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中有這樣的段子:一流人才獵頭來尋你,二流人才公司找上門,三流人才網絡跳,四流人才市場碰大運。
如何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建設一條通途,讓自己在合適的職位上充分發揮?通過獵頭不失為一個有效的途徑。然而茫茫職海,如何才能引起獵頭的注意呢?
他們的經歷
人物一:張強
張強,現任L數碼相機企業的副總,這是一家著名的跨國公司,在行業占據顯要的地位。6個月前,他還在北京一個IT公關公司做策劃總監。張強一直希望有機會進入大型外資企業成為營銷管理者,于是兩年前,他就開始有意識的擴展社交圈子。他除了參加數碼行業內的聚會,還常常在自己的家里組織聚會,借此深入聯誼核心朋友.擴大交際范圍。每次“家庭”聚會一般10人左右,他要求到場的每個人親自下廚房炒“大作”給大家品嘗,聚會氣氛因此非常融洽。久而久之,大家對他的才干與真誠印象深刻,更樂于帶更多的朋友參與進來。他的行動感染了他周圍的一圈人,也贏得了很多人的推崇。一個兼職做獵頭的朋友在認識他半年后就決定出手,一舉把他“網”進這個外資數碼相機企業。
個人心得:通過聚會擴大朋友圈子,特別是自己所處行業或將往的行業,可以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職場人脈關系與發展環境。
方法總結:從目前獵頭公司的工作方式上看,每家獵頭公司都有自己專注的領域,并在各行業聘請不少的兼職獵手,因此,經常保持與同行的溝通,經常的參加各種聚會,可以借此為自己創造出更多的機會。事實上,獵頭往往就在你身邊。
人物二:劉剛
劉剛原來是廣東一家食品公司的銷售經理,這個食品廠在當地也就排列在前6名。他加盟這個公司后,重新建立了適應其產品的銷售機制,并完善了產品銷售渠道,此舉使得公司的銷售額同比增加80%。由于他精明強干,業界的各種高級研討會、論壇和培訓等邀請,都少不了他口若懸河的神采。一些獵頭都贊賞、認可他對問題獨特的分析和見識,從而和他成了好朋友。一年后,公司的業務重點要調整,高層希望他能到另外一個非銷售的職位任職,而他又不愿意離開銷售崗位,因為他需要的大舞臺就是銷售,處境十分尷尬。他的獵頭朋友及時找上門來,告訴他新公司的誠意,又幫他分析了新公司的產品、經營情況、企業文化、職位的責任和權利。很快,劉剛到了新的M食品集團。這次跨越相當于從地區前6名企業進入國內前6名企業。由于他繼續做自己擅長和喜愛的工作,才能也得到了更大的施展與提升。
個人心得:參加論壇、研討會,這些會就像一個專業的“囊”,你若是一把錐子,此時就是你脫穎而出的最佳場所。
方法總結:一些獵手經常參加或者組織一些高級的研討會、論壇以及一些評選會,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尋找“獵物”。因此,這些活動都是難得的機會。有時候,難免會沒有免費的“午餐”,而自己掏腰包也很劃算,至少認識很多朋友了。如果能從組織者那里爭取到嘉賓的位置,并發表言論,表述思想觀點,更是顯山露水的好契機。劉剛的例子還告訴我們假如你不滿足自己,有很大的抱負,就不要因為目前春風得意,就對找上門來的獵頭置之不理。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講究人脈關系,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一旦由于各種原因辭職或離任,再去尋求獵頭顧問的協助,就顯得被動。因此要記住“有備無患”。
人物三:劉慶彬
H家電企業的銷售總監劉慶彬先生,所在的企業是國內大型的空調企業,主管市場推廣。他原來只是廣東一個替外資空調企業做代工的小家電企業的區域銷售主管。在任職期間.他一直研究空調行業,并有意往大型企業做銷售總監,也因此,他特別用心留意行業動向,不斷地總結行業經驗,寫一些家電行業的評論、營銷等多種類型的文章,在《銷售與市場》、《中國經營報》、《現代家電》等發表,這些較有專業水準的文章常常引起獵頭的注意,甚至一些企業的關注。一年后,經獵頭牽線,他就跨越到了總監的位置。一些曾經被“獵”的經理人也透露了這樣的信息,他們的幾次跨越,都是在媒體刊發的文章引起獵頭注意的,也就是說,很多職業經理人都是靠筆桿子登上大舞臺的。
個人心得:在相關專業媒體發表文章,采用本身就說明了文章的價值和作者的水平。事實上,越是有影響力的刊物越能彰顯文章和作者的水平和價值,這是職業經理人職業水準的另一個評價標尺。
方法總結:獵頭公司常在各種媒體上收集有關人才資料,并把這些資料列入候選人名單,作為“獵資”。因此,在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報刊上多發表論文和文章,就等于增加了自己身價的砝碼。所以不要忽視任何一個相關媒體的約稿,同時更應該主動地寫文章、發作品,把自己的職業能力也在媒體這個舞臺上向更多的人展露。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能為發文章而發文章,很多獵頭都是具有專業知識的,因此文章的質量也關系到能否真正增加自己的“含金量”。只有獵頭滿意你的見地、水準,才會找你。
人物四:張宋軍
一位外資企業H公司的營銷總監,這個企業是IT行業的航母型企業。他原來是IT行業廣東K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并且公司規模僅僅百人左右,是獵頭公司動用半年時間挖走的。事后,他與這個獵頭公司成為了好朋友,這時他才知道這個獵頭公司在一年前就開始下意識地收集采訪他的文章。其實,他早就規劃去大型企業展示自己的才華,由于對企業以及環境要求苛刻的他,一時難以找到相互傾慕的對象。為了提高系數,他就不斷地尋機增進自己的知名度。由于他經常地走基層,了解企業的發展和行業發展的境況,再加上思維敏捷,所以常常被推向接受采訪的前沿,久而久之,眾多媒體就與他很熟悉了,經常主動邀請他接受采訪報道。另外,他除了”被動”地接受采訪,還主動出擊找機會。例如,所在企業的一些公關是外包的,他就主動與管理公關公司的內部人員接觸,表達自己宣傳的愿望,于是很多機會就落在自己身上了。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他還特別注意一些技巧,如在公司出現銷售高潮的時候,一定最先表態,如在年底和年初也一定爭取做一些繼往開來的論述等。
個人心得:爭取采訪露面機會,自己的言論要有一定的真知灼見,否則,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方法總結:獵手關注行業、企業動態,更關注行業熱門人物。一旦他們感覺到有價值的人,通常就會成為他們某一次獵頭行動中的目標。所以在有機會的情況下,盡量爭取接受媒體采訪的機會,通過采訪“拋頭露臉”,客觀地介紹自己。
接受采訪基本有三種形式。一是單獨地做人物報道,講述自己在這個企業中的發展歷程或者個人多年的風雨里程。二是在接受采訪的企業中,自己充當發言人的角色。三是媒體做一個行業的話題,邀請做嘉賓的形式。最好是多與編輯或記者交流,使風格、角度多樣化,達到最佳的效果。從上面這個實例,可以看出經常在媒體上“曝光”,并有真知灼見,必然就會成為“獵頭”眼中的香餑餑。
人物五:郭慶麟
郭先生就是因為同時出了兩本營銷推廣的書,出現了兩家獵頭公司“爭搶”的事情,結果考慮到自己的喜好,他進了一家民營企業,做了營銷副總。也因此每次談到自己被獵頭“爭獵”之事,他就說“出書最有用”。也確實,厚重的一本書往往讓人刮目相看。另外,他還說了兩個插曲:當初為了保證快速、集中的效應,他的兩本書,一本書是自己撰寫,一本是兩人合著,這樣出書速度快,耗費精力也相對不大。因此,寫書完全可以采取“兩人齊泰山移”的策略,二是拿著書到處做培訓和演講,這樣進一步結識了更多的朋友,把自己的“名氣”進行了多次的傳播。這種下意識的積累資源和名氣,為他成就自己新夢想畫了一個嘆號。
個人心得:木工做活,心中先有物,出書如木工做活。是否為外人知就看你的策略了,這就需要一定的包裝宣傳技巧。上述兩種辦法都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方法總結:在自我包裝上,可以運用以下兩件“超級包裝武器”一是學會培訓能力,找機會到一些企業單位做培訓或公開講座,二是出版書籍,出書最能體現作者的價值,宣傳效應也較大,在圈內的影響也較大。這樣最有可能得到獵頭公司的關注。從筆者認識的圈子看,經常做培訓的.經常出書的都是經常受到獵頭“騷擾”的群體。
獵頭的話
在上海某獵頭公司工作了多年的張海英小姐介紹,在一般情況下,他們通過五種方式來獵人一是獵頭顧問的朋友圈子,二是在各種會議或者場合中表現突出的精英人才,三是相關媒體搜尋,四是主動應聘者,五是獵頭公司自身發起的一些聚會或者培訓。
職業經理人尋找適合自己的坐標,除了有一身“好功夫”,上面五位先生的經歷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方式,獵頭的出現是企業對專業高級人才需求促進的結果,如何把控自己的職涯,把自己置于獵頭視野之內,張小姐的介紹可謂是提供了五大招數。
把自己置于獵頭公司的視野之內,引起了獵頭的注意,是不是一定就能被獵,獲取自己傾心的職位?——不一定,因為還需要內部修煉,這樣在與獵頭進入實質交流中,才能更有信心、能力達到目標。那么,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基礎積累呢?總體上講,可以分為五部分。
1.高等教育學歷。雖然獵頭公司選人不惟學歷,但相對來說,學歷高的人才還是會更受關注的。獵頭尋訪的目標始終盯在高學位、高職位、高價位三位一體的人才上。所以,不斷地學習積累學歷資本是十分必要的。
2.豐富的行業經驗。在同一行業中最好有連續多年的工作經驗,對該行業有著深刻的理解,這些也是獵頭的喜好。你的簡歷只能給獵頭公司一個初步印象,他們更關注的是你是否有“拿得出手”的良好業績。某民營企業需要一個人力資源總監,獵頭公司通過媒體的搜索,最終把目標圈定在了一個青年先生身上,接觸后,發現該先生在現在的企業工作已經4年,而所做的業務一直是緩慢增長階段。雖然在媒體上這位先生表現很優秀.但獵頭顧問還是放棄了。因此,內在業績很重要的,否則缺少這一點,獵頭公司會對你敬而遠之的,即使曾經已經盯上了你。
3.具備良好潛力。獵頭公司樂意為具備良好發展潛力的管理人才與技術人才提供職業發展的平臺。“例如你曾經使公司起死回生,或者銷售額得到大幅度提高,甚至將公司人員重新培訓,人員素質得到提高,這些都屬于良好履歷。“位獵頭老總說,有這樣的能力,想讓人不注意都難,”我們是否介紹你,取決于你能為新公司帶來什么貢獻的潛力!”
4.大型企業背景。大公司也是獵頭最為關注的地方,大企業經驗本身就具有優勢。有非常好的大企業背景,而且在某方面有自己成就,也會有企業領導人愿以較高的代價支付給合適的人選。
5.高尚職業品德。到哪里都跟公司發生矛盾,總是在抱怨,以一副受害者的姿態出現,獵頭會認為你缺少職業道德。另外,在酒會或公開聚會場合最好不要過多談論你任職公司的信息,否則可能被認為嘴巴不嚴,更不要說自己現在的或離開的公司的短處,甚至說競爭者的壞話,最多是對于行業問題的客觀評價,否則就會成為獵頭所不喜歡的人。另外,一個人總不斷地“跳槽”,獵頭顧問也會對他不屑一顧的。
從獵頭的職業觀上看,獵頭公司從來不幫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找工作,也從來不幫那些“默默無聲”的人找工作。因此,要想贏得獵頭的青睞,就需要外功和內功兩途徑:外功注重表現,內功注重內涵。把兩者結合,才能有效吸引獵頭的注意力。也因此,必須要有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不斷地做相應的積累,這樣才能借助獵頭,盡快完成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