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信息時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大眾傳媒工具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僅就報刊而言,數量多多,讀者因精力有限,沒有也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翻閱每一類每一期(天)報刊。大多數讀者只能在工作之余或茶余飯后翻看報刊時,首先瀏覽文章的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簡潔到不能再簡潔的最單純的新聞。因此,在標題制作中,要按照準確、具體、簡潔、鮮明、生動的“十字”要求,采用擬人、對比、借用等多種修辭手法,精心巧制每一個標題。1995年5月,我接到一個人大代表的來信,反映本地6000多畝五月鮮桃已經成熟,但是沒有銷路,他和幾十位農民望桃苦嘆。我迅速前去采訪,在核準數字、摸準實情的基礎上,字斟句酌,然后制出標題《滿樹“仙桃” 喜喜喜 沒有銷路憂憂憂》,發往報社后,很快以讀者來信的方式在頭版報眼刊發,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從而幫助農民解決了“賣桃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