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車水馬龍的四平路上,一家挨著一家地數門牌號,好不容易找到了冒洽成老人居住的那條弄堂,但卻犯了難。原來,弄堂口在修路,要從溧陽路上的出口進去。一時進退維谷,只好打電話給冒老,想討教一下怎么走。他爽朗地說:“在老弄堂口別走開,我來接你。”等掛上電話,我才意識到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我們素未謀面,應該約定一個標記,要不怎么認得出呢?轉念一想也覺得無所謂,耄耋老人肯定是拄著拐杖,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路,我認準這個特征就行了。然而,看了好一會兒都沒有這樣的人,怎么回事呢?我心中正在疑惑,突然看到一位鶴發童顏、步履堅實的老先生一邊走,一邊左右張望著。“肯定是他!”我大步迎上前去,伸出右手,老人不待我開口,笑容可掬,迎面走來,像久未見面的老朋友一樣緊緊地握著我的手。
在冒老的帶領下,在弄堂里不知轉了幾個彎,弄得我頭都快暈了,終于來到了他的家。這是一間只有15平米左右的小屋,雖然面積很小,但一點都不覺得局促。簡單的家具布置得井井有條,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幾縷陽光從南窗射進小屋,顯得靜謐、愜意。冒老說起他的日常生活來眉飛色舞,一下子就牢牢地吸引了我這個聽眾。和別的長壽老人一樣,冒老的生活很有規律,各項活動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他的一項行為準則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那就是“戒貪”。讀到這里也許會覺得所謂“戒貪”不就是不貪圖名利嗎?這應該是所有人的行為準則,談不上有什么特別。但是,冒老卻將“戒貪”引申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有些電視劇他很愛看,但是一超過晚上8點,不論情節多么精彩,他都關掉電視就寢,不會為了看電視而損害健康。有的老人認為早上起得越早越有利于健康,于是凌晨三四點種就起床出去鍛煉了。這在冒老看來也是一種貪婪,對健康的貪婪。其實,起得過早對身體并沒有好處,像冒老那樣等到太陽升起之后才起床,才符合自然規律。
我們正談在興頭上,一個背著書包的小姑娘推門進來了。“是您的孫女還是外孫女?”我好奇地問。“都不是,只是鄰居家的孩子。”冒老答道:“她基本上每個星期都來,我幫她輔導輔導英語。”聽到“輔導英語”這幾個字,我感到十分驚奇。真沒想到,如此高齡的老人還能給現在的中學生補習英語。看來老人年輕時必定是精通英語,而且這么多年一直堅持使用,要不然早就忘了。正在老人給小姑娘講解分詞用法的時候,又有一個高中生模樣的小伙子手捧一本厚厚的書走了進來。我饒有興趣地和他攀談了起來。使我驚訝的是,小伙子手上拿的是本高中“奧數”書!沒想到我們的冒老還是一個數學高手,連高中“奧數”這么難的題目都能解答,真是讓人佩服!
兩個孩子的問題得到了解答,可以看得出,他們心里十分高興。而這時的冒老也和他們一樣,滿臉都是燦爛的笑容。他是這一帶孩子的義務家庭教師,不管是誰,學習上有了困難都會來向他請教,他依靠自己淵博的知識總能讓孩子們滿意而歸。這一切都是完全免費的,而冒老卻樂在其中。“經常思考問題,可以使自己的腦子不至于過早過快地退化,而且和孩子們相處,還能使自己保持童心。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我仍喜歡像年輕時一樣為大家服務,這讓我從中收獲了很多快樂。這大概就是健康的訣竅吧。”冒老的這番話令我感觸良多。確實,人體的衰老是從“心”的衰老開始的,總是認為自己老了,該休息了,該享福了,從精神到肉體完全放棄,又怎能健康長壽呢?
編后語
也許有老年朋友會說:“我們又不像冒老先生那樣,英文、數學樣樣精通,又不能給小孩子們輔導功課,怎么做到老有所為啊?”其實,老有所為并不需要有多少淵博的知識和高深的技巧,關鍵就看你愿不愿意邁出這一步。利用自己的專長為別人服務是老有所為;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是老有所為;在健康允許的情況下到祖國各地去走走看看也是老有所為;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技能同樣是老有所為……尊敬的讀者朋友們,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是不可能收獲健康與長壽的,老年人如此,年輕人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