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7月26日的美國《福布斯》雜志,做了一份詳盡的《國際投資指南》特別報道,內容涉及建立更廣闊的全球多樣化網絡、如何投資國外的公司、最適合投資的商業環境、熱點敏感地區的投資、亞洲四小龍的投資環境、國外證券市場、共同基金、國際貿易、人口老齡化、國際資金流動等。因篇幅有限,本刊只從中截取關于商業環境的部分分析與讀者分享。
有些國家嚴重的裙帶關系葬送了很多企業家;有些國家非常歡迎就業機會提供者和經濟增長促進者。國際金融公司(IFC)——世界銀行的私有業務發展部門,列出了一些數據,分析了哪些國家最適合從事商業活動。
去年10月,IFC出版了《2004年商業指南:理解管制》(Doing Business in 2004: Understanding Regulation)。這項調查從5方面列出了130 個國家是如何“好客”的:信貸提供、新辦建公司或業務、執行合同情況、雇傭和解雇員工、關閉工廠或停止業務。關鍵性的發現是管制越嚴格,結果越差。
“商業環境最佳的國家同時也是不斷改革的國家”,IFC的首席經濟學家邁克·克萊因說。
按照前面提到的5個方面,加上由各個國家提供的數據得出的排名中,丹麥可謂是大贏家了。在丹麥,一項合同的執行需要14個步驟,而德國為26個。丹麥有著世界上最寬松的勞動法律。不可思議吧?看看TDC,這家總部在哥本哈根的電信公司,為1300萬顧客提供電信服務。連續盈利12個月后,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價上漲了6倍。
IFC將在今年秋季發布第二份《商業指南》報告。下一份報告會更新數據,并增加3項新標準:公司管理質量、授權和檢查、放松財產登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