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50萬人新發腦卒中的病例。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凡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腦血流循環障礙和腦組織功能或結構損害的疾病,都可以稱為腦卒中。該病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通常指的是腦動脈系統的缺血或出血。不論是前一類還是后一類,都會造成不同范圍、不同程度的腦組織損害,因而產生多種多樣的神經精神癥狀,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治愈后很多病人留有后遺癥。因此,腦卒中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敵。
秋冬季是腦卒中的高發季節。目前,天氣逐漸變冷,建議高血壓病患者一定要按時復診。伴有糖尿病的人,應注意控制血糖,保持低糖、低鈉飲食。注意防寒保暖,盡量避免緊張、焦慮、急躁等激烈情緒,以防腦卒中的發生。專家還建議,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可以經常做一些簡單動作來預防中風。具體辦法如下:
空抓手防腦溢血
研究發現,腦溢血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有關。缺少鍛煉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易發生破裂,因此,患者應多活動左手。做法是: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次~800次。
聳聳肩防腦梗塞
聳肩可使肩部神經、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絡,為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提供人工驅動力。做法是:每天早晚做雙肩上提、放下的反復運動,每次4分鐘~8分鐘。
搖頭晃腦防中風
專家從油漆工人很少發生中風的事實分析認為,這與工人勞動時搖頭晃腦的工作特點有關。頭部前后左右旋轉地運動,可增加血管的抗壓力,有利于預防中風。做法是:平坐,放松頸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搖頭晃腦各做30次~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低血壓患者平臥做。
按摩頸部少中風
按摩頸部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并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做法是:雙手摩擦發熱后,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宜,早晚各4分鐘~8分鐘。
小知識:一分鐘識別腦卒中
神經內科專家教大家三個簡單易行的辦法,以便快速判斷病人是否發生腦卒中。
一是讓病人對鏡子微笑。如果病人一側面頰已不會笑或不聽使喚,說明已發生面癱。
二是讓病人將雙臂平舉。倘若病人一只手臂或雙臂都往下掉,顯示肢體障礙已發生。
三是讓病人說一段自己熟悉的繞口令。要是病人說不出來,表明語言障礙已出現。
如果病人按此辦法測試出現異樣,需要趕快叫救護車去醫院,千萬不要把時間耽誤在來回找家人、找車的過程中,因為對于腦卒中病人來說,搶救時間越早越好。
小知識:一天一個土豆可防中風
不少醫學專家都認為,每日吃一個土豆,能大大減少中風的危險。這是因為土豆富含鉀,鉀在人體中主要分布在細胞內,維持著細胞內的滲透壓,參與能量代謝過程,維持神經肌肉正常的興奮性,調節心腦血管的正常舒縮功能,具有抗動脈硬化、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功效。再次,土豆中的粗纖維可以起到潤腸通便作用,便秘者用力屏氣解便時,會使血壓突然升高,這也是引發中風的一個重要誘因。所以,常吃土豆對于預防腦中風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