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成為世界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北京農業大學高甲榮教授在一次全國性會議上介紹:我國土地沙化擴展速度由1994年前的每年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現在的每年3436平方公里,相當于每年吞噬一個中等縣。荒漠化土地已占國土面積的27.9%,沙化年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難以估算。中國荒漠化培訓中心主任孫保平教授指出,盡管過去幾十年里國家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績,但僅有約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而“局部治理,整體惡化”的狀態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生態環境惡化,降雨量減少,生態用水不足,植被逐漸喪失控制沙漠化的能力。二是人口快速增長成為荒漠化形成與發展的重要誘因。三是生產力水平低下,傳統的生產技術和粗放式經營管理方式大量消耗了自然資源,成為生態惡化的“添加劑”。
目前一些地方出現的“生態移民”令專家們憂心忡忡。自然界驟然而至的災變雖觸目驚心,但恢復相對也快;而漸變式的惡化,危害更為深遠,治理也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