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市(化名)A公司區域經理又收到了要求年增長30%的銷量指標。在市區增量有限的情況下,開發外埠競爭薄弱的縣城及農村市場是一條銷量破冰之路!縣鄉渠道什么樣?
天成市外埠與中心市區有著較大的差異,縣城與農村市場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低檔的雜牌軍及劣質產品異常活躍,呈現混戰局面,充斥整個市場。中檔價位產品不占優勢。強勢品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資源匹配不符縣級市場特點。
渠道運營上,中心城市代理商對縣級分銷客戶配送覆蓋,縣城分銷客戶進行下游網絡分流,農村客戶從縣城分銷客戶自提,這也是強勢品牌普遍采取的方式。雜牌軍則通過小型車、小批量、靈活拼裝的方式進行直配。
縣級分銷商屬于粗放式管理,經營意識差,資源截留現象嚴重;網絡沒有精耕細作,推廣方式嚴重滯后。
縣城及農村市場受中心城市的影響,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勢頭,部分客戶已經有了淺顯的經營意識,表現出迫切提高的愿望,需要得到廠家的正規指導。轉化原縣級分銷商的功能
天成市的區域經理整理出一條思路,中心城市陣地戰,對外埠縣城及農村市場則重心下移,延伸渠道:
轉化原縣級分銷商為一級代理商,直接與廠家簽定銷售合同,進行直配。考慮物流成本因素,轉化中心城市一級代理商為配送商,變分銷功能為配送功能,對縣級分銷商不再進行分銷加價,執行廠家到岸價,一級代理商只享受配送費用的補貼,按配送金額約定費用比。
改變縣級市場下游客戶上門自提的方式,要求縣級分銷商加強對農村市場的配送,變自提為送貨上門,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由于直配有價格優勢,存在縣級市場對中心城市竄貨的可能,因此在原分銷價位基礎上產生的差價,執行月返70%、季返25%、年返5%的返利制。對發現有竄貨行為的縣級分銷商,當月返利按比例扣除,以此約束縣級分銷商的竄貨行為。 推動縣級分銷商對下游的精細化管理
縣級分銷商粗放的經營管理方式,遠遠達不到廠家對于縣級網絡精耕細作的要求。要深度開發縣級市場,他們的水平要上去。
1.客戶運營診斷。
診斷的內容包括:客戶的資金實力、庫容、配送、人員匹配、品牌代理、銷售情況、網絡覆蓋情況、售后服務、競爭能力、客戶經營理念。
基于客戶的經營現狀,對癥下藥,確定產品推廣的價位比例、品項結構、銷量任務等剛性指標,進行運營指導、運作規劃、人員管理、網絡細化等針對性的軟性支持。
客戶運營診斷確立了縣級分銷商的工作方向和重點,理清了外埠市場客戶合理布局的整體思路。
2.攻心為上。
區域內施行客戶例會制,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外埠縣級分銷商的營銷例會,主要是廠家與客戶之間橫向溝通,并通過培訓和經營指導的方式,適時調整客戶的運營方向,集中解決縣城及農村的市場問題。培訓中采取周邊市場發生的現實案例,更容易引起客戶的共鳴。
縣級分銷商與中心城市客戶相比顯得相對“單純”,通過培訓說教和經營指導的攻心策略,更容易培養其品牌忠誠度。
3.人員助銷。
派出業績和能力突出的業務人員,進行縣級分銷商的助銷,為客戶量體訂作各項運營制度,從內部管理到外部操作,都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客戶提高運營水平。
人員助銷也加強了與外埠市場的信息溝通,便于對區域內不合格的客戶進行動態調整,保證了市場良性的發展方向。
4.導人“賽馬”制。
縣級分銷商具有急于求大、互相攀比的心理,根據這一心理導人“賽馬”制,激發客戶的競爭熱情。
實施月度銷售沖刺競賽,按比例贈送暢銷產品或折扣等值貨款,季度銷售累計競賽,進行銷售排名的實物獎勵。年度銷售排名第一的客戶,除正常銷售獎勵之外,再獎勵5000元現金(僅取1名)。
每月通過例會,都要進行銷量達成和銷售排名的公布,使客戶清楚自身及彼此之間的差距并適時調整方向。
5.成立分銷聯盟。
廠家只能通過縣級分銷商去發展農村分銷網絡,而只有將縣級分銷商和農村分銷客戶結為利益共同體,才能激發其推廣熱情。
將縣級銷量的部分指標細分到農村市場,通過縣級分銷商簽訂銷量合同。農村分銷客戶的超額部分享受1個點獎勵,縣級分銷商享受1個點的農村分銷超額獎勵,獎勵部分由廠家提供。這2個點的獎勵政策,是對農村市場的培育和建設支持。
縣級分銷商要想獲得更多的超額獎勵,就必須大力發展下游農村分銷客戶,進行密集化分銷,充分輻射農村網絡。
為防止縣級分銷商為了分銷超額獎勵而造假,一方面要求客戶建立銷售單制度,規定分銷客戶保留銷售單,作為核算依據:另一方面要求業務人員根據銷售單累計進行實地核查。
在農村市場培育成熟的情況下,轉化縣級分銷商為縣級的代理商,農村市場的配送商。
6.監控資源使用。
部分經營意識較差的縣級分銷商都有截留資源的習慣,導致資源分配和執行不到位。因此外埠業務員要對信用較差的客戶進行重點監控,親自參與資源的整個使用過程。
在業務力量有限的情況下,選擇終端網絡A、B、 C類售點各10家作為監控售點,及時電話回訪,了解資源的執行情況。并成立巡查小組,進行針對性的終端抽查。
外埠業務人員還要與農村分銷客戶建立直接溝通,了解縣級分銷商對分銷客戶的資源配比情況,并根據活動時間及時清點客戶庫存及貨單。
7.重點渠道直控。
縣級市場的規模小,重點渠道的數量較少,就冷飲而言,學批、家批、二批屬于重點渠道,每個縣級城市只有十幾家左右。
對于這部分重點渠道,外埠業務人員在走訪中要重點拜訪,并指導客戶簽訂重點渠道的終端獎勵合同,區域內給予資源的特殊支持,進行直控。
重點渠道也是縣級分銷商銷量的主要來源,必要時,指導客戶自身提供部分資源,以維持客情關系。
8.設定客戶分級合同。
綜合考慮不同縣級市場的客戶實力、市場狀況、市場特點、競爭情況等,將縣級市場的銷售合同劃分為A、B、C三級,設定客戶分級合同。
分級合同使客戶享受年終不同的超額獎勵和銷售獎勵,既便于客戶的針對性管理,也平衡了不同實力客戶好大喜功的心理。
如果C級客戶銷售指標達到B級標準,次年簽定B級合同,客戶級別提升,反之將進行降級處理,依此類推。
將竄貨行為納入提升的考核中,全年累計3次竄貨的客戶,不予提升。
合同分級設定的不同獎勵,也均衡了區域內整體費用額度的配比,控制費用在預算的額度之內。產品推廣:市縣鄉三級不同
鑒于區域內地區之間的不均衡性,產品推廣也實施差異化。外埠中檔價位產品重在進行市場培育,重點考核鋪貨率,防止沖量引起的評價行為打亂中檔產品的終端價格體系。低檔價位產品要求銷量,沖擊低檔市場,清掃雜牌產品。
產品推廣差異化體現在:地區之間進行了價位比例和品項的區隔,結合不同的市場特點靈活進行。
1.中心城市與外埠市場之間。
它們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產品價位比例上。中心城市加大中檔價位產品的推廣比例,作為重點推廣方向,放小低檔價位產品比例,低檔價位產品只作為主推產品的護翼產品,打擊當地品牌的低價沖擊。外埠市場則提高低檔價位產品比例,放小高檔價位的產品比例。
2.不同縣級市場之間。
它們之間的差異化體現在推廣的品項上。根據縣級市場的各種綜合因素,進行縣城之間的品項差異化區隔。不同市場狀況的縣城確定同一價位的不同品項,配合資源支持作為該縣城的推廣重點。
品項推廣側重點的差異化,一方面結合縣城的特點,推廣靈活;一方面通過區隔品項,限制了縣城之間的竄貨。
3.縣級市場與農村市場之間。
農村屬于縣級城市的周邊市場,二者之間的差異化體現在產品價位和品項兩個方面。
在縣級市場產品價位比例和品項已經設定的情況下,指導縣級分銷商加大縣級城區的中檔產品推廣比重,培育中檔市場。
而農村市場對于中檔價位的產品接受能力較差,提高低檔產品比重,滲透中檔產品,進行循序漸進的推廣。
外埠三、四級縣城和農村市場的開發,取得了初步成效,9個月的運營評估,外埠市場整體銷量實現了36%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