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市場無限增長的時代即將結束,并購也許是眼下最好的出路
最新跡象表明,軟件市場無限增長的時代似乎將從此劃上句號。7月8日,應用軟件開發商Siebel和電子商務軟件開發商BMC幾乎同時宣布,他們將無法實現其第二季度預期收入目標。而基礎軟件開發商Veritas公司在公布了一份不盡如人意的第二季度收入報告后,公司股價一路狂跌30%。業內分析家對此表示,基于日益增長的財務壓力,未來幾年內,全球軟件市場將刮起一陣前所未有的“并購”狂潮,目前在美國上市的600家軟件開發商最終將有半數銷聲匿跡。
并購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許多小型軟件開發商除了被“并購”外沒有其他選擇余地,只是時間早晚不同而已。來自Bain咨詢機構的軟件行業并購專家西蒙·希普表示,目前整個軟件市場1/3的利潤是由20家大型企業創造的,這種現象在20世紀90年代還是比較正常的,因為這期間衡量企業成功的標準就是快速的收入增長和火爆的IPO。但目前,華爾街分析師將利潤而非收入增長視為企業成功的基準。
另外,即使以IPO作為衡量標準,仍有大部分軟件企業的上市希望渺茫。在過去12個月內,美國只有35家科技企業成功上市。該數字盡管比前一年有所增長,但遠不能與歷史記錄相提并論。
另一個讓人失望的跡象是,全球IT開銷反彈這股暖流似乎沒有光顧軟件行業,因為軟件業往往是最后一個復蘇的行業。目前,全球IT開銷已經明顯反彈,人們都希望看到軟件市場也能恢復些元氣。但多家軟件企業表示,其在客戶開銷方面仍相當謹慎。
“小題”開始“大作”
英格蘭軟件開發商Micro Focus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托尼·希爾表示:“當前,軟件行業的市場狀況迫使我們不得不削減成本,提高利潤。”Micro Focus的產品主要用來優化企業的主機系統,以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該公司目前與微軟公司保持著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因此可以將業務拓展到全球更廣闊的IT市場。
希爾表示,目前,企業客戶紛紛要求重新簽訂合同以降低產品價格。同時,企業IT開銷的決策權已經轉移到最高管理層的手中。企業開銷管理軟件開發商Ariba公司首席執行官鮑勃·考爾德羅尼表示:“目前,軟件投資的決策權已經由企業的CEO而非此前的CIO來執掌”。
在過去的幾年中,企業在IT領域投入了大筆開銷,目前已開始進入整合階段。因此除了一些像安全這樣的關鍵開銷外,企業很少再有“胃口”來購買其他更多的IT設備。甚至有些企業已經開始降低合作廠商的數量,轉而從一些小型供應商那里購買所需產品。
三思而后行
除了安全領域,商業智能軟件市場也將發生大規模重組。據多家投資銀行表示,像Business Objects 、Hyperion Solutions這樣的智能軟件開發商很有可能成為微軟、SAP或甲骨文的囊中之物。
Bain咨詢機構的西蒙·希普提醒,企業在收購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他說:“以往的歷史記錄顯示,并購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舉措,因為他們迫使被并購的企業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
盡管如此,與90年代的繁榮相比,當前的收購價格已經明顯下降,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收購風險。并且就目前而言,企業對于被收購方的真實實力的評估也相對比較準確。誠然,并購并非是企業擺脫困境、提升競爭力的“萬能良方”,但對于在一個日漸成熟的市場環境求生存的企業來說,它的作用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