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老師帶著我們幾個商校的學生去一家商場聯系畢業實習的事,剛要出商場的時候,下起了雨,我們一行中,只有一個女同學帶了傘,這時只見老師笑著把那女同學的傘要了過來,拿在自己手中,然后對我們說:“老師給你們出道雨中測試題:看你們誰花最少的錢想最好的方法回到學校,但不能淋雨。”說完,他笑笑打開傘,朝我們擺擺手走出了商場大門。
我們都還愣在那兒想這是真的假的時,只聽我們中間一位漂亮的女同學大叫:“老師您等等,我陪您一起走!正好我還要問您幾個問題。”說完沖了過來,鉆進了老師的傘里,老師笑著接納了她。
我轉到超市水果柜,發現那里有裝水果的大小塑料袋可自主拿,內心一陣狂喜,扯下三個大塑料袋,跑出來,一個戴在頭上,兩個撕開護著身子,興高采烈地回到學校,我以為我這方法大概要算花錢最少的吧。
哪知到了學校,等在校門口的老師評價是,起點太低。但在最困頓的時候,可不妨一試。
有五個同學合伙打的回來的,老師的評價是,有合作精神。
有同學花100多元買了雙鞋,獲贈品一把傘,該同學強詞奪理說,鞋他本來就要買,這傘可說是不花錢得來的,老師評價,雖有些得不償失,但也是一套路數。
我們最不服的,是老師把最高分給了那位和他共傘回來的女同學。老師給我們點評說,這位同學,平時對自己的資源有充分的認識,所以自信,在這次測試中,是她第一時間看到了眼前稍縱即逝的機遇,并果斷地抓住了它。
然后,老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們可以不同意我對你們的評價,但是我想讓你們明白,雖然你們只有中專學歷,和滿大街的高學歷人才比起來你們沒有優勢,但請你們記住,你們是學經濟的,你們是要面對市場的,市場上無處不是商機,你們在商機面前卻是平等的,就拿這次小小的省錢測試來說,眼快腿快的,辦法最好的,并不就是經濟理論學得最精的人。其實,職場發展與掙錢都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