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競選中大打經濟牌的克里對中國先捧后壓的態度,意味著怎樣一場政治秀?
“如果約翰·克里入主白宮,美國人民將擁有一位站在美國工人這邊,關注他們就業問題的總統。”
8月,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白熱化,約翰·克里(John Kerry)的競選籌碼中,經濟話題甚至已經超過反恐,越發成為有力武器。在4月克里提出“稅制改革計劃”后,匯率、就業、外包、對外貿易現在是克里和他的競選班子最熱愛的話題。
“當美國人民的工作不斷向海外流失的時候,布什政府不僅不加阻止,反而推波助瀾,把工作機會拱手送給其他國家。”8月中旬,克里的發言人菲爾·辛格甚至揭發:連布什的競選用品都是海外代工生產的——在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總部銷售的印有布什和切尼頭像的T恤是海地和洪都拉斯生產的,而帽子來自中國。“事情再清楚不過了,”辛格宣稱,“喬治·W·布什沒有站在美國工人這邊。”
8月6日,政府公布的就業分析報告顯示,7月份全美共增加就業機會3.2萬個,遠遠低于經濟學家預期的24.3萬個,一時間匯市、股市應聲而落。當然,這對克里來說,不啻是個好消息。報告公布之后,克里立刻抓住機會指責其對手:布什宣稱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回到上升軌道,而無情的現實說明這只是謊言,造成這一切的正是外包問題,“外包造成工廠大量關閉,數以百萬計的好工作流失,”克里說。
在失業率和貿易逆差等布什的“把柄”中,中國作為問題的中心之一無疑首當其沖。而克里在中國問題上的態度也異常強硬。4月,當布什政府駁回了一個勞工團體提出的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的請求之后,克里立即對其進行了抨擊,并稱如果他當選,決不會對中國以及任何其他國家執行的有損美國經濟的政策袖手旁觀。他還指責中國執行“掠奪性的匯率操控”政策,并表示他將極力反對北京執行“違反國際約定的不公平貿易政策”。
如此立場倒也并非偶然。對中國進行攻擊是10多年以來美國大選前的一個慣例,每次勝利者入主白宮之后,這種威脅就會煙消云散。克里本人在中國問題上的態度前后也截然不同。以往這位馬薩諸塞州參議員一直是自由貿易的鼓吹者,支持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支持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要求擴大同中國的貿易往來。
現在,克里站在了反對外包的最前線。這種精明而緊貼現實的競選策略使他在民調中贏得越來越多的支持。問題是,這仍然是一場游戲嗎?
高科技產業和高薪工作的外包在美國國內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美國電子研究所(IEEE)發表觀點說,將高薪工作外包到低收入國家如印度、東歐和中國,“將給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經濟活力和軍事安全帶來嚴重的、長期的挑戰”。FORTUNE雜志說:這是一種“恥辱”,“將影響到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克里關于外包問題的強硬立場,可能并不僅僅是他政治秀的一部分。首先,高科技產業的外包主要受益國是印度而非中國;其次,外包問題已經引起美國公眾普遍擔心,克里若入主白宮,在外包方面開刀很可能是他必須采取的步驟——即使在布什治下,大公司們也開始有所動作了。
7月底,IBM宣布將裁員人數降為2000名,低于原計劃的3000名。而IBM的另一新政策則蘊涵更大意味:把更多的新增職位和待填補職位專門向那些因工作崗位流向海外而面臨失業的IBM員工開放。該公司的培訓部主管說,這反映了人們對工作機會流向海外的擔心。
如果美國政府對外包業務開始嚴加看管,這將對那些依賴外包發展的公司產生影響。印度許多公司已經紛紛采取措施,比如盡量雇傭美國和歐洲本地人,聘請美國公關公司以改善他們在美國的形象。而中國目前針對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外包業務份額并不大。2003年,國內的外包及軟件出口總額約為10億美元,只相當于印度10幾年前的水平,且60%的業務來自日本。
不過,多數貿易專家稱,克里將會在從好萊塢電影到偉哥等商品的知識產權問題上積極向WTO提起對中國的指控。此外,鑒于克里的競選伙伴愛德華茲與美國遭受沉重打擊的紡織工業的密切聯系,如果克里當選總統,對中國服裝實行進口配額的浪潮可能將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