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報道是對有著很高新聞價值和富有典型意義的個人或單位,所作的有分量、有力度的報道。典型報道對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弘揚高尚的思想品德,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典型報道不僅要讓黨和政府滿意,而且要走進受眾的心靈,促進受眾的行動,這樣才會有好的傳播效果,才會使典型報道真正發揮作用。本文試以2004年的部分典型報道為例,分析典型報道應如何把握受眾的閱讀心理。
一、弘揚時代精神,塑造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把握受眾的接近心理
新聞學中有個重要術語叫“接近性”。接近性的含義有二:一是新聞與受眾在地域上的接近性;二是新聞與受眾在思想感情上的接近性。典型報道所強調的接近性,主要是指后者。它是通過多個方面來實現的:一是新聞媒體站在受眾一邊,觀其所見,言其所思,大量地報道受眾關心的事,表現出它與受眾“同呼吸、共命運”的一面;二是新聞媒體堅持真實性原則,不拔高、不夸大事實,還受眾一個真實的人物形象。
在媒體分眾化的時代,傳播效果更看重特殊的受眾群體。屬于感染指向范疇的稱為感染主體。牛玉儒的感染主體指向了各級領導干部,《人民日報》在作牛玉儒的典型報道時,就注意挖掘牛玉儒的精神本質。2004年11月26日,刊發了《黨的好干部、人民的貼心人——追記新時期領導干部的楷模、優秀少數民族干部牛玉儒》的通訊,頌揚他是“人民的貼心人”,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問題所引發的思考,對于特定的受教育群體產生了思想上的震動。
新聞傳媒的影響力,可依其發生的時間順序與由淺入深的形態階段分為三個層面:認知層面、情感態度層面、行動層面。 典型報道中人物的崇高品質切合廣大受眾的思想脈搏,切合大眾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在認知層面、情感態度層面對受眾產生影響。而真正實現典型報道的目的,則需要特定的新聞內容來對特定的受眾群體產生行動層面的影響。由于行動層面是以認知層面、情感態度層面為前提的,因而典型報道既要滿足大眾的接近心理,又必須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制作出對特定的感染對象有震撼力的作品,來滿足“小眾”的接近心理。只有這樣,典型報道才能突破以往的盲區,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
二、各媒體依據定位,彰顯特色,把握讀者的求新心理
過去的典型報道似乎都是中央新聞單位的事,而2004年的許多典型報道,還把影響較大的一些都市類媒體組織進來,全程參加采訪,進一步擴大了典型報道的影響。從任長霞的報道中,可以看出媒體調動了多種新聞報道形式。
6月3日,《人民日報》在1版作了導讀,在5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了本報記者采寫的通訊《百姓心中的豐碑———追記公安局長的楷模任長霞》,在4版配發了本報評論員文章《執法為民的典范》。第二天,在5版刊登了網友留言、詩歌及歌曲。之后,《人民日報》發揮理論功底深厚、認識問題高屋建瓴的特點,連續發表多篇評論,論述任長霞精神的實質及學習任長霞的意義。
《中國青年報》則力求從平民化的角度挖掘這位英模身上的閃光之處,從女性的柔與公安局長的剛的沖撞中,在哭與笑、恨與愛的情感對立中展示這位有血有肉的女英雄。
《南方周末》6月3日的《任長霞傳奇》與6月24日的《七天,觸摸一個真實的任長霞》則保持了一貫冷靜敘事的風格,展現給讀者一個真實的任長霞。
從接受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反復、單調、一成不變的信息發送易使受眾產生麻木和厭倦心理,求新求變是人的一種本能欲望。在任長霞的典型報道中,各媒體依據定位,發揮個性,這樣就切合了讀者求新的閱讀心理,就會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
三、媒體聯動、編者與受眾互動,把握讀者的參與心理
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聯動,是2004年典型報道的一個重要特點。任長霞的報道,首次在組織中央新聞采訪團時,把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央視國際網、中國網、中青網等6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吸納進來參加報道,網民反響十分強烈。
6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人民網、新華網、央視國際、中青網、中國網5家網站聯合采寫的通訊;6月7日,《人民日報》在5版用半個版的篇幅刊發了《人民網網友深情悼長霞》專題,把網民的許多感人至深的留言、跟帖、評論等發了出來,引起更大范圍的共鳴。6月2日16時,人民網《強國論壇》請任長霞的妹妹任麗娟以“我的姐姐任長霞”為主題與網友交流,訪談期間在線瀏覽人數超過3萬,發帖近千條。人民網帖文《讀任長霞,我為什么淚水潸然?》在網上被廣泛點擊和跟帖回復;隨后,馬祖光、周國知、牛玉儒的新聞采訪團,都吸收六大網站參加。他們利用網絡的“海量”優勢和“互動”的特點,圖文并茂、平等交流式地進行報道,這些人物報道的訪問量和網友評論一直高居各大網站新聞排行榜前列,得到網民認同,受到群眾歡迎,擴大了覆蓋面,增強了影響力。
四、控制規模,分散傳播,把握受眾的心理節奏
大眾傳播在對受眾的態度進行引導時,需要考慮受眾感知、接受傳播的閾限,即大眾傳媒所引導的目標,要設定在一個適當的位置,與受眾原有態度之間的距離要適當,過小,受眾固然會感受不到;太大,受眾也難以接受。因此,大眾傳媒在利用典型報道對受眾進行引導時,應該在集中報道之后,間隔一段時間再不斷地從不同角度進行深化報道,這樣才能使英模精神深入人心。
2004年的典型報道,在這方面也有所嘗試。6月,媒體大規模宣傳任長霞的事跡,使之家喻戶曉。9月25日,由公安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評選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任長霞榜上有名,觀眾又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2005年2月揭曉的“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評選,任長霞、牛玉儒雙雙入選,他們的精神再次感動中國人。
典型報道是我黨新聞宣傳工作的有力武器,典型報道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在新的傳播形勢下,典型報道要加強受眾心理研究,尤其要加強特定的受教育群體的心理研究,只有這樣,典型報道才能既作用于受眾的情感,更促進英模精神的落實,才能真正取得好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