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雅典奧運會期間,我國某直轄市一名小有名氣的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在點評中國體操隊痛失男子全能金牌時,不顧節目在直播狀態中,不斷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他甚至說取得這樣的結果,使他在提到中國隊隊員“楊威”的名字時,不禁會想起另外一個詞。此言一出,觀眾一片嘩然,人們紛紛拿起電話質詢電視臺,對節目主持人這種利用名字諧音來侮辱奧運健兒的做法表示不滿,并要求其公開道歉。當天該臺網絡論壇的訪問量劇增,許多網友毫不客氣地寫到,主持人說出這樣的話只能說明他內心齷齪、人格低下。一時間,該主持人涉嫌侮辱奧運健兒遭譴責的新聞,被許多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其實只要留意一下國內各電視臺的直播節目就不難發現,類似這樣主持人有意無意出現口誤的例子還有很多。近年來,隨著電視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最能發揮和體現電視傳播優勢的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發展迅猛、競爭激烈,從香港回歸到大江截流,從伊拉克戰爭到雅典奧運,從印度洋海嘯救援到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電視直播涉及的領域日益擴大,而且正在成為各電視臺展示媒體快速反應能力和整體實力的主要體現。電視直播節目實現了信息傳送的同步、互動,充分展現了電視媒體的獨特魅力。然而與此不相適應的是,某些節目主持人在直播中不盡如人意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直播節目的質量和傳播優勢,甚至嚴重損害了電視節目主持人和電視媒體的形象。
那么,電視直播節目中主持人究竟應當具有什么樣的素質?怎樣才能駕馭好此類節目呢?這是擺在電視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嶄新而嚴肅的課題。筆者認為,一名優秀的直播主持人應當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現場控制能力、廣博的知識和相當的藝術修養以及親和力等等。國外著名的新聞節目主持人克朗凱特、華萊士,我國著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水均益、白巖松等,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極具個性魅力的氣質、豐富的學識水平、對問題的深刻見解和對新聞事實的客觀公正把握。
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在改變了傳統的單一播報形式后,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風格正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趨勢,對主持人的內在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衡量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素質的高低,主要是看其獨特的主持風格。
隨機應變、處亂不驚
在直播中,主持人始終處于播出狀態的中心地位,盡管每次對重大新聞事件的現場直播報道前有領導把關、編導策劃,但最終的報道都需要經過主持人的現場主持來完成,他的敏捷反應,處亂不驚的應變能力是電視直播節目獲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由于電視直播是同步傳送,主持人無論是在現場還是在后方演播室都必須跟隨新聞事件的發展進行主持,所有的報道是一氣呵成的,沒有修改或再加工的余地,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以保證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用最佳的狀態完成任務。同時,在一些現場新聞直播過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一旦前方新聞事件的發展不同于前期策劃,那么就要求主持人發揮自己的現場控制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調整自己,及時跟隨事態的變化做出恰當準確的報道。
一名不依賴于提詞器、讓所有合作者放心、遇到變故能夠及時救場、關鍵時刻能壓住陣腳的主持人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主持人。
擺正位置、批準角色
在電視直播節目中,現在大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演播室主持人和前方記者現場報道相中聯,同時邀請有關權威人士和專家與主持人共同主持。直播時,主持人既要連線前方記者,及時了解新聞事件的進展,作簡要概述后傳遞給觀眾,同時還要與現場專家進行必要的溝通,使新聞事件中所涉及的相關背景和專業知識能夠通過主持人通俗易懂的引導解釋傳遞給觀眾。主持人在節目策劃時,要盡可能地掌握報道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和背景材料,以獲得與專家平等對話的資格,而在節目直播過程中,主持人要學會傾聽,甘心給專家當小學生,不要不懂裝懂,要勇于將自己的真實感受表現出來,主持人不是專家,只是一座溝通的橋梁,這一點是明確的。
“觀眾是上帝”、“以觀眾為中心”已成為電視媒體的傳播理念,主持人應該了解觀眾、尊重觀眾,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的需要,他應當心中裝著觀眾,把自己當成觀眾中的一員,用觀眾的目光客觀地去了解一切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實。在風格上強調與他們平等交流,像朋友一樣,親切地將信息傳遞出去,充分體現人際傳播的親和力;這樣你所關注的東西才有吸引力,才能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
個性張揚、分寸適度
與播音員比起來,電視直播節目給主持人以充分的創作空間,每一次都是對主持人敏感度、分寸把握、知識積累等素質的考驗。在電視直播節目中,主持人的作用不僅僅停留在節目板塊的串聯上,他對于提高節目的互動效果和增強節目的深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播節目需要一個敢于評論、敢于抒情、敢于表現自己感受的、有思想、富有個性化的主持人。
但是個性化不等于“個人化”,主持人的個人化傾向往往會帶來自我迷戀或陷入“小我”的泥沼,一切脫離節目主題,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判斷、孤芳自賞式的“與眾不同”,是不會被觀眾承認和接納的。主持人怎樣才能做到發揮巧妙、妙語連珠,又不至于在場上信馬由韁呢?這就要求主持人注重知識的積累、修養的提高,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對新聞事件的洞察力。優秀的主持人應當具備記者的功底、編導的思維,這樣主持起節目來才能游刃有余,令觀眾信服。
人文關懷、傾注情感
作為主持人,除了主持技巧、語言表達能力、自身形象氣質外,最終能夠打動人的還有人格魅力,即他所具有的良心和知識。良知是新聞從業者最重要的素質,僅有知識沒有。良心,結果非常可怕;僅有良心沒有知識,良心會無的放矢。
對于電視主持人來說,直播節目是一項誘人的工作,也是一項危險的工作,直播中的精彩是一剎那中產生的,這使人感到刺激和挑戰;直播中的失誤是沒有絲毫機會挽回的,這使人感到緊張和壓力。每一名主持人都渴望精彩,但失誤是不可避免的,現在日漸走向成熟的廣大電視觀眾對主持人的失誤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寬容,但是觀眾的這份寬容不可能是沒有限度的。
電視是一門藝術,需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電視主持的多樣化、個性化是未來電視主持人永遠要探索的一個課題。時代呼喚公正、成熟、更有魅力的主持人出現。電視主持人應當在提高自身素質上進行不懈的努力,最大限度集合自身的優勢,相信經過不斷的現場磨煉和經驗積累,主持人會隨著現場直播的成熟而成熟,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持之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