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晶晶回隊了。一切又變成了每天兩點一線的運動員生活。各種流言蜚語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平息了。郭晶晶說,她很累。原以為奧運會之后可以放松自己的美好愿望,竟然變成了令人窒息的無盡壓力。對一個25歲的女孩,這很殘酷。
風波平息之后,生活照舊。可是否有人想過,對郭晶晶這樣的公眾人物,中心、媒體、公眾、甚至整個社會到底應該如何對待?是否應該多一些體諒和寬容?
記者采訪了游泳運動管理中心的某位官員,他的話讓人很受啟發。他說:“老百姓不應對這些人(指奧運冠軍)要求過高,他們和任何一個普通人一樣,生活、學習、工作。他們是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但他們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如果你不能要求一個普通人談吐、姿態、著裝、交友、為人、面對媒體、甚至簽名不簽名都能做到恰如其分,那也不要這樣要求冠軍們。他們是運動員,你只能要求他們為國爭光。”
奧運會之后,圍繞郭晶晶和田亮,社會上引起種種風波,游泳中心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到底該如何教育隊員?什么樣的活動是有意義的?又該讓他們參加什么樣的活動?奧運會上的成功、公眾的喜愛,有時會讓這些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迷茫。他們也會想不明白,到底該拒絕什么,或者該接受什么。一旦走進了自己原本并不熟悉的領域,可能錯了,他們也渾然不知。
現代社會,規則是統一行動的最好標尺。游泳中心說,有的運動員出現了問題,他們也有責任。中國跳水人參加奧運會20年,他們熟悉賽場之內的所有,而面對跳水之外的大千世界,一切都是新課題。對以后有關運動員參加活動的規定、條款,游泳中心說,他們會制定得更加嚴謹。
同時,他們更希望社會給予優秀運動員以理解和愛護,不要讓優秀運動員承受運動之外本不該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