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歲首,我們再一次以民企為題策劃了這一期的封面報道。不斷的關注、報道民企,我們有很多的理由。
2004年的中國民營經濟,并沒有因為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而放慢發展的腳步,在新近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中,民營企業的比重已從 2002年的3.8%上升到2004年的14.8%。而在熠熠生輝的企業家群體中,民營企業家也正以非凡的業績、獨特的個人魅力而在各自的領域里獨領風騷。最近,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04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郭廣昌、李書福、黃光裕、馬云等民營企業家以旺盛的人氣入圍侯選人名單,顯示出民營企業家群體正日臻成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也在逐步顯現。
其實,令我們感到欣喜的還不止這些。民營企業在新經濟領域的崛起、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意識的覺醒更讓我們倍感振奮。民企涉足生物制藥、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等高科技行業已不算什么新鮮事,統計顯示,2003年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的增長率達到145%,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平均增長率的2.3倍。
更難得的是,曾經經歷“知識產權之痛”的民企現在也開始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了。據媒體報道,廈門一民企以“搶注中國企業商標”為由,將大名鼎鼎的西門子公司告上法庭,索賠一歐元。且不論這起事件孰是孰非,單就民企敢與跨國大公司叫板的勇氣就令人欽佩,倡導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和行動也值得尊敬。
2004年,中國的民營企業有太多的出色表現,正因為如此,我們無法把眼光從他們身上移開,我們也無法按捺探詢的心情,于是,在編輯部熱烈的探討聲中,又一期以民企為主角的封面報道出爐了!
并不是事先有意安排,這一次有關民企的報道恰恰趕在了2005年的第一期,這是否預示著2005年民營企業仍將會是中國經濟畫卷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這期雜志付印時,將迎來2005年的第一縷陽光,我們希望,這嶄新的、溫暖的陽光能夠照亮每一個企業前行的道路,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民企。