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最大的制造企業正在大肆投資于國內外市場。
在考慮向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投資時,聰明的投資者最好閱讀一下公司年報中10-K報表的腳注。在那里,能找到懸而未決的法律訴訟及其它的司法決定、納稅記錄、公司向董事和管理層提供的貸款、以及任何“額外”費用的細節。“財務標準化委員會”強調這些腳注中隱含著該公司營業收入的地域結構。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是在評估公司市場地位和現金流波動風險的關鍵信息。總的來說,這些數據揭示了美國制造商的全球化程度。
誰是美國最具全球化的公司呢?仙童半導體公司(No.37)(Fairchild Semiconductor)總部位于緬因州南波特蘭,是松樹之州唯一入選的《工業周刊》500家年銷售額最大制造企業。該公司85%的銷售額,約12億美元,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亞太地區。比仙童公司規模更大的德州儀器公司(No.79),81%的銷售額源于海外,在全球化程度上并不比仙童遜色。德州儀器2003年的總銷售額約為100億美元。《工業周刊》美國制造業500強平均約有36%的銷售來自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等北美大陸以外地區;據推算,這些企業去年總銷售額約4萬億美元,其中約有1.4萬億的收入來自海外。
值得指出的一點,美國制造業500強的銷售構成與其特定的區域市場劃分方法相關。例如,戴爾公司(Dell,No.15)將其在美國、加拿大及拉美市場的銷售額匯總。由于戴爾沒有單獨列出在北美地區的銷售數字,在我們的分析當中沒有將其納入。《工業周刊》美國制造業500強的合作方Mergent公司能對2004年度排行榜上70%以上公司在北美地區與海外的銷售數字進行比較分析。
從全球化角度來看,500強企業中存在另一個極端,有九家制造企業報告其北美以外地區的銷售為零。其中,較為知名的(拉法基北美公司,No.205)專門為美國及加拿大的公司提供水泥、預拌混凝土、沙子、砂礫和清水墻;銷售額達到33億美元。坦普爾-內陸公司,(No.156)是另一家主要在國內銷售的制造商。該公司總部位于德州奧斯汀,銷售額達到47億美元,生產波紋包裝和木制品(石膏墻板、纖維板、密度板、刨花板);也通過運作一家資產達到176億美元的抵押銀行的分支機構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企業的全球化程度因行業而有所不同。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業是以仙童公司為首的計算機及其它電子產品。該行業60%以上的銷售來自《北美自由貿易框架》(NAFTA)以外的地區。該行業包括一批重量級跨國企業,如IBM(No.7)、HP(No.9)、Intel(No.25)。其它全球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包括:化工(海外銷售額占44%)、汽車零配件(42%)、醫療設備(42%)。全球化程度最低的行業,海外銷售額的比重平均僅為19%,主要是石油工業。該產業也有極端的例子。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No.1)有71%的銷售額來自北美以外的地區,即其2370億美元的總銷售額中有1670億美元來自海外。瓦萊羅能源公司(Valero)(No.18)的記錄稱,該公司僅有1.6%的銷售額來自美、加以外地區。該公司位于圣安東尼,總銷售額達到380億美元,從事混合石油提煉,日產量為240萬桶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