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哈里遜是美國的第九任總統,他童年時,在他身上發生過一件非常有趣兒的事。
威廉·哈里遜小時候,在周圍人的眼里是個十足愚蠢的小男孩,因為曾有人跟他開過這樣的玩笑———那人手里拿著一枚5分的鎳幣和一枚l角的銀幣,問他想要哪一個,結果,他在略作思考后要了那枚5分的鎳幣。
放著那個價值高出一倍的1角的銀幣不拿,而卻要拿那枚5分的鎳幣,這不是愚蠢又是什么呢?于是,人們便在笑這小男孩實在太傻的同時,經常地去跟他開同樣的玩笑,而他呢,每次總是毫不猶豫又毫無例外地只拿那枚5分鎳幣。
終于,有一天,一位好心的婦女悄悄地把這個小男孩拉到一邊,滿是同情又滿是納悶地問他道:“孩子,你難道不知道那銀幣比鎳幣更值錢么?在別人問你要哪個的時候,你為什么每次總是要那鎳幣而不拿那銀幣呀?多傻呀!”
“太太,我當然知道那銀幣比鎳幣更值錢,可我同時也知道,如果我要了那銀幣,以后就再也不會有人跟我開那樣的玩笑了———這樣,我就會連鎳幣也得不到了。”小男孩如是說。而聽了小男孩這慢條斯理的回答,那位好心的婦女則忍不住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并朝他豎起了大拇指。
這位先是被人視作愚蠢,后又讓人忍不住朝他豎起了大拇指的小男孩威廉·哈里遜,很顯然,發生在他童年身上的這件小事,用來詮釋“聰明”這個詞是極為貼切精當的,尤其是詮釋了孩子少年時的那種天真聰穎和奇巧心思,讓人覺得孩子總是最有智慧的。就如小哈里遜,當周圍的人當他是傻孩子的時候,開始愚弄他,自以為得逞,而實際他們都被小哈里遜愚弄了,還蒙在鼓里。拋開小哈里遜是否有存心欺騙周圍人的心態不談,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卻從另一個側面闡明了聰明和愚蠢的關系。
關于什么是聰明,什么是愚蠢,人們有時并不認真地去看待的,因為,那些真正愚蠢的事物只要從表面上看一下,便可以一目了然了。不錯,好多事物是可以透過表象看到本質。但同樣有好多事物,它們的本來面目卻又決非如表象一樣的簡單。古往今來,為什么會有許許多多被公認為智力發達的聰明人,到頭來卻一事無成?又為什么常常要發生“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情?而不少看似做事違背“常理”甚至是愚不可及的人,最終卻成就輝煌;很多看似笨得到底的辦法,結果卻攻克了“根本沒辦法去破解的難題”……所有這一切,其實都說明了這樣一點:說到底,那些從表面上看出來的“聰明”,并不是真正的聰明;同樣,對那些看似的“愚蠢”,我們很有重新認識和評價的必要。
是的,真正的聰明,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你的反應很靈活,或者是你做事很有辦法之類,而是你的反應必須恰到好處,你的辦法必須體現出它最大的價值來。真正的聰明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能進入這種境界的人,往往會有很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