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顯龍政府的主導之下,這個城邦國家的新野心是——成為一個巨大的“門戶網站”
如果你想創立一家科技公司,你將會在新加坡找到一個天堂:在一座由前衛建筑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充滿未來色彩的科技園區里,有一個科技公司所能夢想到的一切,從遍布每個角落的無線寬帶網絡到武裝到牙齒的公共實驗室,以及一應俱全的生活服務設施——更重要的是租金低廉:每平米每天僅1.4新加坡元(約7元人民幣)。這是一座面向科技初創公司的“精裝修公寓”——“只要帶上筆記本電腦,你就可以開始辦公了,”科技園的主人裕廊集團的副總裁鄧達光對記者說。再加上政府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減免稅和其他優惠政策,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作為新加坡最大的地產商,裕廊集團的擁有者是聲名在外的國有控股公司淡馬錫。在其遍布亞洲各地的工業園區項目之中,最為著名的還是于1996年開發的新加坡裕廊島化工產業基地。該島原為七座獨立的小島,由政府出資填土聯成一體,交給裕廊集團進行開發。現在已有70余家跨國化工巨頭進駐該島,總投資超過220億新元。裕廊集團JTC為其提供一整套綜合性后勤服務網絡,包括船舶、碼頭、連島輸送管、貨倉和儲存箱裝載。
把你的生意帶過來,我們處理剩下的一切。柯達式的口號頗能反映新加坡政府的心聲。在李顯龍入主新加坡總理府之后整整兩個月,他開始向世人透露這個強勢政府為新加坡繪出的新藍圖。
在日前一場名為“環球企都@新加坡”的國際展會上,李顯龍做了主題演講。“亞洲的政治經濟圖景正在重寫,”他指出,“隨著中國和印度的崛起,舊經濟格局正在遭到顛覆。在如此局面之下,新加坡經濟要做最根本的重構。”的確,中國和印度的快速成長使新加坡在制造業和技術外包上的優勢受到嚴重挑戰。李光耀時代的經濟增長動力,如今已付闕如。
在新的挑戰面前,在政治上與其父一脈相承的李顯龍仍將在新加坡的經濟活動中扮演一家之長的角色。“不能把經濟活動全部交給私有部門來決定。政府需要實施大膽而強硬的政策去重組經濟部門,幫助其人民準備應變,”李顯龍強調。
如“環球企都”這一口號所昭示的,李氏家族正著眼于把新加坡塑造為一個全球企業家的樂園。而其全部可能性,則都來自于這個彈丸之地所能提供的服務。這個僅有400萬人口的城邦國家一半的給水需通過兩個供水協議(分別于2011年和2061年失效)從鄰國馬來西亞購買,甚至連裕廊島的填土都是來自進口。其資源、勞動力和國內市場都微不足道。唯一的吸引力,就是它所能提供的高水準的商業服務。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使得物流成為其商業服務中重要的先發優勢。由淡馬錫控股的新加坡港務集團(PSA)是全球最大和最全面的貨物運轉中心。盡管傳聞中的泰國克拉地峽運河將成為其有力的競爭者,“但服務是最終贏得業務的關鍵,”PSA企業公關部的謝金儂對記者說。
“新加坡將努力發展金融服務、教育、保健、旅游和創意工業,”李顯龍宣布。同時,政府還將全力培養有利于企業家精神發展的環境,包括基礎設施、稅收政策和教育導向。
作為企業融資的主要場所,新加坡股票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為主,散戶投資也比較理性,適合具備實力及追求股價穩定增長的公司上市。新交所總裁汪瑞典介紹說,新交所還有一項全球唯一的服務———與金融管理局共同出資聘請研究機構,撰寫上市公司報告,免費刊登于新交所的網站中。
在基礎設施方面,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已開始打造管理政府的IT基礎設施,并推廣各項電子政府服務以創造“新經濟環境下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目前,IDA主導的電子政府工程已能提供包括專利注冊、電子法庭、地產開發項目審批、稅收和物流在內的廣泛的服務項目。IDA副局長梁景泰對記者說:“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吸引全球的公司進駐新加坡。他們不一定要來這里建廠,也不一定要來采購或者把產品推銷到新加坡,但他們會發現,無論他們的具體業務發生在何處,在新加坡處理都是最好的選擇。”
整個新加坡是否就像一個巨大的電子商務平臺?Exactly,梁景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