物進口合法化兩大障礙:美制藥業和政府。
2003年12月,布什總統簽署了新的醫療法案,明確規定州政府嚴禁與醫療公司討價還價。伯頓說,醫藥公司在新法案中受益十億資金。
金錢在較量中起了作用。為了游說國會山照顧自己的利益,1999年以來,美國制藥業公司已經拿出了4500萬的政治捐款;并將數百萬美元交給了大約600多個說客。美國的議員們從中得到的捐贈超過150萬,而布什總統個人就收受了逾50萬的捐贈。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證明美國制藥業能夠操縱國會和政府來滿足自己的利益,損害美國納稅人的權益。”伯頓說。
“我們唯一能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制藥業在勒索美國消費者。他們想說的是,不要和我添亂,讓我們控制藥價。他們在藥品的研發上極少花錢,只是想著掙錢。為什么我們美國人民要付世界上最貴的藥費呢?為什么總統不做點什么?為什么國會不做點什么?必須有人站出來行動,我們準備好了。”
毫無疑問,這一場爭斗將伴隨著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演化得更加復雜,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