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國槐一年只能結一茬槐米,一茬米最多只能采收十幾斤,賣個百八十元,這在農村來說也算收入不小。所以,每年秋天人們爭相從槐樹上采收槐米增加收入。然而,誰能想到,一個普通農民竟然自己培育出一年可以兩季結出槐米的槐樹新品種———雙季米用國槐。
雙季米用國槐問世的新聞一經刊出,許多人聞訊而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發明人劉永珩加大了嫁接育苗工作,除了在本村地里嫁接了幾十萬畝苗木外,還先后在三四個村鎮栽植了上百畝的苗木,苗木基地在350畝左右,成為國內最大的國槐育苗基地。結果,不但四年前嫁接的國槐兩茬結米外,后來栽植的小苗也開始兩茬結米。
2003年10月24日,“雙季米用國槐的選育與栽培技術研究”正式通過了專家鑒定,被列為林木新品種。專家認為,它是我國重要的栽培樹種,其槐米利用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耐干旱、耐鹽堿、耐瘠薄、適應性強、管理粗放,在無霜期180天以上地區皆可種植。它既可建立大規模豐產園,還適應在房前屋后種植;也可用于綠化,還可采收槐米致富;所產槐米籽粒飽滿、級別高,可大量用于制藥、化工、染色和其他深加工,我們日用的蘆薈牙膏中就含有槐米成分。
目前,安徽、山東等地區的引苗大戶已先后在當地成立槐米協會,并購置了設備進行深加工,種植、采收、深加工形成了一條龍產業化生產。他們的槐米協會也在今年掛牌成立。專家稱,槐米全國大購銷、深加工格局已初見端倪。據悉,該協會已經利用槐米生產開發出槐米花飲料,產品暢銷各地。但這僅是初級產品,其深加工增值相當可觀,1斤特制槐米保健茶高達上百元。
目前,劉永珩開始在全國各地尋求聯合開發伙伴,合作方式是多樣的,希望有閑置土地或有市場眼光者積極參與。
地址:山東萊州市城港路街道辦事處淇水村永珩國槐研究所
郵編:261441
聯系人:劉經理
電話:0535-2418928 133053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