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是針對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新聞事件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發議論、講道理、直接發表意見的文體。
企業網絡新聞評論是在局域網絡媒體上就企業當前新聞事件或事態發表的評價性意見。筆者認為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傳統媒體新聞評論的翻版或延續,這種評論有的來源于傳統媒體,有的通過鏈接方式發表網友的評論。另一種形式是網絡媒體論壇(簡稱BBS)。所謂企業網絡媒體論壇,是企業在互聯網(局域網)上為職工群眾提供的就企業管理、廠務公開、干部廉政等建設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的場所,是在相互傳遞和交換信息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無形的用戶交流網。因其強大的互動性,吸引了各行各業網民的廣泛參與,往往在社會、企業等重大問題發生時具有迅速形成輿論的功能。與傳統媒體相比,企業網絡新聞評論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員工之間的信息傳遞量大大增強
網絡是一種雙向交流的媒體,任何一臺網絡終端設備既是接收工具又是傳播工具,這使受眾不用借助其他媒體,直接通過網絡就能與傳播者進行交流,從這個意義上說,受眾既是接受者,也是傳播者,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大眾傳播模式中普通受眾只能被動接受而不可能發布信息和意見這一狀況。比如現在一些企業主頁網站的新聞頁面后面一般都附有“評論”這一選項,讀者如想對這條新聞發表評論,只需雙擊,把自己的意見輸入即可。讀者通過媒體了解身邊的新聞,企業管理者通過讀者了解基層職工群眾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新聞事件的看法及員工的思想動態等。
由于受眾都能接收和發布信息,他們內部之間也存在著互動,這一點在聊天室和論壇里體現得最為突出。在聊天室,網民可以與室內任一網民就任一問題進行交談。在BBS里,網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企業事務專區發表看法和意見,還可對別人的意見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
(二)企業的新聞時效性特點得到更好體現
時效性是新聞傳播的原則之一。新鮮是新聞的本質特性,它包括內容新、形式新、時間新。快速報道是新聞傳播的第一要件,若將鮮活的新聞拖成明日黃花,就不能成為新聞傳播。因此,各個新聞媒體都很注重新聞時效性。面對突發新聞或重要新聞,由于一條新聞從出版到見報,需要經過多道工序,盡管通訊技術、印刷技術相對以前有顯著提高,但報紙的時效性在四大媒體中還是相對較差的,而廣播或電視也都有不可缺少的一些程序,如錄制、播放,還有硬件設備等各方面的限制,因而時效性也不如網絡。一條新聞從寫出到見網,一般來說是相當快的,只需將所寫的文章送到專用的發送系統,就可以了,即使一條新聞遠隔千山萬水,只需指尖輕輕一點,就能到達發送系統的一端。網絡發送新聞與其他三媒體相比,可以借用一句歌詞來形容:“她比你先到。”新聞評論作為新聞的一部分,其時效性尤其重要,特別對于企業生產經營、產品銷售、職工維權而言,由于網絡的快速、簡捷、覆蓋面廣等特點,因而它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發揮職工群眾參與廠務公開、輿論監督等方面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對職工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等問題,評論的廣度和深度明顯增強
企業一條重要的新聞發布后,職工群眾一般都會表達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具體到各個媒體發表的評論就深度、廣度和群眾的參與度又各有不同。報紙、廣播和電視由于受時空的限制,不可能對每條新聞發表評論,同一重要新聞有的是單獨寫一篇評論或兩三篇評論,而大多數是在文章的末尾把作者或媒體的觀點說出來。使得報紙、廣播和電視等媒體新聞評論的廣度和深度都受到影響。
然而,對于企業逐步完善的網絡體系而言,由于其龐大的存儲空間,又不受時間的限制,不僅可吸納平面媒體的所有評淪,而且還可在內容上進行深挖廣掘,廣開言路,讓廣大職工群眾參與其中,發表意見或評論,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氣氛。員工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福利待遇、勞動保障等個人意見,難免會出現偏頗,大多數職工群眾的意見更能體現公正和民意的走向。
(四)網絡評論為職工群眾表達真實意愿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網絡為網民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只要不做違法的事,員工可以在企業網站開設的論壇里“愛我所愛,言我所言”。許多網絡評論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企業網絡信息平臺的建立,在為員工參與企業管理提供舞臺的同時,也為深入實施廠務公開、加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健全起到促進作用。
其實,很多對企業發展有建設意義的網絡評論是職工群眾長期參與企業生產建設,經過深思熟慮寫出來的,也可以說來源于實踐,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并具有深度,因而是可以為企業高層決策者管理工廠提供參胴依據的。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職工群眾的下崗就業、學習能力的提升、子女人學及生活條件的改善等問題越來越突出,于是,網上關于“國有企業職工生存問題”的評論就多起來了。
網絡隱秘性使人們敢在網上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也敢于實話實說,真正表達了員工的心聲。企業各級工會組織及廣大工會工作者應當使用好網絡媒體這一輿論陣地,多去論壇看一看職工群眾在想些什么,他們當前最關心的是什么,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爭取做到對職工群眾的了解心中有數,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解決的立即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也應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座談會等方式告訴他們暫時不能解決的原因。
其實,利用網絡論壇了解民意已漸漸走進一些人員的工作生活中。《中國青年報》3月8日刊登了記者徐虹所寫的文章《溝通民意凸顯網絡優勢 圖登克珠委員實名上網》,文中介紹了“兩會”代表圖登克珠兩年來在新華網發展論壇上以實名與網友交流一事。圖登克珠說:“我在網上獲得很多建議、很多資料、很多啟示、很多思路,也受到很多觸動。”他還說,身邊見聞、網上建議、科學調研,是自己參政議政的三大依據。
企業網絡評論不僅在于實現了網絡的交互性,更重要的是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了對世界大事、國家大事、身邊現象發表看法的重要場所。而網民的看法、意見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反映民意,體現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