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臺辦、國臺辦受權就當前兩岸關系發表聲明
5月17日,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受權就當前兩岸關系問題發表聲明。聲明首先指出:堅決制止旨在分裂中國的“臺灣獨立”活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是兩岸同胞當前最緊迫的任務。聲明隨后剖析了陳水扁四年來的“臺獨”行徑后指出:“臺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定。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決不妥協,爭取和平談判的努力決不放棄,與臺灣同胞共謀兩岸和平發展的誠意決不改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決不動搖,對“臺獨”決不容忍。現在,有兩條道路擺在臺灣當權者面前:一條是懸崖勒馬,停止“臺獨”分裂活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促進兩岸關系發展;一條是一意孤行,妄圖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最終玩火自焚。何去何從,臺灣當權者必須作出選擇。中國人民不怕鬼、不信邪。在中國人民面前,沒有任何事情比捍衛自己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更為重要、更加神圣。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是,如果臺灣當權者鋌而走險,膽敢制造“臺獨”重大事變,中國人民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地粉碎“臺獨”分裂圖謀。
5月15日,美在臺協會宣布,美眾議院國際關系委員會亞太小組委主席利奇將率團參加臺灣“5.20就職儀式”。我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18日對此予以嚴厲駁斥。他說,這是向臺灣當局發出錯誤信號,不利于臺海地區的穩定。并敦促美方信守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反對“臺獨”、反對臺灣當局單方面改變臺灣地位和走向”臺獨“的承諾,謹慎、妥善地處理臺灣問題,不做任何有損中美關系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5月20日,在約15000名軍警的嚴密戒備下,在臺灣民眾高呼“要真相”、“選舉不公”、“當選無效”等口號聲中,陳水扁在臺北強行“就職”并發表演說。盡管其聲稱四年前的“原則與承諾”不變,但長達5000多字的“演說”稿竟然連“四不一沒有”都不提,反而大玩文字游戲,堅持“臺獨”立場,大談所謂“臺灣主體性”、“重建新的國家共同體”等“臺獨”言論。就連臺灣輿論也認為,由于陳水扁沒有善意,未來兩岸關系堪憂。
溫總理:中越兩國妥善解決問題
5月20日,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到訪的越南總理潘文凱。溫總理對中越關系給予積極評價。為了將兩國睦鄰友好合作關系提升到更高水平,他建議:一、加強高層交往,進一步密切兩國政治關系;二、深化兩國全方位、多領域的經貿合作,力爭實現2010年雙邊貿易額翻一番的目標;三、擴大地方和民間交往,開展多渠道的合作,鞏固兩國傳統友誼的群眾基礎;四、著眼大局,妥善解決兩國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中越關系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繼4月19日用海軍船只接載100名“觀光客”到南沙群島旅游后,越南國防部長范文茶5月11日表示,越南將準許外國人參加南沙群島旅游,并稱南沙群島是越南領土,越南組織南沙旅游沒有什么不妥。另據越南旅游官員14日透露,越南軍方上月起開始修復南沙群島上的一個舊的小型軍用機場,以作旅游之用,預計年底可竣工。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18日說,越南在其侵占的南沙島礁上所從事的這一活動,不僅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侵犯,是非法和無效的,而且違背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宗旨和原則,會導致南海問題進一步復雜化。
朝核問題六方工作組會談在北京舉行
5月12日至15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工作組第一次會議于在北京舉行。這是六方會談的首次工作組會議,目的是為下一輪高級會談商定議程。中國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大使寧賦魁率團主持會議。朝鮮外務省美國局副局長李根、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審議官齋木昭隆、韓國外交通商部核問題企劃團團長趙太庸、俄羅斯外交部一亞局副局長蘇西寧、美國務院朝鮮問題特使狄長禮分別率團與會。盡管朝鮮提出“凍結換補償”方案,會前還首次表示,已經準備好在5月26日讓朝鮮軍事將領與韓國將領會面的積極姿態,但美方仍堅持要求朝鮮接受“完全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轉的放棄核武”原則。15日,寧賦魁大使說,各方都同意繼續深入進行討論,確認今年六月底前如期舉行第三輪六方會談,并同意此前召開第二次工作組會議,為會談做好準備。
聯軍總部被炸,臨管會主席殞命,美國“三八線”搬兵
在距美國向伊拉克移交政權(6月30日)僅六個星期之際,5月17日當地時間上午9時30分左右,駐伊聯軍總部遭遇自殺性襲擊,伊臨管會本月輪值主席伊茲丁·薩利姆喪生。薩利姆是來自伊南部城市巴士拉的什葉派領導人,也是繼去年9月20日哈什米遇襲身亡以來的第二名臨管會死難成員,也是職務最高的伊拉克官員。18日,″基地″組織三號人物扎卡維領導的一個武裝組織宣稱對此事負責。盡管伊外交部長澤巴里表示,薩利姆遭襲身亡不會改變伊拉克的政治進程,但國際社會對于權力移交能否如期進行的擔憂加劇了。就在爆炸發生前的14日至16日,薩德爾武裝對駐扎在伊南部城市納西里耶的意大利軍隊發起攻勢,打傷10名意大利士兵。伊局勢的惡化,使兵力本已緊張的美軍日益“捉襟見肘”。就在薩利姆遇襲身亡的17日,美國國防部表示,將從駐韓美軍中抽調3600人派往伊拉克。這將是朝鮮戰爭結束50年來駐韓美軍首次被抽調去增援其他戰區。據韓國外務省一官員透露,即將赴伊馳援的是駐扎在朝鮮半島“三八線”附近的美軍第2步兵師的一個旅。該旅堪稱駐韓美軍的“中流砥柱”,駐扎在“三八線”最前沿整整39年沒有挪窩。

小泉再次“閃電訪朝”
5月22日,日本首相小泉再次訪問朝鮮。這是小泉自2002年9月首次訪朝后的第二次朝鮮之行。與上次“閃電訪問”一樣,日程只有一天。專家認為,小泉此行一是要促成八名被綁架的日本人家屬回國;二是謀求早日恢復有關兩國邦交正常化的磋商。在此前的14日,日本新上任的內閣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在宣布小泉訪朝消息時強調,履行小泉首次訪朝成果———《日朝平壤宣言》的精神和恢復雙方的信任是小泉此行的主要目的。此外,小泉訪朝也是為其政黨及其本人“加分”的需要。參議院大選7月即將開始,而近來“養老保險金丑聞”被炒得沸沸揚揚,有近20名國會議員牽涉其中,光小泉內閣中就有七名閣僚被曝光。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迫于壓力7日辭職。10日,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代表菅直人辭職。小泉為轉移視線及時打出了“訪朝”牌。
“大難不死”,盧武鉉重登總統寶座
5月14日,韓國憲法法院駁回國會3月6日通過的彈劾盧武鉉總統動議案,宣布立即恢復盧武鉉中斷2個多月的總統職權。韓國輿論認為,彈劾案被否決,體現了憲法精神和民意。反對黨也表示無條件尊重裁決。次日,盧武鉉發表《告國民書》,感謝國民對他的支持,并表示要從長遠利益出發,一如既往地推行正確的國政運作方針。
拉姆斯菲爾德突訪伊拉克
5月13日,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突然空降伊拉克。他是在嚴格保密和嚴密保安下抵達巴格達國際機場的。隨同他到達伊拉克的還有美軍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理查德·邁爾斯上將等。拉姆斯菲爾德一行是在布什總統周一突然視察五角大樓之后訪問伊拉克的。目前拉姆斯菲爾德因“虐囚”丑聞而備受指責,要求他辭職的呼聲也很高。有專家認為,拉氏突訪伊拉克,首先是要顯示其全力處理“虐囚”事件,阻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其次,與駐伊美軍會面,鼓舞士氣。虐囚問題使伊拉克人反美情緒激昂,美軍士氣大受影響。最后,加強在伊拉克的軍事部署。拉姆斯菲爾德此行是美國最近整個調整對伊拉克對策的一個部分。在他突訪伊拉克前兩天,美國宣布對敘利亞進行經濟制裁,目的是阻止更多的阿拉伯反美力量和恐怖分子進入伊拉克。
日本在我東海“宣誓主權”
近來,日本在我東海方面“宣誓主權”。5月9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發言人將一艘中國漁船駛入距離釣魚島西北部20公里處海域的行為稱為“非法進入日本水域”。兩天前,中國的海洋調查船“奮斗7號”到釣魚島海域進行海洋調查,日方竟派出巡邏警告,要“奮斗7號”離開“日本領海”,中國調查船未予理睬,日方的巡邏船就一直跟蹤監視。當天,日本政府還就此向中國駐日使館提出“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