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代下鄉遭碰壁
近幾年來,手機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各大中城市,廠家逐漸加快了渠道扁平的步伐,直接把市場觸角伸向了大賣場、大連鎖。原來的代理商,只能降格成為資金流、物流平臺,賺取微薄的利潤。
經銷商A,是手機行業的一家省代,也面臨著轉型、調整,進一步精耕細作,開拓新的市場。于是,三、四級的縣級、鎮級市場,逐漸的也納入了經銷商A的合作范圍。
在中心城市,代理商可以直供大賣場、大連鎖,但是在三、四級市場,產品走的渠道鏈相對比較長:
總代理(國代/省代)——二級代理(地代)——三級代理(縣代/鎮代)——終端零售店。
經過近一年的嘗試,經銷商A發現,三、四級市場并不是想象中的香饃饃。整個業務開展得無聲無息,甚至有點可有可無的感覺:
1.公司的業務員都不愿意被分配到三、四級市場。本來公司計劃重點進軍縣級、鎮級市場,安排了很多的業務骨干到下面闖一闖,希望能成功打造公司的業務轉折點。幾個月下來,骨干們回公司述職時,人人滿臉疲態,完全失去了原來對付大賣場、大連鎖時的激情和沖勁。長期下去,這些骨干們也要各奔東西了。公司趕緊作出業務安排,把骨干們從前線再調回來,整頓休養。
2.回顧幾個月三、四級市場的業務操作,只是簡單地接受訂單、安排物流發貨、安排財務結款等。至于產品銷量如何、終端是否跨區域竄貨銷售、與競品的市場份額比較、售后服務等等,很多渠道操作的關鍵問題,經銷商A一無所知。
3.三、四級市場的合作客戶們,對外界市場客觀環境的依賴性特別強,出貨量時好時差,沒有長期的預測能力和淡季的抗風險能力。經銷商A的產品在市場中,經常性地出現斷貨和庫存積壓現象。
總結起來,在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里面,經銷商 A在三、四級市場所付出的汗水,幾乎都是在瞎忙,投入產出比太低了。
處處存在風險
從經銷商A遇到的困境,我們可以發現,三、四級市場其實存在著很多的風險:
1. 物流、終端的控制難度很大。
在縣級、鎮級,甚至是農村市場,一般都沒有形成集中的市場中心,很難體現營銷學中的2/8原則。在各個村落中,散布著很多小型零售單店,單店的市場容量很低。鎮與鎮之間,一般都有將近1個小時的車程。這樣,送貨的數量少,而且路途遙遠,就造成了物流的高成本。
農村市場山高皇帝遠,終端經銷商的地方保護主義意識很重,產品進入市場終端,必然遇到很大阻力。由此,各種促銷活動,包括:禮品、獎勵費用、宣傳費用等,都在二級、三級經銷商中被截留了。
另外,零售商操作市場都憑一股江湖意氣,當接到旺銷產品,零售商追求短期利潤,會發生跨區域竄貨銷售(即“沖貨”),嚴重擾亂了代理商正常的經銷渠道。農村市場終端鞭長莫及,代理商終端控制力度不夠,不能了解真實的進銷存數據,發現問題為時已晚。
2. 退貨、售后服務等存在財務風險。
農村市場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操作,經銷商們辦事,依然停留在口頭協議、江湖規矩等上面,與代理商簽訂的書面合同形同廢紙。
代理商、經銷商,在渠道鏈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員,在合作當中,應該是同舟共濟,共同克服各種困難。但是在農村市場,遇到產品滯銷,經銷商們往往都吵著退貨,動輒以竄貨、抵制新產品進入市場等手段相要挾。嚴重的還可能發生打人、扣留員工等惡性事件,使代理商陷入兩難的困境。
3. 三、四級市場經銷商資金較少。
農村市場容量不大,大部分經銷商都是單店式小本經營,運作資金較少。而且,經銷商都是短期經營,追逐短期利益。有的經銷商還同時經營著手機、建筑、服裝等多個項目,手頭不多的資金,還要在不同的項目中調動。資金投入的不確定性,對代理商財務上造成很多壓力。
資金不足,經銷商抗風險能力也較弱,遇到個天災人禍,資金鏈斷裂,導致市場全面停滯。筆者就遇到這樣的案例:某經銷商家里長輩去世,下而的兄弟們鬧著分家,資金一下子分散成五六份。資金不足,公司原來經營的大部分項目都停頓下來,幾兄弟各自為政,做回白手起家的小行當。代理商只能重新尋找經銷渠道。
4. 對代理商、產品品牌的忠誠度很低。
經銷商們在終端的市場操作手法簡單,局限于價格戰、買贈等方式。所以,對市場淡、旺季的依賴性很強,前后的銷量波動很大,代理商對當地市場預測不足,往往造成工作很被動。
另外,經銷商們對品牌、代理商的忠誠度很低。碰到好賣賺錢的產品,大家爭著要搶到經銷權,差的產品則無人問津,只想等著“坐享”廠家、代理商的“其成”。
鄉鎮農村市場大大有別于大中城市市場,經銷商A沿用原來的舊模式操作,難怪業務員們都滿臉疲態,干勁低落了。
必須堅持的下鄉原則
代理商進入三、四級市場,要分析好各種因素,做到知己知彼,以己之長,攻各經銷商之短,才能取得成功。
1.人員架構
農村市場有很強的封閉性和獨立性,所以,在人員架構上不能一味地人多,魯莽行事,與當地經銷商沖突。一般應該把握幾個原則:
中央管理原則:像行軍打仗一樣,把幾個相鄰的、相互之間市場交錯重疊的縣,連成大片區,設立區域經理。公司直接管理區域經現,各種公司政策、當地市場信息、經銷商財務經營狀況等能及時上傳下達,以加強管理。
充分放權原則:農村市場,人為的因素比較多,也比較重要,市場操作手法就必須要靈活。鄉鎮市場自6區域經理,權限應該相對大一些,對各種突發事件能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
2,在渠道鏈的定位
在渠道鏈中,代理商處于上游位置,要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在品牌、產品等資源:控制下級經銷商。而當地的渠道網絡,是下級經銷商們的優勢所在。代理商要不斷鞏固自身優勢,防止下級經銷商倒戈。
另外,在同一市場中,要同時后備著幾家經銷商,防止在一棵樹上吊死,導致渠道鏈的斷裂,發生市場停滯現象。
3.規避各種財務風險
三、四級市場中多是中小型經銷商,他們資金較少,抗風險能力較弱,而且代理商鞭長莫及。與之合作,要堅持現款現貨原則。
要防止經銷商竄貨、滯留市場費用等擾亂市場的行為發生,代理商要對經銷商收取一定數量的保證金,以月度返利方式兌付市場費用,從財務角度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4.講求投入產出比
鄉鎮市場區域分散,各種物流、管理成本都比較高,而且市場信息相對封閉。代理商可以適當提高產品的價格,提高投入產出比例。
對經銷商們提出各種無理的費用要求,要堅決回絕。一旦松了一個口子,各種各樣的費用申請就會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