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 MFA 將影響世界紡織貿易
(《商業周刊》 2003 年 12 月 15 日 )
根據 1974 年生效的《多種纖維協定》( Multi-FiberArrangement,MFA ),只有 47 個國家分享了美國和歐洲服裝和紡織市場,涉及到了 140 個產品品類。 MFA 將于 2005 年分階段完全解除,盡管美國和歐盟對很多產品仍將征收 16% 和 18% 的關稅,但是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會為此歡呼,特別是中國。世界服裝紡織貿易的總額為 5000 億美元,中國將與世界其他各國在平等的條件下競爭這一市場。中國服裝行業工人的平均月工資為 73 美元,比印度尼西亞( 75 美元)、多米尼加共和國( 102 美元)、洪都拉斯( 300 美元)都要低,通過臺灣和香港的貿易公司,中國產品可以快速地打入發達國家的渠道和終端。世界銀行預測,中國將占領世界服裝 45% 的市場份額, 2010 年的出口額將達到 400 億美元。上海的三槍集團 2002 年花費了 3600 萬美元新建了紡織廠,到 2003 年 10 月,集團的出口額達到了 6500 萬美元,是 2002 年的 65 倍。 MFA 的解除將使美國服裝的價格下降 30% ,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消費者。但是,在過去的 12 個月內,美國已經減少了 50000 個服裝加工工作機會,預計將來會減少 500000 萬個工作機會。
年度最佳游擊營銷
《品牌周刊》 12 月 1 日
游擊營銷已經越來越被眾多品牌和營銷人所廣泛應用,《品牌周刊》也評選出了 2003 年度最出色的游擊營銷者。其中包括鮑勃·帕夫森為松下電視機和攝像機設計的“反對快樂的人”的大型游行;一家家具連鎖店新店開張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舉行了“偷家具比賽”;搖滾樂手大衛·布萊恩把自己關在紐約時代廣場的一個玻璃籠子里絕食 44 天,宣傳新專輯;匯豐銀行在紐約利用出租車做的促銷活動等等。美國平均每個游擊營銷的花費大約為 240 萬美元。
一對一營銷的新科技
《目標營銷》 2003 年 12 月
科技的進步是直效營銷最大的催化劑,例如個人計算機的普及使得營銷人員可以獲得大量的消費者資料并對他們進行分析。《目標營效》為營銷人員指出了將推動直效營銷(或一對一營銷)發展的新科技。 1 、營銷自動化( Marketing Automation )優化了營銷資源管理、數字資源管理和營銷活動管理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多渠道營銷( Multi-Channel Marketing )的效率。 2 、廣告看板實時測試工具( Test Banner Real-Time )能夠讓網絡廣告商快速、準確地評估在線廣告的效果。 3 、波蘭 LiveBridg 公司新開發的視頻監測服務( Video Monitoring Services ),能讓客戶實時監測全球呼叫中心和客服中心的工作,平均可以為客戶節約 25000 美元的差旅費用。 4 、客戶聯系管理軟件( Contact Management Software )能夠幫助營銷人員決定何時是與客戶聯系的最佳時機,采取什么的聯系手段,大大提高了直效營銷的成功率。
亞洲企業 200 強
《遠東經濟評論》 2003 年 12 月 25 日
《遠東經濟評論》年度“亞洲企業 200 強”評選結果揭曉,家電制造企業海爾集團在“服務或產品的高品質”、“回應客戶需求方面的創新性”以及“是否值得其他公司學習”三個單項上名列第一,榮登中國大陸企業綜合領導力冠軍寶座。中國企業排在第 2 到第 5 名的是:聯想集團、上海寶鋼集團、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和上海汽車工業集團。調查結果中各國 / 地區排名第一的企業分別是:澳大利亞的沃爾沃斯集團( Woolworths ,連鎖超市)、香港的匯豐銀行( HSBC )、印度的信息系統技術( Infosys Technologies )、印度尼西亞的印多福食品公司( Indofood Sukses Makmur )、日本的豐田汽車( Toyota Motor )、新加坡的新加坡航空公司( Singapore Airlines )、韓國的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和臺灣的臺積電。《遠東經濟評論》這個調查已經進行了 11 年,由 AC 尼爾森國際調查(香港)公司在全亞洲范圍內,根據企業市值和地區影響力進行排名。本次調查的樣本量為 2806 人。
2004 投資指南
《財富》 2003 年 12 月 23 日
隨著經濟的回升,美國股市開始復蘇。《財富》集合了全球 50 位眼光最敏銳的投資人,由他們挑選出了 2004 年最值得投資的公司,這些投資人都有非常出色的投資回報紀錄。選出的公司包括 SIVB(Silicon Valley Bancshares) 、Sears 零售連鎖公司、強生公司、莎拉李食品公司( Sara Lee ,現金流非常健康)、本田汽車( 2004 年春季東京汽車展推出新車型后,股票一定會上漲)、美國富國銀行集團(在美國大銀行中表現最為穩定,它非常注重顧客服務,并盡量規避風險)、吉列公司( Gillette ,在 CEO Jim Kilts 的帶領下,這家主要經營剃須刀業務的公司投資回報額一直非常穩定)、 UT 斯達康、印度信息系統技術( Infosys Technologies ,在未來的 5 年內公司利潤將增長 7 倍)、思科系統( Cisco System )、可口可樂公司、 American Greetings 賀卡公司、 Rent-A-Center 出租中心公司等等。
設計師與品牌沉浮
《金融時報》 2003 年 12 月 9 日
對一家奢侈品集團而言,是設計師更重要,還是品牌更重要,這一問題日漸為人關注。當湯姆·福特宣布他將在 2004 年 4 月離開古奇品牌時,古奇的主要股東法國巴黎春天的股價也應聲下跌。過去,服裝和奢侈品企業的創意者和經營者彼此獨立,而湯姆·福特開啟了創意總監的時代。創意總監負責控制品牌形象,保持該形象的連貫性,并負責改形象的溝通, 他們不僅負責產品設計,還負責廣告、店面設計和包裝,他們更是企業本身的形象代表。消費者對某個設計師的忠誠度往往比對品牌的忠誠度還要高。但是,用知名設計師做代言人也有風險。奢侈品和時裝公司給產品賦予個人形象,是獲取市場份額的捷徑,但是這樣做的問題,是把公司的命運和個人拴到了一起,給了個人過多的權力。
年度科技企業最佳 CEO
《電子商務》 2003 年 12 月
在《電子商務》一年一度對電子商務企業 CEO 的表現進行的調查中,新加坡偉創力國際集團(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的 CEO 邁克·馬克斯奪得了年度最佳 CEO 的稱號。偉創力是世界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 EMS ),為微軟的 Xbox 、惠普等知名企業 OEM 。 1995 ,馬克斯在墨西哥買下土地,建立工業園的時候,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他的做法。現在,偉創力在墨西哥、巴西和中國等地擁有了 6 個工業園,其中瓜達拉哈拉市的工業園內有 7000 名員工。工業園使得某些產品可以在最接近市場的地方制造,為客戶節約了成本和生產周期,使得偉創力集團的收入從 10 年前的 2 億美元增加到 120 美元。觀察家們評論說,馬克斯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的原因是他非常虛心地聽取顧客、公司管理人員和行業專家的意見。馬克斯 53 歲,從小在硅谷長大,擁有歐柏林大學( Oberlin University )的心理學碩士學位和哈佛商學院的 MBA 學位。
2004 年如何成為理財贏家
《今周刊》 2003 年 12 月 3 日
2003 年金融市場是一個觸底的年代,但是第三季的經濟增長率已經創下了 20 年來單季新高,顯示全球經濟將觸底回升。每一次經濟循環的起點都是理財的黃金機會,《今周刊》走訪了金融、房地產、股票、保險和海外資產等各領域的 50 位專家,談如何成為 2004 年理財大贏家。在理財的世界,看對趨勢、做對動作就是贏家,有房貸的人最重要是檢視貸款的條件,如果固定借款利率在 2 .6% 以下,就是很劃算的成本,如果超過 3% ,就是比較高的成本。如果美國 2004 年上半年都維持低利率,將是全球股市最重要的平安符,因為低利率就是資金行情的神奇發條,加上經濟景氣回升,形成股票市場絕佳的溫床。在各股的選擇上,大部分專家看好光電類股中的 CD-R 、 LCD 族群,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零組件業者是潛力族群。除了電子股以外,傳統產業中的上游公司在大陸需求的帶動下,也具有成長性,例如臺塑、臺苯、臺化、遠洋貨柜的陽明、 EG 的東聯。專家建議股票可占資產的 65% ,其中美國股票占資產的 31% ,歐洲及日本約 9% 。全球債券則以歐債、高收益債券(含新興市場債券及公司債券)具有投資潛力。
最佳創意營銷人
《促銷》 2003 年 12 月 1 日
《促銷》雜志在 2003 年年底為讀者介紹了 13 位表現突出的營銷人員,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拘泥于傳統,敢于創新。他們中有電子港灣的戰略伙伴商業發展高級總裁唐·阿爾伯特,電子港灣每天有 10 萬顧客光顧,每天的營業額高達 6400 萬美元。阿爾伯特說:“電子港灣是一個營銷解決方案的媒介,通過電子港灣的平臺,中小企業能夠快速的建立自己的品牌。”哈雷戴維森摩托公司的營銷副總裁喬安妮·比什曼策劃了在全球 9 個城市、歷時 13 天、超過 15 萬人參加的哈雷 - 戴維森 100 年慶典。豐田美國公司 Scion 品牌的負責人布萊恩·波蘭,他和他的營銷團隊擯棄了傳統的電視廣告,采用口碑營銷和游擊營銷的方法,讓 Scion 在加州上市不到一年就有了不錯的銷量。其他出色的營銷人員還包括迪斯尼集團的企業聯盟副總裁瓦爾·科恩、卡夫食品集團的高級副總裁蘭斯·弗雷德曼、 WPP 集團的馬丁·索瑞爾爵士等等。
2003 廣告業回顧
《廣告時代》 2003 年 12 月 22 日
《廣告時代》出版了 44 頁的專刊,回顧 2003 年廣告業,報告分為“ 10 大最受歡迎的廣告片”、“ 10 大營銷活動”、“ 10 大非傳統促銷活動”、“ 10 大成功推出的新產品”等 8 大項目。其中最出色的營銷人為寶潔公司 CEO A.G. 萊夫利、 FCC 集團的主席邁克·鮑威爾、可口可樂公司的首席運營官斯蒂芬·海爾等。推出最成功的新產品為蘋果公司的 iPod 、 Schick 公司的 Quattro 剃須刀、麥當勞公司的沙拉等。最成功的非傳統營銷活動為絕對伏特加酒利用熱門電視片《欲望都市》進行的宣傳活動、寶麗萊公司與《周六夜間直播》節目合作的針對嘻哈一族的促銷活動等等。中國籃球運動員姚明,因為成功的為蘋果筆記本、百事可樂和 Visa 信用卡擔任代言人,成為這份報告中的亮點之一。特別報告還調查了全球 215 家廣告公司,公布了廣告行業的薪酬狀況。其中美國廣告公司 CEO 的平均年收入為 16.1 萬美元、創意總監 11.5 萬美元、藝術總監 5.5 萬美元、媒介總監 7.9 萬美元、客戶總監 5.6 萬美元。 69% 的廣告公司表示 2004 年將增加公司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