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因胸口疼痛和呼吸困難被送進醫院,并且接受心臟搭橋手術。由此,有關胸疼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專家建議:一旦感到胸部疼痛,哪怕剛剛接受過心臟檢查,也要立即去醫院求治,以防不測。那么,胸痛預示哪些疾病呢?
冠心病胸痛 心絞痛型:表現為胸骨后有壓榨感、悶脹感,伴隨明顯的焦慮,疼痛一般每次持續3分鐘~5分鐘,但很少超過15分鐘。常發散到左側臂部、肩部、下頜、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時可累及這些部位而不影響胸骨后區。因用力、情緒激動、受寒、飽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況而發作的,稱為勞力性心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能使之緩解。
不穩定型心絞痛,指的是原來的穩定型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增加。它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一旦發現,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心肌梗塞疼痛 疼痛發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驅癥狀,如靜息和輕微體力活動時發作的心絞痛,伴有明顯的不適和疲憊。梗塞時表現為持續性劇烈壓迫感、悶塞感,甚至產生刀割樣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個前胸,以左側為重。部分病人可沿左臂向下放射,引起左側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有的可放射至肩部、頸部、下頜,以左側為主。疼痛部位與以前心絞痛部位一致,但持續更久,疼痛更甚,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有時候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容易與腹部疾病混淆。
食管性胸痛 由食管疾病引起的胸痛,一般為燒心感,產生于胸部,可放射至頸、咽喉乃至面部,是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酸化所致。通常發生于飯后或躺下時,可伴有胃內容物反流至口腔及因之引起的胃灼熱,后者是由于酸對食管下端刺激并通過迷走神經引起的唾液分泌增多所致。自發性食管運動障礙性疼痛很難與其他食管疾病的癥狀及心源性胸痛鑒別,有時疼痛可很嚴重并與心絞痛相似,其確診是依靠典型癥狀并測壓檢查發現。
高血壓胸痛 高血壓是流行最廣泛的疾病之一,被人們稱之為“無聲殺手”。我國現有高血壓病患者已超過1億人,每年新增300萬人以上。據專家介紹,如果出現高血壓狀況8年~10年不加控制,就會引發心、腦、腎器官的多種疾病。胸痛疾病的人群中有80%以上是高血壓患者。由于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發病率比較高,且無前兆,不少患者一發病就在兩三分鐘內猝死,無法實施搶救。中年男士是發病的高危群體,平時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壓。如發現有胸痛劇烈,必須及時到醫院作全面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